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逢佳节,亲朋好友免不了一场又一场的聚餐——火锅、烧烤、夜宵、啤酒、瓜子、饮料,欢声笑语、觥筹交错后往往开心的日子没多久,有些人便出现肚子胀、食欲下降的症状,还时不时出现反酸、嗳气,就诊于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完善检查后被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
每逢佳节,亲朋好友免不了一场又一场的聚餐——火锅、烧烤、夜宵、啤酒、瓜子、饮料,欢声笑语、觥筹交错后往往开心的日子没多久,有些人便出现肚子胀、食欲下降的症状,还时不时出现反酸、嗳气,就诊于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完善检查后被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
那什么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什么危害?我们又该如何防治呢?
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以下简称Hp),常见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喜欢居住在人类温暖潮湿的胃里,主要活动范围是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是目前所知唯一能够在人类胃中正常生存且繁殖的细菌,传染性较强,能特异性地寄生于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
Hp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在全球自然人群中的感染率超过50%,东欧、南美、亚洲等地区的感染率较北美、西欧的感染率高,国内有学者的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大约有一半的人被Hp感染过。Hp一旦在人类身体里安营扎寨,轻则可能会出现诸如上述消化系统不适症状,若不加以重视严重者甚至出现呕血、大便变黑等表现。Hp不仅可引起上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瘤等,还通过对结直肠黏膜细胞增殖的直接刺激诱导细胞异常分化,具有明确的致癌作用,被认为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研究表明,HP感染可将罹患结直肠腺瘤的风险提高1.5~1.9倍,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入I类致癌因子,可通过粪-口、口-口以及介水传播,易在家庭中交叉传染。
当我们怀疑自己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时,明确其感染的方法有哪些呢?
1.侵入性检查
是指在做胃镜检查(在接受胃镜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以上、禁水2小时以上)时,医生通过内镜钳取一些胃黏膜组织进行活检,并对黏膜上定植的Hp进行检测。
2.非侵入的检查
包括血清学检测、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唾液或粪便抗原检测等方法。
其中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是国内外检测的金标准且检测相对方便。碳13因无放射性,对人体无害,各年龄段均可选用。
碳14具有少量放射性,但远低于每人每天所受的背景辐射,对成人影响不大,孕妇、哺乳期女性和儿童不建议使用。
碳13呼气试验检测需要在检测前空腹至少4小时,建议晨起不刷牙、不喝水、不吃东西完成检测。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①吹口气,收集第一袋呼气。
②然后口服含有碳13元素的尿素粉剂,静坐30分钟。
③再吹一口气收集第二袋呼气,将两袋样品交给医生做检测。
我们该怎么防范和治疗Hp感染呢?
目前国内常用四联疗法,疗程10天或14天,建议停药28天后复查。
益生菌联合疗法、天然植物提取物疗法、中医证型辨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减少在外就餐、分餐制、使用公筷、戒烟酒等,一定程度上减少Hp感染。
Hp感染可防、可治,即使发生Hp感染,采用合理的治疗仍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远期消化系统疾患的风险。因此,普及Hp感染相关知识,做到早期诊断并采用规范的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来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 作者:朱玉萍)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