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壮锦的经纬依旧交织出古老而鲜活的文化纹理。2025年5月,一场关于非遗传承与女性赋能的探访活动在广西崇左龙州县悄然展开,也为“天才妈妈·壮锦梦想工坊”揭开了新的篇章。克丽缇娜集团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字节跳动公益平台等多方力量,共同助推这项
在中国的西南边陲,壮锦的经纬依旧交织出古老而鲜活的文化纹理。2025年5月,一场关于非遗传承与女性赋能的探访活动在广西崇左龙州县悄然展开,也为“天才妈妈·壮锦梦想工坊”揭开了新的篇章。克丽缇娜集团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字节跳动公益平台等多方力量,共同助推这项具有双重社会价值的项目正式落地。
壮锦,被誉为“活着的文化遗产”,是壮族女性用双手织就的智慧结晶。然而,随着传统手工艺的市场逐步缩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壮锦所面临的困境愈加明显。产品创新不足、传播渠道受限、技艺传承断层,这些现实问题使得许多非遗项目在发展中举步维艰。此次“天才妈妈·广西崇左壮锦梦想工坊”的建立,正是一次跨界合作的尝试——以公益的方式为传统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天才妈妈”作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重点打造的品牌公益项目,始终致力于通过设计引导、品牌建设、市场链接等手段,为女性非遗传承者提供持续的支持路径。克丽缇娜则从企业文化“爱与分享”出发,利用其在女性美业中的广泛影响力,为乡村女性提供切实的就业支持与能力赋能。对于这个以女性为主体的企业而言,关注女性成长与家庭福祉并非附属责任,而是其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
活动当天,克丽缇娜集团CEO赵承佑、公益事业部理事长苏钰珊,与各级基金会、妇联代表共同参与了工坊探访与交流。苏钰珊指出,“妈妈的手不仅能托起家庭,更能编织未来。”她强调,推动乡村女性的成长与自立,是企业长期以来坚持的公益方向之一。在她看来,将非遗与女性发展联系在一起,不只是文化的延续,更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再塑。
走进位于龙州的李素英壮锦工作室,焕新的工坊空间中十四台织机整齐排列,绣娘们一丝不苟地操控着带有百年历史的设备。据介绍,这里的34位绣娘大多是嫁入本地的外地女性,通过手把手教学,逐渐掌握了织锦技艺并实现自立。产品也在不断迭代,从传统服饰延伸至更具实用性和现代感的包袋、饰品、家居品等。传统文化在这里找到了贴近生活的新表达,也逐步打开了市场通道。
活动现场,绣娘们用围巾等亲手编织的礼物,回赠到场嘉宾,寓意文化的传承与心意的交汇。克丽缇娜也为她们准备了定制护肤礼盒,以“美”守护“匠心”。每一份互赠,都是彼此认可与支持的具象表达,更是这场文化与公益融合项目的缩影。
项目的落地,不只是建立了一个工坊,更是在广袤乡村点亮了一盏能持续发光的灯。克丽缇娜多年来持续推进“燃灯公益”计划,内容覆盖环保、教育、女性成长等多个方向。此次加入非遗传承领域,是其社会责任版图的又一次有力拓展。对品牌而言,这既是对内价值观的实践,也是对外社会形象的深度构建。
未来,随着工坊运作的进一步成熟,“天才妈妈”项目将为更多女性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为非遗文化探索更多现代化表达路径。在每一根线、一针一线中,传统与未来被紧紧相连。正如苏钰珊所说:“我们不做高高在上的灯塔,而是做绣娘手心的一盏灯。灯光虽微,但当星星点点汇聚,也终将照亮更多梦想的路。”
来源:三好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