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建市政:用“绣花”之功 助力绘就“城市之美”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4 20:36 1

摘要:2025年上半年,南京市城建市政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紧紧围绕“4363”发展战略和精细化提升要求,聚焦城市基础设施运维与项目建设主业,推动精细化管理与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在设施维护、项目建设、企业改革、拓展经营、安全稳定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成效,经营收入与利

2025年上半年,南京市城建市政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紧紧围绕“4363”发展战略和精细化提升要求,聚焦城市基础设施运维与项目建设主业,推动精细化管理与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在设施维护、项目建设、企业改革、拓展经营、安全稳定及党的建设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成效,经营收入与利润指标均实现“双过半”,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夯实基础。

聚焦日常维护,以“匠心筑城”提升设施品质

车行道路面坑洞维修

环卫保洁联动作业

日常维护坚持精细化、规范化、一体化工作导向,全面做好管养设施的市政、环卫、绿化维护工作。上半年,市政维护设施巡查里程8万余公里,道路维护面积1.8万平方米,维修桥梁1229座次;桥梁常规定期检测完成32座桥103个单体,面积约130.85万平方米,对22处桥梁安全保护区内施工安排专人每周巡查。环卫保洁累计作业长度18.19万公里,切实做到路面见本色。绿化维护面积累计98.4万平方米。

聚焦质量监管,以“精管善治”交上民生答卷

黄山路车行道质量复检

中央路车辙病害维修过程监管

2025年上半年,公司始终秉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两家维护公司的设施维护现场及地铁施工现场开展系统性质量安全督导工作。截至6月底,累计实施现场检查19轮次,覆盖关键施工点位45处,通过“查资料、看现场、问流程”的立体检查模式,精准排查出施工质量不规范问题2项、安全文明施工不规范7起,均已建立问题台账并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闭环。

为巩固维修施工成效,公司创新开展“回头看”专项行动,针对两家维护公司已完工的维修点位定期展开“回头看”。截至6月底,共组织质量复核2次,采用随机抽样与重点复查相结合的方式,对17处维修点位进行实地核验。针对发现的细节问题,督促维护公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精细化修复,并将整改情况纳入月度考核中。

通过系列检查督导工作,有效压实了设施维护主体责任,推动设施维护管理从“合规性达标”向“精细化提升”转变,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聚焦应急保障,以“担当有为”托底脚下安全

中山北路塌陷空洞病害维修

公司始终把应急抢险和城市保供作为自身职责使命,积极做好重大活动、节日、恶劣天气期间、重要通道线路等市政保障任务,提前部署设施维护保障工作,安排专门力量加强设施巡查,消除风险隐患,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始终保持畅通高效的运行状态。

2025年南京马拉松作为展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赛事保障工作备受瞩目。为此,公司提前谋划,周密部署,高效落实道路保障措施。对南马路线涉及的8条道路分类施策,落实常态化重点巡查管养,治理破损、车辙、网裂等病害242处,维修病害1524平方米。将中山路、中央路2条道路纳入2025年中修项目,计划于8月份进场施工;将中山南路纳入环境综合整治,于7月初进场施工。

聚焦主业拓展,以“引流增收”突破规模瓶颈

下半年,城建市政将围绕“路平、桥安、隧稳,让城市更美好”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城市道路设施维护管理各项任务,持续提高设施服务品质,保障城市道路设施的安全、完好和畅通,用干事力度提升民生温度,不向困难退半步,只向胜利添精彩!

公司2025 年度小微堵点改造项目——市管部分道路节点交通微改造工程共有两个节点,分别为大桥南路-新民路南进口、鼓楼广场中央路北进道口。近日,随着施工围挡的顺利撤除,其首个节点大桥南路-新民路南进口改造工程圆满完成,标志着公司全年城市道路小微堵点改造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

精准施策,破解拥堵难题

车行道施工前后对比

大桥南路-新民路南进口作为城市交通重要节点,长期面临直行车辆积压、右转车辆借道非机动车道等突出问题。改造前,该路口仅设1条直行车道和1条直右混行车道,早晚高峰时段通行效率低下,且存在机非混行安全隐患。本次改造突出空间重构+车道优化,最大程度纾解通行梗阻。

科学改造,提升通行效能

空间重构。将非机动车道向东拓宽2.5米,与人行道共板设计,增设隔离护栏及无障碍通道,实现人车分离;

车道优化。原两车道升级为两直行+一右转专用三车道,彻底解决转向冲突;

高效施工。采用错峰作业、分段施工等方式,仅用8天即完成全部改造内容,最大限度降低市民出行影响。

目前,公司正全力推进第二个节点——鼓楼广场中央路北进道口的改造工作。该工程将通过车道功能重组、信号配时优化等综合措施,预计于8月底前竣工。项目全面竣工后,两处关键节点的通行效率将显著提升,主城周边路网的整体通行能力和行车舒适度将得到明显改善。

