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鼓浪屿史学大家许倬云逝世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5 08:39 1

摘要:8月4日,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在美国匹兹堡离世,享年95岁。这位出生在厦门鼓浪屿、成长轨迹跨越海峡两岸的史学大家,学贯中西,影响深远。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然不遗余力地将一生经验和所思所感分享给年轻一代,希望在专业领域之外作出贡献。

我在抗战那边长大的人,中国两个字,刻在我心里的。

我真正的归属,是历史上的、永远不停的中国。

台海网8月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8月4日,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在美国匹兹堡离世,享年95岁。这位出生在厦门鼓浪屿、成长轨迹跨越海峡两岸的史学大家,学贯中西,影响深远。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然不遗余力地将一生经验和所思所感分享给年轻一代,希望在专业领域之外作出贡献。

许倬云是江苏无锡人,1930年9月2日出生于厦门鼓浪屿。出生时因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缩,他的手脚是弯曲的,肌肉细胞功能的受损使他一生需要借助双拐行走。许倬云的童年伴随着抗战的时代巨变,父亲许凤藻担任第五战区经济委员会委员,工作职责是保障前线军粮民食的供应。许倬云因身体残疾不能像其他兄弟姐妹一样去上学,只能随同父母沿战线四处迁徙。抗战的经历让许倬云看到了普通百姓的牺牲与苦难,也使得普通人的生活在他日后的史学研究中占据很大比重。

1948年底,许倬云随家迁往中国台湾;1953年从台湾大学史学系毕业;1956年获文科硕士学位,后入芝加哥大学进修;1962年博士毕业后返台,1964年任台大历史系主任;1970年赴美,任匹兹堡大学历史系教授、校聘教授;1980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86年当选为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

作为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大家之一,许倬云精通上古史、经济史、文化史、考古学、社会学,学术代表作有“古代中国三部曲”(《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数十年来已经成为研究古代中国的典范之作。另有《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大众史学著作数十种行世,海内外行销百万册。

在中国大陆,有许多年轻人是从2019年拍摄的节目《十三邀》中认识许倬云的。他结合个人经历,从全球政治局势谈到个人的精神危机,一句“我从生下来就知道自己是残缺,不去争,不去抢,往里走,安顿自己”为人们如何在快速变动的时代找到自己的内心安顿和人生意义,提供了指引。社交媒体上涌现出许多年轻观众的赞叹,纷纷称许倬云用他的人生智慧疗愈了年轻人的“精神内耗”。

而在2024年播出的《十三邀》节目中,年过九旬的许倬云表示:“我94岁了,但该做的事情不能耽搁。”他始终践行自己的承诺,坚持写作、直播,用年轻人的方式与大众对话,努力留给这个世界一些东西,为当下的年轻人安顿身心。当被问到人生最重要的遗憾时,许倬云回答:“但悲不见九州同。”此外,他还表达了希望自己死后落叶归根的愿望:“我死了要埋葬在家乡,我买了坟地,碑都刻好了,就在父母的坟墓旁边。”

来源:台海头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