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打造“毽舞跃和韵 游戏润美心”课间,以“非遗传承+游戏赋能”焕发课间新活力。上午开展全员毽球运动,和美学子随韵律踢出毽影翩跹,形成低段趣味毽球、中段花样毽舞、高段竞技挑战的分层活动体系。下午分年级构筑和美游戏地图,低段玩转顶皇冠、托运龙珠培养专注力,中段挑
营盘路小学
学校打造“毽舞跃和韵 游戏润美心”课间,以 “非遗传承+游戏赋能”焕发课间新活力。上午开展全员毽球运动,和美学子随韵律踢出毽影翩跹,形成低段趣味毽球、中段花样毽舞、高段竞技挑战的 分层活动体系。下午分年级构筑 和美游戏地图,低段玩转顶皇冠、托运龙珠培养专注力,中段挑战运金豆、推小车锤炼协作能力,高段竞速跳绳梯、投球入筐提升体能。让课间成为滋养身心的能量站,让课间十五分钟真正成为绽放活力的成长舞台。
铁路坝小学教联体铁路坝校区
踢毽、跳绳、跳远、体育操、跳格子,各种体育活动让铁小的课间操场热闹非凡,学校上下午各安排一次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通过小课间、大课间、每天一节体育课等时段,统一规划。利用两个小平台、AI跳吧、篮球角等场地拓展学生体育活动,做好活动区域的布局设置,还为学生 量身定制“活动菜单”,活动内容越来越多,活动效果越来越好。让学生“身上有汗,眼里有光,脚下有力”,让校园每个课间都成为学生快乐运动的时光。
葛洲坝实验小学
为了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参与课间游戏,葛洲坝实验小学特别推出定制版课间方案: “重温经典”系列的滚铁环、踢毽子、踩高跷; “民族团结”主题的竹竿舞、板鞋竞速; “科技赋能”领域的AI机器人互动健身游戏,带领学生科学锻炼。喧嚷活力的“出汗课间”让疲劳的眼睛看看蓝天,让紧张的大脑吹吹清风,让孩子们跳得更高、喊得更响、跑得更远!
绿萝路小学
“跃动绿萝”是绿萝路小学结合校园文化特色打造的创新课间课程。课程以“活力、成长、快乐”为核心,划分十个特色活动区域,如传统游戏区、益智游戏区等,融入廊道地贴互动,营造充满趣味与挑战的活动空间。通过学校统筹、年级规划、班级特色的三级方案,既注重集体活动的组织性,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课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成长,让绿萝学子在跃动中绽放光彩!
常刘路小学
学校从运动时间与运动空间维度将课间升级为“双引擎驱动”模式:每节课后的15分钟“思维唤醒舱”,上午、下午各30分钟的“体能充电站”,校园形成 全天候运动空间;依托“资源全开放、器材全覆盖”机制,激活由操场、走廊、功能教室组成的 运动空间网络;创新 “三阶护航系统”,由教师担任“活力导航员”“安全盾构师”“场域协奏者”,编织课间安全与趣味的经纬网,让课间成为学生释放活力、培养兴趣的快乐驿站。
得胜街小学
学校精心规划课间活动,上午设置 运动课间,学生可以在操场上尽情挥洒汗水,或是跳绳、打排球、踢毽子,在运动中强健体魄。下午则是 游戏课间,益智区、棋艺区让学生们静静开动脑筋,校道游戏区热闹非凡,各种奇趣玩法,让孩子们尽情撒欢,释放活力,愉悦身心。
桃花岭小学
学校充分 利用好每一寸运动空间,每一处体育设施:攀爬架、灌篮区是高年级的“比武场”;地面六宫格、迷宫图成了低年级的“趣乐园”。鸡毛毽、皮筋绳等传统游戏的加入让课间更加丰富多彩,桃小校园成为童年的“欢乐谷”。
西坝小学
学校创新推行 “15分钟创意课间”,将碎片时间升级为成长空间:传统游戏激活团队默契,乒乓竞技点燃运动热情,增设自由跳绳、益智棋类等特色项目。活动分时段轮换,兼顾趣味与体能,让每个学生找到兴趣支点。课间校园变身活力乐园,笑声与汗水共筑阳光成长!
镇镜山小学
镇镜山小学秉持“玩有温度,动有力度”的课间活动理念,大课间围绕“运动+品质+安全”目标,开展队列、广播操、身体素质练习和班级分散活动,传统与竞技项目兼具;小课间则以 “自主+趣味+安全”为核心,设置游戏、益智、整理等多元活动。学校通过条件保障“四到位”、人员保障“六落实”和安全保障“四细化”等措施,辅以评价体系,全方位落实课间活动,助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宜昌市第二十五中学教联体明珠校区
学校以“年级分层+班级自主+个性自选”等形式多维施策,全面开展“2+1+N”(即2项体育核心项目,1项体育特色项目,N项体育新兴项目)动感体育课间活动,三砖过河、投壶、旋风跑等体育项目,以独特的项目设置让学生真正“动感十五分钟”。
宜昌市第八中学
宜昌市第八中学深挖自身优势,打造出特色校园活动体系。活动时间规划上,采用 “点” 带 “面” 策略。从课间 15 分钟的轻松活动,到 30 分钟课外活动的尽情运动,再到班级三大球联赛掀起的运动热潮,逐步拓宽活动覆盖面。活动内容秉持 “主” 带 “副”理念,以篮球、足球、排球三大球为主,搭配跳绳、立定跳远等副内容,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提升身体素质。活动对象践行 “通” 带 “懂” 模式,让项目精通的同学担任 “小导师”,带动略懂的同学参与,营造全员参与、共同进步的氛围。
东山中学
学校以“健康第一”为理念,各班安排课间安全员与学校值日领导、安全巡视教师、体育教师、班主任组成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体系。再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学生体育运动爱好,分为若干体育训练兴趣小组,小组长带领组员到相应区域由体育教师进行专业指导的体育运动,使课间体育运动更有序更有效,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宜昌市第五中学教联体四新路校区
学校参考 体育中考考试内容和体育教学需求分年级开展体能拓展、跳绳(个人和集体)、排球垫球等项目,按年级划分活动区域,体育老师到场指导,班主任协助管理,确保课间15分钟学生活动安全有序。
宜昌市第三中学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丰富的场地和资源优势, 打造独具特色的运动空间矩阵。校园250米塑胶运动场、林荫小道、音乐角、涉江书苑、绿荫长廊等分别化身为“活力竞技场”、“阳光加油站”、“身心放松营”。同时,学校推出包含课间手势舞、集体长绳、花式毽球、排球颠球挑战等在内的“活力套餐”,以丰富的运动项目吸引学生课间参与体育锻炼。学校设 运动心愿墙,学生自主策划“课间吉尼斯挑战赛”,通过文化熏陶,营造浓郁运动氛围。
宜昌市第五中学教联体红星路校区
创新推行15分钟课间 分阶段管理方案,通过“事务整理—科学放松—课前准备—状态过渡”四环节,结合肩颈舒缓操、呼吸冥想等科学方法,帮助学生高效恢复精力。针对不同年级和天气情况设置篮球操、八段锦和排球自垫球等户外活动,并由任课教师与体育老师协同管理,确保安全有序。方案注重劳逸结合,减少电子干扰,有效提升学生课间休息质量及后续学习专注度。
做好“15分钟课间”
让每个西陵学子
都能在课间活动中
感受到学校教育的快乐
和体育运动的美好!
来 源丨基教科、各校园
编 辑丨李 煜
审 核丨曾红霞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