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照母山丨杭州“七小龙”现象的启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4 20:27 1

摘要:近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千行百业、改变世界。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崛起,各地加速布局,对于重庆有何启示?两江新区如何抢抓机遇?江小妹梳理并解读杭州AI产业的做法。

近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千行百业、改变世界。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崛起,各地加速布局,对于重庆有何启示?两江新区如何抢抓机遇?江小妹梳理并解读杭州AI产业的做法。

从历史上的造纸、酿酒、陶瓷、丝织等

很多技艺的“第一次”在杭州诞生,

到西湖畔的电商传奇,

再到钱塘江畔的科技浪潮,

当下的杭州已然成为创新的天堂。

深度求索、宇树科技、游戏科学、强脑科技、云深处科技、群核科技、灵伴科技被外界合称为“杭州七小龙”,均为近年来涌现的、在新技术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企业。

▲游戏科学开发的游戏《黑神话:悟空》成为一款现象级游戏。图源:黑神话之悟空官方微博

从包容失败的创新土壤,到久久为功政策支持,再到耐心资本的长期陪伴,杭州打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

创新土壤

创新首先就是“创造性的破坏”,它意味着不确定性和巨大的风险。也意味着需要在成果、方向高度不确定前提下试错。

浙江社会的包容性进化,从旧式功利创业思维转变为支持前沿创新创业社会生态氛围,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了独特的创新土壤。

——政企携手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创新生长有希望。

▲杭州未来科技城。小红书用户@仓前摄影师-施炫森

在杭州,企业研发失败可以申请最高300万元的创新风险补偿金,失败不再是终点,而是“获得政府认证的创新勋章”。

杭州市人社局先后制定实施5轮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对来杭州租赁办公用房的创业大学生给予3年最高10万元经营场所房租补贴;毕业5年内或在杭高校大学生的创业项目,经评审可获得最高50万元的无偿资助。

2019年,余杭率先试点“人才创业险”,创业失败者及其科研团队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保险赔偿。今年,又推出“科技成果转化险”,为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余杭的项目购买保险,保费原则上由区财政全额买单,最高赔付1000万元。

这种“尊重创新周期、宽容战略亏损”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激发创业者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将创新从少部分人的事业,引导向“人人创新”。

——鼓励创新创业,让创新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deepseek。由AI生成

“七小龙”中DeepSeek、云深处科技、群核科技创始人都毕业于浙江大学。浙江大学“硬核学科+创业基因”,为杭州科技创新提供了大量人才。

1999年,浙江大学在全国大学中率先创建了“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构建了面向浙大优秀学生的:未来企业家培育工程。拼多多、光启技术、每日互动、老虎证券的创始人都是这个班毕业。

2000年,当时杭州提出对标美国硅谷打造“天堂硅谷”,将科技与产业创新作为城市发展方向,其中,更是鼓励大专院校师生带着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下海”创业。

浙江大学“创业学分”制度让学生可以创业项目替代毕业论文,教师保留教职参与企业运营,西湖大学允许教授团队在衍生企业中持股70%。

杭州以需求导向、市场驱动,推动科研院所学科集群与产业带精准耦合,支持前沿创新创业社会产学研融合新模式,为创新企业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提供了养分和空间。

政府导航

▲杭州未来科技城。小红书用户@我想有如果0

城市发展从来没有戏剧性和“天降神兵”,它一直是顶层规划和产业继承的结果。“杭州七小龙”的爆发,在于数字经济基因和硬核科技的“超前布局”,做“难而正确的事”,摒弃“速胜”的幻想,让“超前一步”的制度供给,和及时发力的政策加持,默默耕耘静候花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城市产业竞速离不开长坡厚雪的坚守。

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任何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都在于厚积薄发。杭州无地矿资源、无港口资源、无政策资源、无项目资源,这样一座先天不足的“四无城市”,脱颖而出只能靠智慧经济。

