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同衡再创国际标准新里程碑,智慧城市用例分析正式发布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5 12:33 1

摘要:近日,由清华同衡智慧城市研究所牵头编制的国际标准IEC 63320-2:2025《智慧城市用例收集与分析——智慧城市的智慧规划 第2部分:用例分析》(Smart city use cas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Smart urb

导 读

近日,由清华同衡智慧城市研究所牵头编制的国际标准 IEC 63320-2:2025《智慧城市用例收集与分析——智慧城市的智慧规划 第2部分:用例分析》 (Smart city use cas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Smart urban planning for smart cities - Part 2: Use case analysis)正式发布。这是继2023年12月IEC SRD 63320-1标准发布后,清华同衡在智慧城市规划领域 主导推出的第二项国际标准。

智慧城市智慧规划系列标准由来自中国、英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墨西哥、南非、印度、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共同参与编制,主要 聚焦于智慧城市规划(SUP)的用例分析方法、标准化模板、多元利益相关者需求图谱及全生命周期规划框架 该成果不仅填补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在规划阶段的空白,更为全球城市实现高质量、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提供了坚实支撑。

PART/ 1

全球数字化与城市化加速融合,智慧城市建设热潮遍及全球,已有超1000个城市启动或推进相关项目。但建设深入后,共性问题渐显忽视居民、管理者等多元利益相关方的真实需求;实际操作中,不少项目倾向“系统替代治理”,缺乏对城市全生命周期的整体思考。此外,建设中标准体系支撑不足,尤其规划层面缺乏从用例出发的分析方法和规范框架,难以为基于需求驱动的规划设计与落地实施提供有效指导,这些问题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瓶颈。

为破解上述难题, IEC启动了SRD 63320系列国际标准编制,聚焦“智慧城市的智慧规划”,以用例驱动为核心方法论,梳理分析典型场景与关键需求。 本次发布的IEC SRD 63320-2:2025是该系列第二部分,聚焦“用例分析”,在第一部分规划用例收集模板基础上,提出系统化用例分析方法,构建覆盖智慧城市规划全周期的模型架构。

PART/ 2

为推动IEC SRD 63320系列标准的系统构建与高质量发布, 清华同衡智慧城市研究所所长王飞飞在4年多的时间内,牵头组织并主持召开了超过60多场国际标准专题研讨会,汇聚了来自中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德国、印度、韩国、新加坡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围绕“智慧城市的智慧规划”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经过四年多的研究和努力,IEC SRD 63320-2标准于近日经由国际电工联盟(IEC,世界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批准正式对外发布。该标准的发布为智慧城市规划研究系统地构建了一套多层级、多维度的需求知识图谱,为政府、企业、规划专家等主体在智慧城市规划各阶段提供具体的业务指导。

PART/ 3

主要成果

IEC SRD 63320系列标准 作为全球首部面向智慧城市规划用例分析的国际标准 ,凝聚了全球二十多个国家专家的智慧与多年联合研究成果, 构建了一套系统化、全面覆盖的智慧城市用例收集与分析的框架体系。 该系列标准以用例驱动为核心方法,在方法论构建、用例模板制定、利益相关方识别、用户诉求等方面形成了具有通用性与指导性的系统解决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关键成果:

1. 制定科学的标准化用例模板,收集全球智慧城市规划用例

为提升智慧城市规划中用例的收集质量与效率,专家团队参照IEC 62559《Use case methodology》的要求,协同制定了面向智慧城市规划场景的专用用例模板。该模板覆盖用例概述、目标设定、实践现状、潜在技术支持、利益相关者等核心要素,构建起规范、清晰的用例采集机制。

在该标准框架指导下,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共同收集了47个具体用例,形成了11类智慧城市规划应用活动领域,涵盖规划工具清单、利益相关者识别、城市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和解译等关键领域。这些用例为标准的后续分析提供了真实、可复用的实践基础。

2. 系统识别多元利益相关方需求,构建利益相关者关系知识图谱

基于统一建模语言(UML)用例分析方法,专家团队对47个用例进行了系统拆解与建模,构建出29类利益相关者数据库和153个利益相关者需求数据库,系统识别了政府、企业、专家及市民等在智慧城市规划过程中的核心需求与功能诉求。

通过挖掘各类主体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依赖路径,标准首次绘制出面向智慧城市规划的多元利益相关者需求关系知识图谱。该图谱可作为智慧城市规划中的多方协同分析工具,辅助城市管理者精准识别利益相关者动态需求。

3. 构建涵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城市规划框架

在城市规划pre - planning(规划准备)、planning(数据收集与分析、规划策略编制、规划评估与审批)、post - planning(实施监督、城市监督与评价)3大阶段和6个关键规划步骤的基础上, 该系列标准提出了一套覆盖智慧城市规划全生命周期的模型框架 。该框架将实际应用场景划分为若干核心领域,并分别构建了匹配的用例集、用户及诉求集、关键技术及功能集, 为政府、企业、专家提供了从战略制定到方案实施的全流程业务支撑路径 。

4. 梳理全球智慧城市规划标准清单,提出未来标准编制建议

为提升标准的系统性与可扩展性,标准工作组还开展了全球智慧城市规划相关标准的梳理与比对工作。共收集涵盖ISO/TC204、ISO/TC268、ITU - T SG20等主要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33项现行标准,并结合当前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与规划痛点,系统分析标准空白与改进空间,最终提出32条智慧城市规划领域的标准化建议清单。

IEC SRD 63320标准的构建过程及其成果,直接服务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15与16,为全球智慧城市发展与治理体系完善提供关键标准支撑。

PART/ 4

创新亮点

在此系列标准中首次提出“宏观-中观-微观”三层结构需求分析框架,从行业视角、领域场景到具体用例,系统梳理利益相关者间的交互关系与功能需求,构建起智慧城市规划的多维度知识体系,填补了当前标准体系中对多主体需求描述不足的空白。

通过UML建模工具,标准构建了以“参与角色-需求点-功能-技术-实施路径”为核心的五维用例数据库,将静态文本用例转化为结构化、可计算的知识单元。

该成果不仅为标准应用提供数字支撑,也为未来智慧城市自动化规划辅助系统提供模型基础。

PART/ 5

在IEC SRD 63320-1与IEC SRD 63320-2两项国际标准成功发布的基础上,IEC SRD 63320系列标准体系正在持续扩展和深化。

目前, IEC SRD 63320-3《Smart city use cas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 Smart urban planning for smart cities – Part 3: Industry viewpoint》正在推进过程中。

此外,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候的智慧化应对正成为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围绕这个领域,也已启动了 关于《Smart Cities –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to Weather and Climate Extreme Events》系列国际标准的研究编制工作

“ ”

来源:寂寞的咖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