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三伏天,如何给孩子科学补充“维生素D”?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5 11:12 1

摘要:盛夏时节,烈日炎炎,不少家长存在这样的疑惑:夏天日照时间长,孩子晒太阳相对多,维生素D还需要补充吗?其实,研究表明:我国0-18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高达21.57%,维生素D不足率达28.71%,且随年龄增长(尤其青春期)而升高。维生素D这种营养素作为儿童生长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不少家长存在这样的疑惑:夏天日照时间长,孩子晒太阳相对多,维生素D还需要补充吗?其实,研究表明:我国0-18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高达21.57%,维生素D不足率达28.71%,且随年龄增长(尤其青春期)而升高。维生素D这种营养素作为儿童生长发育的“隐形守护者”,一年四季的补充都不可松懈。

SUMMER

维生素D: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石”

维生素D对儿童健康至关重要,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石”,其主要的作用包括以下三方面:

1 骨骼健康的“总工程师”:

它是钙吸收的“金钥匙”。缺乏维生素D,即使补再多钙,肠道吸收效率也极低,导致血钙磷失衡,显著增加婴幼儿患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风险,影响身高和骨骼强度。

2 免疫系统的“防御盾牌”:

它能强化呼吸道黏膜屏障。研究证实,缺乏维生素D的孩子,更易反复感冒、咳嗽,患支气管炎、肺炎甚至哮喘。坚持足量补充,可显著降低儿童流感风险约42%,因肺炎住院几率降低约30%。

3 神经发育的“好朋友”:

大脑富含维生素D受体。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足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等问题。及时补充,有助于支持认知发展和情绪稳定。

SUMMER

维生素D来源:阳光、食物与补充剂

1 阳光合成(是主要来源于,但受限):

皮肤在中波紫外线(波长280-315nm)照射下合成维生素D。但三伏天外出活动受限,晒太阳不足室内晒太阳,玻璃是“拦路虎”,隔着玻璃晒太阳基本无效,玻璃会阻挡关键的中波紫外线

2 食物来源(非常有限):

天然富含食物少:主要集中在深海鱼(三文鱼、沙丁鱼、金枪鱼)、鱼肝油动物肝脏(猪肝、鸡肝)、蛋黄等。

日常饮食摄入量通常远不能满足需求(如一个蛋黄仅含约40 IU维生素D,而1岁以上儿童每日需600 IU)。强化维生素D的奶制品是较好来源,但仍需搭配其他方式。

3 维生素D补充剂(最可靠有效的方式):

《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推荐:鉴于阳光合成不稳定、食物来源匮乏,规律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是保障儿童获取足量维生素D的首选方法。

SUMMER

酷暑天如何科学补充维生素D?

1 补充剂量(核心:坚持每日补充!):

0-1岁婴儿: 每日400 IU

1-18岁儿童青少年: 每日600 IU

特殊人群(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胞胎): 前3个月可在医生指导下增至每日800 IU,之后调整至常规剂量。

关键点:即使夏天户外活动多,也建议持续每日补充! 因为实际合成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很难精确达到每日所需。持续补充可维持体内稳定水平。

2 晒太阳:三伏天阳光利用锦囊:

时间选择是核心:避免正午(10点-15点)强紫外线以防晒伤。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阳光相对温和时段。活动时注意及时补水,避免脱水。

暴露面积很重要:尽量暴露面部、手臂、腿部等,远胜于只露脸手。可选择在树荫下或有水的地方(如泳池边)活动。

时长适度:一般建议每次15-30分钟(肤色较深者需更久)。注意观察孩子,避免中暑或晒红。

防晒霜的取舍:涂抹高倍数防晒霜会大幅降低合成效率。可在刚开始晒太阳的10-15分钟不涂防晒(小面积暴露),之后再涂抹防护。或选择戴帽子、在树荫下活动进行物理防晒。不必为了合成VD而过度曝晒导致晒伤。将温和日晒作为补充剂的辅助手段即可。

3 饮食配合:

保证补充剂的前提下,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每周吃1-2次深海鱼、每天1个蛋黄、选择强化维生素D的牛奶或奶粉。

SUMMER

预防维生素D不足,守护儿童健康

1 持续性是关键: 将维生素D补充纳入孩子每日健康管理,尤其在日照时间短的秋冬季节更要坚持。

2 关注高危群体: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胞胎、生长过快的孩子、肤色较深的孩子、户外活动严重不足的孩子,更需确保足量补充。

3 定期评估(必要时): 如果孩子有反复感染、骨骼问题(如O/X型腿、疼痛)或属于高危人群,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检测血清25-(OH)D水平,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

酷暑三伏天,阳光虽烈,却未必能给孩子带来充足的维生素D。每日规律服用维生素D3是最可靠的选择。家长无需纠结于“今天太阳够不够”,只需记住“按时补充”,就能为孩子的骨骼强健、免疫力提升和神经系统发育筑起坚实的防线。别让“隐形”的维生素D缺乏,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隐患。

来源:青岛妇女儿童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