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主任,我这‘红圈’在脸上绕了半年,药膏越抹越重,到底是怎么回事?”7月2日,29岁的咸阳姑娘小赵捂着脸,带着厚厚一摞病历走进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免疫科一病区门诊。接诊的李娟主任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从皮疹形态里找到了答案: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李主任,我这‘红圈’在脸上绕了半年,药膏越抹越重,到底是怎么回事?”7月2日,29岁的咸阳姑娘小赵捂着脸,带着厚厚一摞病历走进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免疫科一病区门诊。接诊的李娟主任只用了不到十分钟,就从皮疹形态里找到了答案: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一圈“靶心”锁定元凶
李娟主任让小赵站到自然光下,只见其左侧颧部与颈部各有一枚环状红斑,边缘微凸呈紫红色,中心淡粉伴少量脱屑,酷似“靶心”。轻压褪色,松手即复红;追问病史,红斑日晒后明显扩大,且伴晨僵、乏力、间断低热。 “这就是典型的狼疮皮肤环形红斑,也叫 SC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样损害。”李主任一边记录,一边安慰小赵,“别怕,证据链完整,下一步只要抽血、做个皮肤活检,就能把‘幕后真凶’揪出来。”
当日小赵完成了风湿免疫相关检查,所有结果均支持“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李娟主任立刻为小赵制定系统性红斑狼疮以皮肤受累为主的相关个体化治疗方案,并手把手教她如何防晒、记录皮疹日记。一周后复查,小赵的“地图红圈”已明显减淡,她开心地在日记里写下:“感谢李主任,一圈红斑让我及时按下了‘狼疮暂停键’!”
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啥是皮肤环形红斑吧。
皮肤环形红斑:SLE的“独特印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约70%-80%会出现皮肤病变,而环形红斑是其中一种相对少见的类型(约占10%-15%)。其典型特征包括:
1.红斑呈环状或弧形,边缘略微隆起,中心颜色较淡,形似“靶心”或“地图”。
2.初期为淡红色,逐渐变为暗红或紫红色,可能伴有轻微脱屑。
3.好发于面部、颈部、手臂等暴露部位,但也可出现在躯干。
4.部分患者会有瘙痒或灼热感,阳光暴晒后红斑可能加重。
警惕误诊!如何区分普通皮肤病?
皮肤环形红斑易与银屑病、玫瑰糠疹、体癣等混淆,但SLE相关红斑有独特“信号”:
1.光敏感性强:日晒后皮损范围扩大或症状加重。
2.持久不愈:普通药膏(如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
3.全身症状:常伴随乏力、低热、关节痛等SLE非特异性表现。
若环形红斑反复出现且合并其他不适,需高度警惕SLE可能!
温馨提示
如果您或家人也出现“日晒后环形红斑、久不愈合”,请到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免疫科一病区就诊,李娟主任帮您把“皮肤警报”翻译成“身体信号”,让疾病止步于早期。
来源:西安市第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