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盐湖区泓芝驿镇的百亩“丹霞红”梨示范园将于8月10日开园。“丹霞红”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的高端梨品种,凭借卓越的品质与绿色高效的现代化种植模式,不仅销售价格比普通梨高,还推动盐湖区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盐湖区泓芝驿镇的百亩“丹霞红”梨示范园将于8月10日开园。“丹霞红”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育的高端梨品种,凭借卓越的品质与绿色高效的现代化种植模式,不仅销售价格比普通梨高,还推动盐湖区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7月27日,笔者在泓芝驿镇西翟底村百亩“丹霞红”梨示范园看到,枝头的“丹霞红”梨果实饱满、色泽鲜亮,丰收气息扑面而来。“今年预计产量40万公斤,价格约5元/公斤,每公斤售价比往年高1元左右。”盐湖区瑞国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国斌说。
“丹霞红”梨以色如丹霞、酥脆爽口、果核极小三大优势,赢得种植户与消费者青睐。为统一标准、保障品质、塑造品牌,该合作社牵头成立“丹霞红产业联盟”,实现技术指导统一化、生产流程标准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种了50年梨树,以前又苦又累,效益还低。加入合作社后,全部进行机械化作业,收入大幅提高。”西翟底村村民赵健康感慨道。
李国斌介绍,“丹霞红”梨的高品质得益于科技赋能的绿色种植体系:4米宽行距便于机械化作业;“全园生草”技术保护土壤生态;智能迷向防虫技术可降低用药次数。这套模式既降成本又提品质,让“丹霞红”梨口碑日盛。
目前,“丹霞红产业联盟”已吸纳一家合作社、两家农业公司和部分农户。“我们每半个月就会对服务对象进行一次科学指导,全程按高标准种植,采摘时统一收购,确保所有酥梨口感、品相一流。”李国斌说。
从传统种植到科技赋能,从单打独斗到联盟发展,“丹霞红”梨的成长,是泓芝驿镇酥梨产业向特优农业发展的缩影,也是该镇产业体系改良的生动事例,更是盐湖区以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鲜活注脚。
特约通讯员 乔沼珲 王 洁
本文来自【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