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说起世界各国的国民性格,那么法国给大家留下的刻板印象肯定有一条——“骄傲”。毕竟是路易十四和拿破仑统治下的国家,高卢公鸡一直都骄傲地昂起鸡冠,傲视其他欧洲国家和美洲蛮子。
如果说起世界各国的国民性格,那么法国给大家留下的刻板印象肯定有一条——“骄傲”。毕竟是路易十四和拿破仑统治下的国家,高卢公鸡一直都骄傲地昂起鸡冠,傲视其他欧洲国家和美洲蛮子。
在政治上如此,在军事装备上也是如此,法国时而激进,时而保守,就是不愿“随大流”。比如步兵武器,法国在世界上第一个列装了使用无烟弹药的勒贝尔 M1886步枪,此举把德国人吓得不轻。但在手枪方面,法国又显得相当保守,或者非常淡定——不急于将他们的转轮手枪换成自动手枪。因此,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法军装备的仍然是经典的双动转轮手枪——M1892型转轮手枪。
下图,M1892型转轮手枪
当初,为了替换M1873型转轮手枪,法军招标了新式手枪并于1892年选定了新枪,名为M1892型转轮手枪。
下图,上方为M1892型转轮手枪,下方为M1873型转轮手枪
新枪由圣艾蒂安兵工厂(Manufacture d'armes de Saint-Étienne, 简称MAS) 生产,故也常被称为“圣艾蒂安1892手枪”(St. Etienne 1892)。
下图,19世纪末的圣艾蒂安兵工厂,大家可以看出那时其规模已经相当大
而且,法国人不仅坚持使用转轮手枪,而且坚决不随大流使用新型弹药,仍使用相对较小的8毫米口径勒贝尔弹药(最初状态黑火药,后来改为无烟火药)。
相比上述这些,这款左轮手枪在设计上最为独特之处就是:其弹巢采用了向右摆出的方式,而非传统左轮常见的左摆式或撅开式装弹结构。
下图,弹巢向右摆出
为何要如此特立独行呢?因为,该枪是法军专为骑兵军官设计,其弹巢向右摆出的话,方便骑兵在战马上快速装退弹。具体来说,就是骑兵在打光子弹后,用左手握住缰绳和枪柄手枪,向右打开弹巢,然后用灵活的右手重新装弹。
下图,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军骑兵押送德军俘虏,画面中央的法军就举着一支M1892型转轮手枪。
这个想法是挺好,不过使用半自动手枪换弹夹不是更方便吗?不过当时的法军高级将领思想保守甚至顽固,坚决拒绝采用半自动手枪。包括 M1892型在内的多款转轮手枪一直到1935年才被半自动手枪取代。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战云密布,法国需要扩军备战,但由于法国军工产能不足,该枪又不得不重新服役。
据统计,从1892年到1924年间,法国共生产了超过35万支M1892型转轮手枪,配发给法国陆军、海军、国家宪兵队等部队。法国警察甚至一直使用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由于服役时间长,该枪在法国民间保有数量巨大,在2018年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恐怖袭击事件中也曾现身。
下图,2018年12月11日,法国斯特拉斯堡市发生枪击事件,造成4人死亡,11人重伤。凶手谢卡特逃亡48小时后被警方击毙。他使用的是一支M1892型转轮手枪。值得一提的是:枪是从一名83岁男子那里买来的。
总的来说,M1892型转轮手枪采用较为少见的右摆式弹巢设计,支持单动和双动两种击发模式(注:单动,即先手动扳倒击锤再扣扳机击发,扳机力轻,精度高。双动,即直接扣动扳机完成扳倒击锤和释放击锤的全过程,射速快但扳机力较重)。结构精密、加工精良、射击精准。通常配有一个大型皮制枪套,枪套翻盖下可额外存放12发子弹。
下图,M1892型转轮手枪的大型枪套
M1892型转轮手枪从19世纪末列装,到1960年代才逐步退出现役。它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其独特的“右轮”设计也在时刻提醒人们——法国,确实是一个骄傲、与众不同的国度。
来源:穿靴子的猫伊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