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名字源于坦桑尼亚南部基马孔德语“弯腰行走”,形象描绘了患者因关节剧痛被迫佝偻的姿态。这种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不会放过旅行者。
一只“花斑蚊”的叮咬
可能让你的浪漫旅行
变成“弯腰驼背”的痛苦回忆
认识“弯腰病”:
比旅行纪念品更持久的疼痛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名字源于坦桑尼亚南部基马孔德语“弯腰行走”,形象描绘了患者因关节剧痛被迫佝偻的姿态。这种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伊蚊(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不会放过旅行者。
图源:云南疾控
●典型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多数患者1周内会好转,但30%~40%患者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 重症高风险人群:围产期感染的新生儿、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 全球分布:截至2024年12月,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本地传播,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2025年仅上半年就报告了约22万例确诊病例。 2010年以来,我国曾在广东、云南、浙江等省份引起本地传播。2025年7月,广东佛山发生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疫情。
基孔肯雅全球分布
图源:WHO
旅行三部曲:
防蚊就是保命!
出发前:
功课做足,装备焊身上
1. 查询疫情地图:
● 避开“高危区”:东南亚、南亚、非洲和南美洲,国内重点关注广东。
● 工具推荐:WHO官网、国家疾控局官网、海关旅行健康提示、目的地的健康通告和警示信息。
2. 打包防蚊神器:
● 驱蚊剂:认准“避蚊胺”、“埃卡瑞丁”、“柠檬桉油”、“对薄荷烷二醇”
● 物理防御:浅色宽松长袖长裤(深色招蚊子!)、蚊帐
● 黑科技加持:0.5%氯菊酯处理衣物和装备(如靴子、袜子、帐篷)
旅途中:
蚊子刺客,退退退!
1. 住宿防蚊审计:
● 优先选择纱窗+纱门+蚊帐+空调房,入住先检查角落积水(花盆托盘、垃圾桶);
● 睡觉时蚊帐压紧边缘,配合蚊香/电蚊液双层防护。
2. 户外活动兵法:
● 避开伊蚊“上班高峰”:早晨7-9点、傍晚4-6点(伊蚊打卡时间);
● 驱蚊剂补涂法则:每4小时补喷一次,出汗或游泳后立刻刷新;
● 高危地带警戒:草丛、水边、树荫都是蚊子的“埋伏圈”。
归家后:
战斗未结束!
1. 继续防蚊14天:
● 若感染但无症状,蚊子叮你后再叮家人,可能引发本地传播链;
2. 健康监控警报:
● 发热> 39℃+关节痛+皮疹=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医生秒懂病因)。
特别提醒:
这些人群请谨慎出行!
● 孕妇:病毒可穿透胎盘,增加胎儿感染风险;
● 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感染后关节损伤更易恶化;
● 老人与婴幼儿:免疫力弱,并发症风险飙升。
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国内也没有针对性疫苗,临床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但防蚊就能100%防御。这个夏天,让驱 蚊剂成为你的“液体盔甲”,让蚊帐化身“金钟罩”——走遍全球,绝不让蚊子掰弯你的潇洒姿态!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