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让社区老年群体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拉近老人们与航天科技的距离,2025 年 7 月15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三下乡团队走进桂林市茯荔村,开展了一系列以航天知识普及为主题的活动,通过调查研究、宣讲互动、绘画创作等形式,为老人们打开了一扇
为让社区老年群体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拉近老人们与航天科技的距离,2025 年 7 月15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三下乡团队走进桂林市茯荔村,开展了一系列以航天知识普及为主题的活动,通过调查研究、宣讲互动、绘画创作等形式,为老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航天世界的窗口。
团队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航天发展史”主题宣讲活动。宣讲中,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老人们熟悉的时代背景,从“两弹一星”的艰难起步,到神舟飞船的成功飞天,再到空间站的稳步建设、火星探测的重大突破,生动回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也让老人们亲身体会到了中国航天发展事业的伟大。
图为实践队伍在老人活动中心进行航天知识宣讲。秦锦梦供图
期间,志愿者还展示了大量航天图片和短视频,用直观的画面帮助老人们理解火箭发射、航天员出舱等复杂概念。举例许多航天事业在农业以及其他领域的作用,让航天事业的发展不再显得是高高在上,而是真正的服务于大家。
在宣讲结束后,一场别开生面的“航天绘画”活动紧接着展开。团队为老人们准备了画笔、颜料和画纸,志愿者们先简单示范了火箭、飞船、宇航员等航天元素的画法,随后便鼓励老人们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航天图景。有的老人画出了直冲云霄的火箭,有的老人笔下是航天员在月球上漫步的场景,还有的老人将航天元素与社区生活结合,画出了“家门口的航天梦”。老人们边画边交流,分享着自己对航天的理解和向往。
图为蒋奶奶亲手绘制的航天画作。秦锦梦供图
一幅幅充满真情的画作,不仅是老人们对航天事业的美好祝愿,更成为了此次活动中温暖而珍贵的纪念。
活动虽渐入尾声,老人们的热情却未消散。他们围坐交流,分享绘画时的奇妙灵感,志愿者也在旁聆听,记录下这些对航天质朴又美好的认识。银发老人与青年学子的思维碰撞,让“航天”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悄然间的融入乡土日常之中。
图为团队志愿者与老人一起绘就航天画卷。秦锦梦 供图 图为团队志愿者与老人一起绘就航天画卷。秦锦梦 供图
一幅幅充满真情的画作,不仅是老人们对航天事业的美好祝愿,更成为了此次活动中温暖而珍贵的纪念。
这场“画笔描绘飞天情,美育浸润乡土情”的三下乡实践活动里的航天绘画之约,打破了老年人对航天事业的知识壁垒,把前沿航天梦种进乡土。老人们重拾画笔的笑颜、对新时代科技的赞叹,化作志愿服务让银发老年群体拥抱科技浪潮。
以艺术为桥,连通航天愿景与乡土温情,也让青春力量得以看见,传承科普温度,能点亮如此多炽热的向往 。此次系列活动不仅让社区老人丰富了航天知识,感受到了中国航天的强大力量,更让老人们在互动中收获了快乐与成就感。未来,我们团队将继续关注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更多贴合老人生活的科普活动,让更多老人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脉搏。
图为活动结束后的团队成员们共同合影 秦锦梦 供图
来源:桂林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