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召开“时令、时事与健康”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会上,自治区疾控中心发布蚊媒监测结果,7月份全区平均布雷图指数为5.87,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人民网南宁8月5日电 (何宁、实习生赵可盈)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召开“时令、时事与健康”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会上,自治区疾控中心发布蚊媒监测结果,7月份全区平均布雷图指数为5.87,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新闻发布会现场。赵可盈摄
发布会介绍,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主要由伊蚊传播,衡量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核心指标是布雷图指数,它的定义是通过调查统计每百户住宅内外环境中伊蚊幼虫孳生的积水容器数量。布雷图指数小于5属于安全范围,介于5-10之间有传播风险,介于10-20之间有聚集性疫情风险,大于20有局部暴发风险。
受汛期及高温天气双重影响,蚊虫进入繁殖高峰期,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输入病例引发本地传播的风险显著升高。专家提醒,家庭与个人防蚊灭蚊应抓好七个环节:一是安装并定期检查纱窗、纱门、蚊帐;二是每周开展室内外大扫除,清除废旧杂物、垃圾,减少蚊虫栖息;三是备用蓄水桶、水生植物容器须每周彻底换水一次,刷洗内壁或改用沙养;四是庭院内及时清疏排水沟渠、排污井,房前屋后闲置盆罐清除或倒置,杜绝积水;五是屋檐、天台排水系统每周疏通,雨棚改斜坡,屋顶水箱加盖密闭;六是蚊媒传染病流行季节清晨和傍晚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外露的皮肤上涂抹蚊虫驱避剂;七是避免在树荫、草丛、垃圾站等蚊虫密集区域长时间逗留。
近期在广东流行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广西目前暂未发现本地病例,若居民出现突发高热、关节痛、皮疹等症状,且两周内有蚊媒流行区旅居史,要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旅居史。居住或工作地点周边出现病例时,要积极配合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检验检测、医学观察等工作,共同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据悉,针对当前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由自治区疾控中心技术骨干组成的专家组对各地开展专项指导,重点提升基层监测预警灵敏度,推动防控措施关口前移,确保早发现、快处置。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