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2007年到2025年,十八载光阴流转,广东首批储存的脐带血迎来特殊的“成人礼”。8月2日,广东省脐血库首批储户续存仪式启动,52组家庭冒雨到场,将这份伴随孩子成长18年的“生命备份”的续存决定权,郑重交至刚成年的孩子手中。
从2007年到2025年,十八载光阴流转,广东首批储存的脐带血迎来特殊的“成人礼”。8月2日,广东省脐血库首批储户续存仪式启动,52组家庭冒雨到场,将这份伴随孩子成长18年的“生命备份”的续存决定权,郑重交至刚成年的孩子手中。
“根据储户的最终选择,脐带血将有两个去向。如果储户选择继续储存,直接与脐血库签署续存协议;如果放弃储存,脐带血则将按照医疗废物规范处置。”8月4日,广东省脐血库临床应用中心主任周海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截至目前该库库存量已达70万份,已出库应用6066份,救助4298位患者,应用人群中12岁以下儿童占比近50%,成人占40%。体重超过100公斤的患者越来越多。
续存脐血的家庭合影。受访者供图
周海洋介绍,冻存期间,脐带血样本会被储存在-196℃的深低温液氮中,细胞处于休眠状态,细胞中的酶被抑制,环境中的射线也不会对细胞发生任何损伤,直到有人需要它的时候,才会被重新解冻“唤醒”。
解冻后的干细胞活性如何?广东省脐血库宣教部主任邹永兰用数据给出答案:对首批冻存18年(6570天)的脐血抽检显示,细胞平均活性仍超90%,远超70%的临床移植标准。这一数据并非个例,德国杜塞尔多夫实验室的研究证实,冻存29年的脐血活性同样保持在90%以上。临床应用中,2025年1月,广东库一份冻存16年的脐血成功救治了一名白血病患儿;澳大利亚也有冻存20年的脐血完成移植的案例。
随着医学进步,脐带血应用已突破传统血液疾病领域。国家卫健委 2022 年《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明确,其应用拓展至脑瘫、脑损伤、1型糖尿病等非血液系统疾病。全球相关临床研究超1600项,涉及脊髓损伤、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等领域。
周海洋表示,18年前许多家庭储存时带着“储存脐血,以备不时之需”的谨慎,如今超八成首批储户选择续存,这是对医学技术发展的信任和对生命保障的重视。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