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张子强被枪毙,真正的幕后策划者出狱后,再做一事更加可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5 11:21 1

摘要:但镜头里很少有人注意到 站在队伍中间的另一个人,那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中年男子。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一个老谋深算者的两世人生

那张照片至今还能在网上找到。

1998年冬天,几个男人被押赴刑场的瞬间。

张子强走在最前面,表情平静得出奇。

但镜头里很少有人注意到 站在队伍中间的另一个人,那个戴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中年男子。

他叫胡济舒。

当时53岁。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回到1991年那个夏天,谁能想到这个在印刷厂里偷偷伪造证件的小技术员,会成为香港历史上最大犯罪集团的幕后策划者。

更没人能想到的是,十年后他还会再来一次。

技术员的野心

胡济舒这人有个特点,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

早年在印刷厂工作的时候,他就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细致。

别人只是机械地操作机器,他却会琢磨每一道工序,研究每一种材料。

慢慢地,他学会了很多别人不会的东西。

比如说,怎么伪造各种证件。

刚开始只是小打小闹,帮人刻个假章什么的,挣点外快。

但胡济舒很快就发现,这些技术活儿如果用在更大的地方,能赚的钱远不止这些。

1990年,他第一次见到张子强。

那时候张子强还只是个小混混,成天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

但胡济舒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人有股狠劲儿,而且运气不错。

他主动找到张子强,提出了合作。

”你有胆子,我有脑子 咱们搭个伙怎么样?”

张子强当时愣了一下,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人,说话怎么这么直接。

但很快他就明白了胡济舒的价值。

1991年的启德机场大劫案,从计划到执行,每一个细节都是胡济舒设计的。1.7亿现钞,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更关键的是,他早就为张子强准备好了退路。

即使被抓,张子强也很快就被释放了。

证据不足。

那张张子强走出赤柱监狱时高举双手的照片,背后站着的就是胡济舒。

大师级的布局

从启德机场案开始,胡济舒就确立了自己在这个团伙中的地位。

他不是老大,但他是大脑。

张子强负责冲锋陷阵,胡济舏负责运筹帷幄。

这种分工让他们在很长时间里都能游走在法律的边缘,警方总是慢一步。

1996年的李泽钜绑架案,更是把胡济舒的策划能力发挥到了极致。

选择目标、踩点、制定行动方案、设计撤退路线,甚至连和李嘉诚谈判的策略,都是他一手安排的。

10.38亿港币的赎金数字,至今还是世界纪录。

那段时间,胡济舒是真正意义上的幕后王者。

张子强虽然名气大,但真正的操盘手是他。

不过胡济舒心里很清楚一件事:这种日子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所以他一直在给自己留后路。

每次行动,他都尽量少露面,少在第一线参与。

表面上看是谨慎,实际上是在为将来可能的法庭审判做准备。

这种心思,张子强从来没有。

张子强总觉得自己是天选之人,特别是无罪释放之后。

但胡济舒不一样。

他知道纸包不住火,总有东窗事发的一天。

第一次覆灭

1998年,末日终于来了。

1月24日那天早上,胡济舒敏锐地感觉到了周围的异常。

多年的谨慎让他养成了观察细节的习惯,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变化,在他眼里都是危险信号。

他立即拉着张子强从侧门离开,叫了辆出租车想要逃离。

但警方显然准备得更充分。

在外海大桥收费站,他们被拦了下来。

游戏结束了。

审讯期间,胡济舒表现得相当配合。

他详细交代了很多案件的细节,把自己的角色描述得尽可能轻微。

”我只是出出主意,从来不直接动手。”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推卸责任,但确实也是事实。

