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五龙口镇:“文明实践 +”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5 10:54 1

摘要:“口腔开合运动的要点谁还记得?”“我!”一双双小手争先恐后举起。8月4日,济源五龙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童声阵阵,身着红马甲的大学生志愿者正在带领孩子们开展多彩假期“艺”路“童”行暑期文明实践趣味诵读课。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昺南 成利军 通讯员 陈晨

“口腔开合运动的要点谁还记得?”“我!”一双双小手争先恐后举起。8月4日,济源五龙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童声阵阵,身着红马甲的大学生志愿者正在带领孩子们开展多彩假期“艺”路“童”行暑期文明实践趣味诵读课。

为解决辖区儿童暑期“看护难”,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实践舞台,五龙口镇已连续三年举办暑期文明实践活动。志愿者团队提供诵读、课业辅导、手抄报等丰富课程,既解了家长后顾之忧,又无形中拉近了党群距离,为基层治理注入温情力量。

传统节日焕新彩 凝心聚力润民心

如果说多彩假期“艺”路“童”行暑期文明实践项目是五龙口镇以“文明实践+”赋能基层治理大图景的一个缩影,那么坚持文明实践活动则已成为该镇提升治理效能、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抓手。

“来,张大爷,请您尝尝我们专门炮制的养生茶!”在当前的三伏天里,五龙口镇古杨树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洋溢着温馨的氛围,志愿者们为百余名老人捧上以菊花等原材料制作的养生茶。这样的场景已成为五龙口镇“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的常态——春节墨香送福、腊八暖心粥宴、端午“四季‘村’晚”、七夕青年联谊、重阳敬老月等轮番登场,年均吸引群众超2万人次。这些根植乡土的文化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更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强磁场。

阵地网络织密网 文化服务零距离

记者从五龙口镇了解到,为了使文明实践活动润泽所有人群,该镇近来累计投入资金320余万元,整合提升了综合文化站、图书馆、乡村复兴少年宫、文化广场、便民服务中心等资源,先后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1个实践站、5个主题广场、17个实践点,形成了覆盖全域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综合体。

依托这些阵地,读书分享会、家风故事分享会等活动蓬勃开展,文明实践与群众生产生活深度交融,“15分钟文明实践圈”逐渐成形,群众参与度高涨,持续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深厚的情感认同。一位退休教师深有感触地说:“文明实践活动就如同春风化雨,悄然提升和改变着每一个参与的人。”

品牌矩阵强引擎 激活治理动力源

“多亏‘法治惠民’文明实践项目服务队,我们的宅基地纠纷算是解决了!”8月4日,五龙口镇辛庄村几户村民激动地说。近三年来,辛庄村“法治惠民”文明实践项目服务队,累计化解纠纷300余起,调解成功率95.8%,村内宅基地纠纷直降60%,推动了法治宣传与文明实践的深度融合。

在五龙口镇,这样的文明实践品牌矩阵持续释放着治理效能。“理响五龙·声声传递”宣讲团,深入群众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让各项政策深入人心。“红领五龙·书记有约”平台,强化党建引领,搭建干群连心桥,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红色菜篮子”助困实践项目,整合资源精准帮扶,为困难群体纾困解难。“法治惠民”实践项目,推动法律服务下沉,就地化解矛盾纠纷,筑牢和谐稳定根基。“鼓韵传乡”文艺进村项目,以乡土文艺传承乡风文明,激活乡村文化内生动力……

从政策宣讲到纠纷调解,从民生帮扶到文化惠民,品牌项目如毛细血管渗透到基层治理各领域,构建起“文明实践—全民参与—治理增效”的良性循环。

“这不仅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创新路径,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五龙口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明实践活动所激发出的内生动力与参与热情,正持续转化为推动社会和谐、增进民生福祉的强大动能,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具活力,不断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画卷。”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