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烟台山海交融的盛夏,语言艺术化作璀璨星河。8月2日,烟台市第十五届读书朗诵大赛暨2025齐鲁文化情景阅读创意大赛烟台赛区选拔赛决赛在烟台图书馆成功举办。本次大赛历时3个月,覆盖全市15个区市,1200余名市民参与。决赛全程通过烟台文旅云、烟台图书馆视频号、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 吕奇 杜晓丹 王琳
在烟台山海交融的盛夏,语言艺术化作璀璨星河。8月2日,烟台市第十五届读书朗诵大赛暨2025齐鲁文化情景阅读创意大赛烟台赛区选拔赛决赛在烟台图书馆成功举办。本次大赛历时3个月,覆盖全市15个区市,1200余名市民参与。决赛全程通过烟台文旅云、烟台图书馆视频号、齐鲁壹点“壹直播”、“壹点烟台”视频号同步直播,吸引近110万人在线观看,点赞量达4.8万次。
大赛启动以来,烟台图书馆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科学制定赛事方案,采取“基层海选-区市复赛-全市决赛”三级机制,各区市赛区积极响应、紧密联动。活动同时拓宽宣传推广渠道,人民日报客户端、齐鲁晚报、烟台日报、大众网、胶东在线、大小新闻等10余家线上平台积极宣传,形成多维度宣传矩阵。
本次大赛,打破传统读书朗诵大赛的边界,通过增加情景剧、情景朗诵等形式,跳出单纯诵读的框架,推动阅读形式向沉浸式、情景式升级。大赛设成人组、少儿组、亲子组三个组别,各组选手围绕齐鲁文化核心要义,融合历史、文化、人物、典故、传说以及烟台地域文化等内容,生动展现了烟台山海之间的千年回响,以及城市文脉与时代精神的交相辉映,表达了对经典作品在新时代的创新理解。
成人组的选手们凭借深厚的朗诵功底和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将情感融入每一句台词,在“历史与当下的沉浸式对话”中尽显张力,带来了一场场震撼心灵的表演。《天路》以青藏铁路为轴,勾勒雪域高原上铁轨与经幡共舞的壮阔,借天地对话的情景,展现人力贯通天堑的奇迹;《诗意烟台》融山海光影与四季风物,以晨雾、海浪、古街为帧,串联城市的浪漫肌理,语调随浪涛起伏时,尽显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诗意,听众仿佛真的站在烟台海岸,听千年涛声拍岸;《苏轼与登州》则用宋代服饰与望月手势,让“登州望月”的典故从文字里走出来,古今对话在情景中自然流转;《不朽的口琴》以旧物为引,串联战火中的旋律、重逢的哽咽,用口琴声牵起岁月记忆,让平凡器物承载的精神永不褪色。
少儿组的小选手们天真活泼,用清脆的童声传递着对经典的热爱和对烟台的赞美,用童真把厚重文化变成可触摸的小剧场。小选手们带着孩子气的巧思,让每个作品都成了生动的情景片段。《乳娘》以“乳娘的怀抱”为核心线索,串联起保护、牺牲与分离三重场景,婴儿床、布偶娃娃等道具的运用,不仅让场景更显生动具象,更催生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共鸣;《穿越时空的对话》以创意巧连现代孩童的梦境与战火纷飞的年代,既揭示出当下美好生活离不开红军战士的浴血奋战,亦传递出珍惜当下的深意;《非遗传承——灰豆腐》更像一场迷你作坊情景剧,磨豆、晾晒的模仿动作配着“豆腐香飘出来咯”的童声,让非遗智慧从方寸豆腐里“活”过来。
亲子组的家庭组合则以温馨的氛围和默契的配合,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一口井的记忆》以井为眼,见证了一段小英雄的事迹,母子之间深情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动作,藏着爱与抉择;《假如没有李白》的情景中,以“缺席”的假设为切口,串联起诗仙留下的文化印记,让观众明白李白的存在,不仅填满了唐诗的璀璨星空,更在千年后的心灵深处,种下了浪漫、傲骨与对生活的炽热向往;《所城里的晓月糖画摊》中,家长握着孩子的手“舀糖”“画糖”,糖画道具在灯光下泛着光泽,活脱脱把所城里的烟火气搬上了台;《小面团的大梦想》更成了厨房小剧场,亲子同做揉面动作,面团道具在掌心转动,“揉啊揉,要揉出大梦想”的念叨里,平凡的坚持有了烟火气。
经过激烈的角逐,大赛最终评选出各组别一、二、三等奖。其中,成人组表现优异的2组选手将代表烟台市参加山东省2025齐鲁文化情景阅读创意大赛。这些选手不仅在比赛中展现了个人风采,也为烟台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烟台图书馆等16家单位因宣传发动组织得力,荣获优秀组织奖。
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热爱朗诵的市民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通过情景阅读的创新形式,进一步激发了市民对阅读和朗诵的热情。
来源:齐鲁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