疏通“小堵点” 畅通“民心路”。接下来,公司将持续践行"城市交通微创手术"理念,以"发现一个、研究一个、解决一个"的工作思路,通过小微改造积累质变,助力构建更安全、更高效的城区路网体系,让市民切实感受到"出行更顺畅、生活更舒心"的城市温度。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力保障民生出行

中山南路改造提升工程开工

在工程建设项目推进方面,全力推进前期手续办理,为建设项目年度过半,开工率过半奠定基础,道路开工建设进展顺利。中山南路改造提升工程在市建委统筹协调和集团工程部大力帮助下,各部门齐心协力,于6月30日取得施工许可证,7月5日进场施工。目前在围挡范围内进行考古、清疏,同步开展管线摸排及保护工作;同日,滨江大桥项目进场,目前完成现场病害全面调查,除涉铁部分,已逐步开展施工现场工作。

四方路(江北大道-新浦路)非机动车道沥青摊铺

紫黛路(四方路-临滁路)灰土摊铺

在保交付工作方面,成果尤为亮眼。年初以来,公司高质量完成睡莲街、雪柳路等三条支路以及横一路等三条便道的建设工程,道路总长超1200米,切实保障了通宇尊悦府、保利萃云台等小区居民的出行需求。4月,四方路(江北大道 - 新浦路)段435米道路顺利建成通车,成功解决了花语熙岸府等周边小区的出行难题。5月,江苑路(新浦路 - 紫黛路)段280米道路建成完工,同时完成康盛路沥青摊铺作业,为宸光府、颐和铂岸江璟等多个小区居民出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江苑路(新浦路-紫黛路)沥青摊铺

重点配套道路工程也在有序推进。2020G11 地块配套道路完成部分机动车道底层沥青摊铺及道路基层施工,预计8月全面竣工;2020G03地块配套道路工程量完成66%,剩余路段待管线迁改工作完成后即进场施工;悦辰府配套道路工程进度完成80%,正全力推进迎江路段管线施工。

工程施工刷新进度,高效推进维修服务

布设安全标识及防护措施

凿除混凝土表面浮浆及破损层

公司积极开拓域外施工市场业务,中标无锡市2024年桥梁专项病害维修服务项目。作为公司首次跨市承接的施工维修项目,严格履行合同各项条款,根据业主方相关管理要求,在监理监督下,规范手续办理。严格按照工序作业顺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开展施工作业。

该项目施工难点众多,作业点位分散,临水、高空、管线等高危作业面遍布,涉及危大工程2项。公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精心编制高空作业、临水防护、管线保护等多项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认证、报审。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公司严格遵循方案中的各项施工技术要点及安全事项,保障危大工程高效、安全实施。目前,项目整体维修进度已超80%,剩余3跨支座顶升,以及6座桥梁裂缝修补、涂装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预计8月完成项目所有施工内容。

下半年,公司将继续秉持 “精心建设、用心管理、贴心服务” 的理念,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进各项工程建设,以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筑牢质量防线,以温暖细致的服务姿态回应各方期待。公司将紧盯节点、在确保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全速推进项目落地,以每一个环节的扎实到位、每一项成果的优质达标,全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

在深化国企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公司秉持“向存量要效益、以创新谋发展” 理念,通过系统化盘活低效资产、创新运营模式,2025 年上半年实现资产出租面积同比增长345%,从1175.46㎡跃升至5237.74㎡,资产盘活收益大幅提升,走出了一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创新之路。

存量焕新,市场化运作释放资产价值

面对城市化进程中沉淀的存量资产,公司以系统性思维开展资源整合,选取锁金村80 号、85 号两处总面积 5237.74㎡的存量房产作为改革试点。严格遵循《集团物业出租管理办法》,创新采用 “整体打包 + 平台公开招租” 的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阳光平台引入充分竞争,最终与专业化运营单位资产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该项目实现了流程规范化、效益长效化、管理阳光化三大成果——建立 “评估 - 方案 - 招租 - 签约” 标准化流程并植入全过程动态监管,资产出租率提升至98%,实现国有资产100% 合规流转,打造 “资源在阳光下增值” 示范案例。

专业赋能,创新托管模式激活存量资产

针对湖北路34-1 号莫泰酒店等非主业资产,公司创新构建 “专业化托管 + 保底” 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发挥集团产业协同优势,与资产公司签订包含年度营收、利润保底的托管协议,形成了非主业资产管理的新范式。

长效机制,构建资产管理新体系

在改革实践中,公司逐步形成“三位一体” 的资产管理体系。建立资产分级分类标准,针对性采取整体招租、托管运营、合作开发等差异化策略的分类管理机制,从市场调研摸底到规范选商到合同履约,实现 “一资产一策” 精准管理的动态优化机制。

通过系统化盘活,公司不仅实现了经营效益的倍增,更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国企资产管理新路径。下一步,城建市政将持续深化资产管理改革,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王卫星

本文来自【新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