早在2003年,浙江就率先提出“八八战略”,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此后,阿里、蚂蚁、网易等创新企业“串珠成链”、产业集群“百花齐放”。二十余年的深耕,让杭州具备数字经济产业基础、人才储备和资金实力,一旦转型或二次创业,很容易实现无缝衔接。

杭州并非“新生报到”,它是阿里巴巴、网易等互联网巨头的总部所在地。这座长期以数字经济、电商平台等见长的城市,在新一轮科技浪潮带来的激烈变革期,正成为一系列新兴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引领者。

2024年,杭州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再创新高,达28.8%,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创造了优良的土壤,让DeepSeek、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等企业应运而生。

——不断跳出“产业舒适圈”,实现产业螺旋上升。

这几年,伴随直播电商发展,杭州被贴上“网红”城市“标签”,盖过了低调但厚积薄发的高新技术产业。实际上的杭州,正不断跳出“舒适区”,勇闯“无人区”,驶上“创新路”。

伴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制造业转型升级亟需通过机器人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与智能化水平,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转型。

同时,机器人技术被视为突破传统产业瓶颈、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关键抓手,通过“机器人+”模式催生智能制造、智慧服务等新业态。

▲2025杭州国际人形机器人与机器人技术展览会。主办方供图

2017年,《浙江省“机器人+”行动计划》印发,浙江抢先布局机器人赛道,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促进机器人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提升生活品质,培育发展新动能。

去年《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在城市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围绕机器人智造,一个以杭州为中心的“三小时供应链圈”正在加速形成,不出省就能组装一个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的再次成功证明,政府的最高智慧在于“创造规则而非分配资源”,不断跳出“舒适圈”,才能打造更多发展的核心引擎,始终引领万象更新。

产业投资

——产业投资要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

资金要投在企业最困难时,而不是总是跟投,要“与时间做朋友”,支撑着硬核科技的“冷板凳期”。

有专家谈到,杭州是养了“七千条锦鲤”,才出了“七小龙”。投年轻人、投前沿科技、投民营小微企业,杭州国资创投给“大胆资本”与“耐心资本”提供了样本。

杭州科创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90%以上投向民营企业,80%投向中小企业。据了解,七小龙多拿到过浙江省或杭州市政府基金的投资,投资额在数百万至数千万元不等。游戏科学主创冯骥曾解释为何落地杭州:杭州能够耐得住性子。

在投资领域合肥模式,通过资本运作和精准布局,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让重大项目落地和产业链完善方面表现出色,尤其适合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的产业。“重仓”京东方、“托举”长鑫存储、“抄底”蔚来汽车都是如此。

而杭州模式则“甘当配角”,国有产业基金在硬科技企业中普遍持股低于10%,且严守“三不原则”,不介入经营、不要求对赌、不设定退出期限。2017年,刚成立不久的宇树科技耗尽融资生死一线之际,杭州国资带着数百万融资赶来相救。

——“做伯乐的伯乐”,每1元政府出资能撬动5元社会资本。

得益于政府最大的空间交给市场,反而催生了民间资本的“接力机制”。杭州资本致力通过做大做强母基金生态的方式,支持、引导民间资本,成为与城市产业共同发展的“耐心资本”。

在提升政府投资基金的专业化市场化水平方面,杭州资本选择充分发挥杭州民间资本活跃的特点,利用母基金模式,与头部专业化投资机构达成合作,更好地发挥社会资本积极性,实现投资的专业化市场化。

早在1993年,浙江就成立了中国最早的风投公司,浙科投。2002年,浙江第一家民营创业投资机构华睿投资成立。彼时杭州的风投,政府资金只占了不到10%。市场资本狂飙突进,让杭州领先于其他城市,有了创投基础。

杭州政府引导基金主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杭州基金集群布局图显示,每1元政府出资能撬动5元社会资本。

天使轮就投资了云深处的银杏谷资本、押注灵伴科技天使轮的元璟资本等,杭州的天使投资中,较活跃市场化机构投资占绝对主导,鲜少能见到国资直投的身影。

杭州给予兄弟城市的启发是:从“小”、从“早”挖掘科技创新企业,让更多的创新“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