胡济舒从一开始就知道,真正的参与者和策划者在法律面前是不一样的。

法官最终判了他15年有期徒刑。

张子强被枪毙了,胡济舒活了下来。

在监狱里的十年,胡济舒有很多时间思考。

他想起了那些辉煌的岁月,也想起了张子强对他的不公平分配。

李泽钜绑架案后,张子强分走了3个亿,而他只拿到3100万。

这种不平衡,让他对过去的一切都有了新的看法。

也许,下一次他应该自己做老大。

老狐狸的新游戏

2008年,60岁的胡济舒重新走出了监狱。

外面的世界变化很大。

到处都是监控摄像头,警方的技术手段也今非昔比。

那种大规模的绑架抢劫,几乎已经不可能了。

最初几个月,胡济舒试着过普通人的生活。

找了份工作,租了间小房子,每天按时上下班。

但这种平淡的日子,他过不习惯。

晚上回到家里,看着电视里播放的《插翅难逃》,胡济舒心情复杂。

那部以张子强为原型的电视剧,让他想起了很多往事。

有时候他会想,如果当年分配更公平一些,如果张子强不那么贪心,也许结局会不一样。

但想再多也没用。

现在张子强已经死了十年了,而他还活着。

2009年春天,胡济舒做了个决定。

他要重新组织一个团队。

这一次,他要当真正的老大。

新团队,新生意

胡济舒开始悄悄联系一些老面孔。

有几个是当年张子强手下的人,因为涉案不深,早就出狱了。

听说是”老狐狸”在召集,他们很快就聚了过来。

还有一些是有黑社会背景的,在道上也算有点名气。

但胡济舒很快发现,时代确实变了。

以前那种直接抢银行、绑架富豪的路子,现在根本行不通。

他需要找到新的赚钱方式。

经过一番研究,胡济舒把目光投向了毒品生意。

虽然风险很高,但利润更高。

而且相对来说,不需要太复杂的技术手段。

有个叫阿松的人,主动找到了他。

阿松说自己有一条很安全的走私路线,可以从境外运货到深圳,再转手到其他地方。

胡济舒没有立即答应。

十年监狱生活让他变得更加小心。

他要求阿松先试运行一段时间,自己只出钱,不直接参与。

同时派人跟着监督,防止出现意外。

第一次试验很成功。

货物顺利运到了深圳,也找到了买家。

胡济舒这才放心,开始正式投入这个生意。

新的犯罪模式

这一次,胡济舒的手法比当年更加老练。

他把整个流程设计得环环相扣:有人负责在境外采购毒品,有人负责运输,有人负责在深圳中转,有人负责联系买家。

而他自己,始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每当有货物要入境的时候,胡济舒就会返回香港,等待安全确认。

只有在确定没有问题之后,他才会出现在深圳。

为了建立稳定的货源,他还亲自到东南亚的毒品产区谈生意。

那种指挥若定的感觉 让他找回了当年的状态。

短短一年多时间,他们走私的可卡因和冰毒总重量达到了60.6千克。

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这些毒品价值数千万元。

胡济舒又一次尝到了暴富的滋味。

但这一次,所有的钱都是他说了算。

不过他没有意识到,警方的网已经悄悄撒开了。

再次落网

2010年4月初,胡济舒刚刚完成了一批货物的运输。

按照惯例,他准备第二天返回香港避避风头。

这是他一贯的谨慎做法。

但第二天早上,敲门声响起的时候,胡济舒就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透过猫眼,他看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

有些人,正是当年抓捕张子强团伙的老刑警。

打开门的时候,胡济舒没有反抗,也没有试图逃跑。

”我知道你们会来的。”他平静地说。

对于这一天,他其实早有心理准备。

只是贪欲让他无法停下来。

在审讯室里,胡济舒又一次展现了他的”聪明”。

他主动交代了很多细节,希望能够争取宽大处理。

但这一次,法律没有给他太多机会。

2011年,胡济舒因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死缓。

他不服判决,提起上诉,但终审维持原判。

那些他交代的所谓”线索”,法院认为来源不合法,没能为他赢得立功表现。

尾声

坐在法庭上听到终审判决的时候,胡济舒面无表情。

他想起了张子强。

那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世纪贼王”,最终死在了刑场上。

而自己虽然两次都保住了性命,但这辈子也算是彻底完了。

胡济舒今年已经76岁了。

即使将来死缓改为无期徒刑,等他再出来的时候 也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了。

另一边,那个曾经用AK47抢银行的叶继欢,已经在2017年病死在赤柱监狱里。

”大富豪”集团的故事,就这样彻底落幕了。

有时候深夜里,胡济舒会想,如果当初选择安分守己地过完后半生,会不会是另一种结局。

但人生没有如果。

有些种子一旦种下,就很难再拔掉了。

参考资料:

《香港重案实录》,梁科庆著,明窗出版社

《张子强犯罪集团案侦破纪实》,公安部刑侦局编,群众出版社

来源:招财寻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