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13岁的中国男孩硬塞到欧洲?完全没意义!”德甲莱比锡RB俱乐部U16梯队经理拉尔斯·克吕格尔,在8月2日上海“明日之星冠军杯”论坛上的发言,像一记重锤砸向中国足球青训现状。这位常年与全球顶尖梯队打交道的欧洲教头,犀利指出两大症结——球员语言能力溃堤和偶像巨
“把13岁的中国男孩硬塞到欧洲?完全没意义!”德甲莱比锡RB俱乐部U16梯队经理拉尔斯·克吕格尔,在8月2日上海“明日之星冠军杯”论坛上的发言,像一记重锤砸向中国足球青训现状。这位常年与全球顶尖梯队打交道的欧洲教头,犀利指出两大症结——球员语言能力溃堤和偶像巨星真空。他的观点并非空谈,而是基于莱比锡在中国合作项目的深度观察:“中国不缺好苗子,但缺能点燃他们的人。”
留洋梦碎,竟因英语不及格?
克吕格尔的警告直戳痛点:“想去欧洲?英语、德语、西语必须攻克一门!”他解释,语言绝非赛场喊话那么简单——战术理解、更衣室社交、独立生活全依赖于此。可现实呢?无数中国小将在比利时、葡萄牙枯坐冷板凳三年,最终因无法沟通黯然回国。更残酷的是,他撕开了“职业球员童话”的假象:“家庭支持、教育保障、个人能力环环相扣,踢球好≠能成职业球员。”
孙兴慜成亚洲标杆,中国偶像在哪?
“看看韩国孩子书桌上的孙兴慜海报!”克吕格尔的羡慕毫不掩饰,“中国足球现在最缺的不是钱,而是一个让全国孩子尖叫的超级偶像。”为何偶像如此致命?他比喻:梅西让阿根廷贫民窟孩子敢做梦,C罗让马德拉少年不认命。反观中国,武磊西甲保级战破门时,百万学生课堂偷看直播——这就是偶像的力量!可惜昙花一现后,球场内外再无全民英雄。
拒绝“幼儿留洋”,先培土再育苗
对于中超俱乐部热衷的“幼童留洋计划”,克吕格尔直接泼冰水:“U14孩子扔欧洲?毁人不倦!”他分享莱比锡方案:先向中国输送教练体系、比赛模型、康复团队,待本土青训土壤改良后,再送16岁以上技术心智双优苗子留洋。他高度评价“明日之星杯”的价值——上海少年对决莱比锡、曼城、本菲卡,实战价值远超闭门造车。
偶像非天降,体系不改革孙兴慜也难救
克吕格尔的刀刀见血,实则揭开了更深病灶——中国足球总幻想“造星”,却无视“造星体系”。孙兴慜在汉堡青训时,加练后必补德语到深夜;而我们的梯队,仍争论“学英语是否影响训练”。当足协沉迷归化球员,莱比锡在帮小球员对接国际学校。所谓偶像,从不是天降紫微星,而是教育、家庭、足协三方合力的产物。若不敢让孩子在考场球场双线作战,“中国孙兴慜”永远只是幻影。
论坛散场时,克吕格尔望着追逐巴西弗鲁米嫩塞球员的中国少年感叹:“他们眼里的光,只差一个点燃它的人。”从英语课本到英雄海报,这条路绕不过去。或许下一个孙兴慜,此刻正在某间双语教室的课桌下,摩挲着足球等待黎明。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来源:朝哥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