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原料来自人血,虽然对原料血浆进行了相关病原体的筛查,并在生产工艺中加入了去除和灭活病毒的措施;但理论上仍存在传播某些已知和未知病原体的潜在风险,临床使用时应权衡利弊。
“人血白蛋白可增强体质、防治疾病”。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人血白蛋白,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且不能增强免疫力。
白蛋白在肝脏合成,不含有抗体,不能增强免疫力。(丙球蛋白含有大量抗体,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可起到直接中和毒素、杀死细菌和病毒作用)
主要成份为人血白蛋白(由健康人血浆,经低温乙醇蛋白分离法分离纯化,并经60℃10小时加温灭活病毒后制成),辅料为辛酸钠、氯化钠、灭菌注射用水。
因原料来自人血,虽然对原料血浆进行了相关病原体的筛查,并在生产工艺中加入了去除和灭活病毒的措施;但理论上仍存在传播某些已知和未知病原体的潜在风险,临床使用时应权衡利弊。
【适应症】 1.严重失血性创伤、烧伤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以扩充危急状况下的血容量。
2.对于肾病接受类固醇和/或利尿剂治疗的水肿病人和肝硬化引起的水肿,输注人血白蛋白可能有助于治疗。
3.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g/100ml)的患者,在治疗原发疾病同时,输注人血白蛋白是一种有益的辅助治疗。
4.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人血白蛋白的药理作用:
(1)白蛋白是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来源,具有调节血管内外液体平衡以及维持血容量的作用,1g白蛋白的胶体活性约能吸引18mL水,输注25g白蛋白可使血浆扩容约450mL。
(2)白蛋白还具有物质结合与转运、抗氧化作用、减少炎症损伤、免疫调节、维持血管内皮功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理作用。
【不良反应】 尚待规范和积累不良反应的监测资料,偶可出现寒颤、发热、颜面潮红、皮疹、恶心呕吐等症状,快速输注可引起血管超负荷导致肺水肿,偶有过敏反应。
【注意事项】 1.药液呈现浑浊、沉淀、异物或瓶子有裂纹、瓶盖松动、过期失效等情况不可使用; 2.本品开启后,应一次输注完毕,不得分次或给第二人输用; 3.心脏储备力低的患者使用时须谨慎; 4.一般情况下请勿快速输注。输注时应密切监视病人静脉压的增高,如发现病人有不适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 5.有明显脱水者应同时补液; 6.请勿与含有蛋白质水解物成乙醇的溶液混合在同一输液器中注射,以免引起蛋白沉淀; 7.运输及贮存过程中严禁冻结; 8.本品为人血液制品,尽管经过筛检及灭活病毒处理,仍不能完全排除含有病毒等未知病原体面引起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可能。使用人血白蛋白时应查验和记录所用产品的生产企业和批号。
对低白蛋白血症患者输注白蛋白 — 一些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对常规利尿治疗相对抵抗。有人提出,这些患者采用40-80mg呋塞米加6.25-12.5g低盐白蛋白治疗可能有效。输注呋塞米-白蛋白复合物可将呋塞米维持在血管腔内,从而增加利尿剂向肾脏的运送。一份小型初步报告称,这种方法明显增加了部分患者的钠排泄。
不过,随后一项关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平均血浆白蛋白为3.0g/dL)的研究发现,与单用呋塞米相比,袢利尿剂和白蛋白混合物(将60mg呋塞米注入200mL的20%白蛋白溶液中)仅能使钠排泄轻度增加,而且呋塞米排泄率并未增加。此外,钠排泄的增量大致等同于胶体溶液中的钠含量,表明尿钠排泄增加可能是由容量扩张所致。值得注意的是,未发生净钠排泄。
有研究证实,在肝硬化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平均血浆白蛋白为3.0g/dL)的患者中,呋塞米联合白蛋白输注同样无效。与单用呋塞米相比,联合治疗并未增加呋塞米或钠排泄率。
来源:俞林鑫心理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