老花、近视、色盲!四张眼科测试图,花1分钟自测眼睛是否健康

B站影视 2024-11-29 11:32 7

摘要:周末的上午,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60岁的刘阿姨戴着一副老花镜,正翻阅一本保健杂志。突然,她皱起眉头,把书推远了一些,然后又凑近尝试看清楚文字。

周末的上午,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60岁的刘阿姨戴着一副老花镜,正翻阅一本保健杂志。突然,她皱起眉头,把书推远了一些,然后又凑近尝试看清楚文字。

“怎么搞的,这段时间戴着老花镜看字还是模模糊糊的,难道我眼睛又出问题了?”刘阿姨自言自语。她退休前是小学语文老师,眼睛一直不错,直到五年前发现看近处的文字不清楚,才开始戴老花镜。

这几天,她看到朋友圈里有人转发一篇文章,说用几张简单的眼科测试图就能快速判断眼睛是否健康。文章提到老花、近视、色盲等问题可以通过简单的自测初步发现问题,这让刘阿姨心里痒痒的,决定去医院彻底检查一下。

周一一早,刘阿姨来到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眼科门诊,接诊她的是35岁的眼科医生张雨。张医生是一位年轻有为的专家,平时不仅接诊,还喜欢在社交媒体上科普眼健康知识。

“刘阿姨,您好,是什么问题让您过来检查呢?”张医生一边翻开病历,一边微笑着问。

“哎呀,医生,我的老花眼镜最近都看不清楚东西了,家里人总说我别小题大做,可我觉得不放心。昨天还在网上看到什么眼科测试图,说一分钟能自测眼睛健康,我也想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刘阿姨语速很快,显得有些着急。

张医生点点头,耐心地回应:“阿姨,您的担心是对的。我们眼睛的健康状况随着年龄变化确实会发生一些问题,比如老花、近视、甚至一些隐性疾病。今天我们会全面检查一下,同时我也可以给您解释一下那些‘测试图’背后的科学原理。”

为了让刘阿姨放松,张医生从简单的测试图开始。

“刘阿姨,您可能在网上看到过类似的图,比如这张数字色盲图。”他从屏幕上调出一张五颜六色的图案,上面由不同颜色的小圆点拼出一个数字。

“阿姨,您能看清楚图中的数字吗?”张医生指着屏幕问。

刘阿姨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好像是……7吧?”

张医生微微一笑:“没错!您可以辨别这些颜色,说明色觉功能正常。如果色盲患者来看,可能完全看不出这个数字,或者看到的是别的数字。”

他接着补充:“色盲是由于视网膜中的锥细胞功能异常导致的,主要分为红绿色盲和蓝黄色盲。很多人天生有轻度色盲,但日常生活中不一定会察觉。像这种数字色盲图测试法,被称为石原色觉测试,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色觉筛查工具。”

刘阿姨点点头:“哦,这么说来,我至少色盲没问题。”

“接下来,我们再测一下视力和老花程度。”张医生拿出一个标准的视力表,指导刘阿姨站在合适的距离,分别用左眼和右眼进行测试。

“阿姨,您的远视力还不错,基本在1.0到0.8之间。不过您的近视力下降得比较明显,老花度数应该增加了。这很常见,老花眼的度数通常每5年增加25度左右。”张医生解释道。

刘阿姨有些担忧:“那是不是以后老花会越来越严重?”

张医生摇了摇头:“老花确实会随着年龄增长到一定程度逐渐稳定,比如大部分人在60岁后老花度数会达到一个高峰,不会无限增加。而您之前戴的老花镜度数可能已经不适合了,这次我会帮您重新验光配镜。”

张医生继续带刘阿姨做了其他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等。他发现刘阿姨的眼睛还存在轻度白内障。

“阿姨,您可能没有感觉到不适,但其实白内障已经开始了。这种情况很普遍,尤其是60岁以上的人群。”

“白内障?那是不是要手术?”刘阿姨立刻紧张起来。

张医生安抚道:“别担心,目前您的白内障还不严重,只是初期。如果影响到生活质量了,我们再考虑手术。而现在更重要的是保护眼睛,比如多戴防紫外线的眼镜,饮食上多摄入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菠菜。”

图一:你是否有红绿色盲?

观察下面这张图,说出你看到的动物是什么?

如果看到的是一只鹿,如下左图,说明有可能是红绿色盲。如果看到的是一只牛,如下右图,说明视力正常。

图二:你的眼睛是否散光?

将下图放在距离视平线 30cm 的地方,保持光线清晰均匀,然后用手捂着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裸眼凝视图表,两只眼睛轮流测试。

如果看的画面是下图 A,说明没有散光。如果看到的画面是下图 B 或图 C ,说明可能有散光。

图三:你的眼睛有没有黄斑病变?

将下图放在距离视平线 30cm 的地方,保持光线清晰均匀,然后用手捂着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凝视方格表的中心黑点,两只眼睛轮流测试。如果有近视或老花,需要佩戴眼镜测试

如果看到的画面是下图 C,说明眼底黄斑正常。如果看到的画面是下图 A 或图 B,说明可能存在眼底黄斑病变。

图四:你是否有老花眼?

裸眼观察下面这张图,指出左右两边的字母,哪边更清晰

如果是左边红底的字母更清晰,说明可能是近视眼。如果是右边绿色的字母更清晰,说明可能是老花眼。如果左右两边的字母一样清晰,说明视力正常

需要提醒的是,图像测试只是视力检查的一个环节,如果要确诊疾病,还需进行其他仪器检查。

检查结束后,张医生专门花了十几分钟给刘阿姨做科普。

“阿姨,您刚才提到的‘一分钟自测’虽然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能完全替代专业检查。像老花、近视这些问题,往往还需要全面的屈光检查。而一些隐性疾病,比如青光眼、黄斑病变,不做仪器检查是很难发现的。”

他继续说道:“根据《柳叶刀·全球眼健康》杂志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1亿人因为视力问题影响生活,其中很多问题本可以通过早期检查预防。比如青光眼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但一旦损伤视神经,视力就无法恢复了。”

刘阿姨听得频频点头:“张医生,您说得对,我确实以前不太重视这些。那以后是不是应该每年都来做一次检查?”

“是的,尤其是像您这样的年龄段,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眼科体检。如果有不适症状,随时过来就诊。”张医生叮嘱道。

建立健康新习惯

在张医生的建议下,刘阿姨回家后调整了很多生活习惯。她每天吃富含维生素A和叶黄素的食物,比如玉米和蓝莓;看书时注意光线和距离;并坚持戴合适度数的老花镜。

一个月后,刘阿姨再次回到诊室,笑着对张医生说:“张医生,这段时间照您的方法做,眼睛舒服多了,看东西也没那么累了。谢谢您!”

张医生微笑着回应:“阿姨,其实保护眼睛就像保养身体一样,需要日常的积累。希望您继续保持!”

通过刘阿姨的故事,张医生在医院的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文章,题为《一分钟测试无法取代专业检查:爱眼从早开始》。文章中,他引用了《美国眼科杂志》的研究,强调定期检查和早期发现的重要性。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是健康的信号灯。简单的测试图只能提供初步判断,只有专业检查才能全面了解眼睛的状况。请记住,爱护眼睛,刻不容缓!”

来源:夏主任聊健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