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亿市场争夺战:国产超声凭什么碾压进口?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5 13:34 1

摘要:第三届全国超声医学青年学术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迈瑞医疗亮出的"瑞影生态圈",直接引爆了整个行业——这套基于"设备+IT+AI"的超级方案,标志着中国超声产业已经告别单打独斗的单机时代,正式杀入全球生态博弈的主战场!

第三届全国超声医学青年学术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迈瑞医疗亮出的"瑞影生态圈",直接引爆了整个行业——这套基于"设备+IT+AI"的超级方案,标志着中国超声产业已经告别单打独斗的单机时代,正式杀入全球生态博弈的主战场!

如今的中国超声市场,正经历着足以改写全球格局的三重巨变:国产设备强势攻克高端市场,AI和便携技术彻底重构诊疗场景,全球竞争的天平正在向中国倾斜!

01疯狂扩张!中国超声市场要炸出600亿金矿?

中国超声医疗设备市场的扩张速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2021年还只是126.5亿元的市场规模,到2025年就要突破200亿,年销量从5.1万台飙升到7.8万台,复合增长率超11%!更猛的是,到2030年,这个数字可能直接冲到600亿元——这哪里是增长,简直是坐火箭!

拆解这个超级市场,三层格局已经清晰可见:

高端市场正在上演国产逆袭:128阵元探头、量子传感器这些尖端技术,让国产设备的技术天花板一再拔高,关键是价格比进口货便宜35%-40%,谁还会傻傻多花钱?

中端市场早就成了国产企业的天下,国产化率高达82%,进口品牌想挤进来都难!

最吓人的是基层医疗市场:"千县工程"一推进,县级医院缺18.7万台,社区医疗中心缺超24万台,2025-2030年要释放超百亿采购空间,这波红利谁能接住?

02国产狂掀价格战!进口巨头被按在地上摩擦?

国产超声企业现在的打法,简直是"不给对手留活路"!

2025年政府集采里,迈瑞医疗的表现堪称"横扫千军":新疆公立医院采购,迈瑞一口气拿下305套,比其他所有品牌加起来还多;新疆卫健委304套采购中,268套台式超声全被迈瑞包揽,价格直接"腰斩"——ResonaI8T妇产款才19.2万,全身款18.6万,远低于70万的预算;心脏超声RechoR7Super也才41.7万,同样大幅砍价!

这股风暴已经席卷全国:

河南237台采购,迈瑞用"腰斩价"抢走87%的订单;海南200套采购,预算1.9亿,迈瑞直接拿下160套;贵州采购中,迈瑞ConsonaN9T单台21万中标,资金节约率高达91.25%!

别以为低价就是低质,背后是硬核技术撑着:迈瑞ResonaR9T专门为基层设计,探头寿命延长30%,防摔抗震超过军工标准,还带断电保护,偏远地区突然停电也不怕丢数据。2024年迈瑞新增8435件发明专利,超高端超声ResonaA20上市首年就卖了4亿,这实力够不够硬?

现在的市场格局早就变了:迈瑞2023年超越所有进口品牌成中国市场第一,2022年高端超声收入占比超50%,中低端市场国产化率82%——就差高端市场那最后一口气,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03全球格局大洗牌!中国企业要当"规则制定者"?

面对中国企业的强势冲锋,国际巨头彻底慌了:

GE医疗2024年财报显示,超声产品线在华收入同比降12%

飞利浦、西门子被迫收缩战线,要么往AI辅助诊断等高附加值领域退,要么放下身段跟国产拼价格,在县级市场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更扎心的是,国内超声设备价格三年降了35%,部分中低端产品利润率只剩个位数,再加上"国产优先"的潜规则,进口品牌的日子越来越难!

而中国企业已经不满足于国内市场,开始全球"圈地":

迈瑞医疗走出了独特的出海路线——先攻发达国家,再拓发展中国家,现在全球51家境外子公司、四大海外研发中心,产品卖去190多个国家;

在埃及,迈瑞建了4个培训中心、13家培训学校,培养1500多名医学院学生和800名妇产科医生,这是要把"中国标准"带向全球;

"一带一路"市场更是爆发,2025年订单占比从18%涨到32%,区域性定制化需求旺盛,而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正是中国企业的强项!

04未来五年,中国超声要完成"三级跳"?

当然,行业还有块"心病"——核心部件还得看别人脸色,高端探头、量子传感器这些关键技术还依赖日美企业。但政策红利正在加速释放:国务院要求2027年医疗设备投资比2023年增25%以上,贵州、云南等省份2025-2030年超声采购增速超25%,创新审批绿色通道全开...

未来五年,中国超声产业要完成三个跨越:

技术上,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

市场上,从国产替代到全球输出,当规则制定者;

价值链上,从卖设备到做"设备-数据-服务"生态,彻底改写行业玩法!

那些能盯着临床需求,把设备、数据、服务捏成一个生态的企业,必将带领中国医疗装备从"制造大国"冲向"创新强国"——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中对官方政策的相关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编辑:NA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