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南方的小伙伴们可要小心了!你们的"老朋友"蚊子不仅准备送你满腿"红包",还可能附赠一份“登革热”亦或是“基孔肯雅热”大礼包——高热+关节痛+皮疹豪华套餐。这种由伊蚊传播的疾病正在部分地区"热销",科学防蚊刻不容缓。
hello
科学防蚊攻略
抵御蚊虫叮咬
time
最近南方的小伙伴们可要小心了!你们的"老朋友"蚊子不仅准备送你满腿"红包",还可能附赠一份“登革热”亦或是“基孔肯雅热”大礼包——高热+关节痛+皮疹豪华套餐。这种由伊蚊传播的疾病正在部分地区"热销",科学防蚊刻不容缓。
物理防蚊:宝宝的"金钟罩"
宝宝们的皮肤娇嫩得就像刚剥壳的鸡蛋,物理防蚊就是他们的"金钟罩铁布衫"。这些措施虽然简单,但能有效减少蚊虫滋生的机会,为家人创造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1.纱窗纱门要完好无损,床上、婴儿推车要加装蚊帐。
2.外出去花草多的地方、水边时,选择浅色长袖衣裤。
3.清除家中积水,水培植物定期换水,消灭蚊子繁殖场所。
注意!6月龄以下的宝宝,禁用化学防蚊剂!
化学防蚊:按年龄选对成分
当物理防护不足时,可以适当使用化学驱蚊产品。但选择时要谨慎,不是所有"驱蚊成分"都适合你家宝贝。
l氯氟醚菊酯:
主要用于电热蚊香液
3岁以上宝宝可用
选择浓度≤0.8%产品,使用时开窗通风,远离婴儿床
l避蚊胺 (DEET):
驱蚊界的"老大哥",效果杠杠的
6个月以上宝宝可以用,但浓度要≤10%(相当于"儿童套餐")
注意:和防晒霜一起用会"打架",建议防晒霜后间隔15分钟使用
l派卡瑞丁 (Picaridin):
驱蚊界的"小清新",无味不粘腻
2岁以上宝宝适用
20%浓度能顶6-10小时(相当于"长效版")
l驱蚊酯 (IR3535):
"运动达人"最爱,出汗也不怕
6个月以上就能用
就是持续时间有点短(1-8小时,看浓度)
l柠檬桉叶油 (OLE):
唯一推荐的"植物系"选手
但3岁以下宝宝禁用,可能引起过敏(植物不一定都友好)
使用注意事项:
1. 避免接触眼、口和伤口
2. 不要直接喷在儿童脸上(先喷在手上再涂抹)
3. 回家后及时清洗
防蚊误区:这些方法其实没用
市面上各种防蚊产品五花八门,但很多都是"看起来很美"的智商税。来看看你交过哪些"学费":
1.驱蚊手环和驱蚊贴:保护范围极小(仅限佩戴部位周围几厘 米),蚊子绕过去照样咬。
2.超声波驱蚊器:科学研究证明无效。
3.维生素B1驱蚊、吃大蒜驱蚊:没有可靠证据支持。
4.花露水、风油精含薄荷脑/樟脑,对婴幼儿神经系统有潜在危害。
5.驱蚊植物,如薄荷、天竺葵散发的浓度远达不到有效驱蚊。
蚊虫叮咬后的及时处理
被叮咬后避免抓挠,用肥皂水清洗,炉甘石洗剂外擦止痒。
如果皮疹逐渐加重,出现严重红肿、水疱,甚至发热、关节痛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来源:生活大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