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都市站东小学校秉持“生本立人”的教育理念,精心构建“三立”课程体系,将学校整体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培育纳入统一规划,有条不紊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前行。2022年11月,该校成功获评成华区央馆人工智能试点校,随即在各学科展开初步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成都市站东小学校秉持“生本立人”的教育理念,精心构建“三立”课程体系,将学校整体发展、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培育纳入统一规划,有条不紊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前行。2022年11月,该校成功获评成华区央馆人工智能试点校,随即在各学科展开初步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课例研究,通过实践不断探寻人工智能融入国家基础课程的有效路径与方法,为课堂教学变革注入新活力。功夫不负有心人,2月,站东小学成功入选成都市首批“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成为教育创新的先锋。
构建专业团队
筑牢发展根基
站东小学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教育,组建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人工智能课程领导小组,精心选拔各学科骨干教师,成立实力雄厚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为人工智能教学的深入开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科学统筹规划
明确发展方向
站东小学巧妙地将人工智能课程融入“三立”学堂,进行系统规划,明确课程实施的时间与内容。利用日常信息科技课堂开展普及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人工智能;借助课后服务开设社团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结合“三立学堂”建设开展融合课,促进人工智能与各学科的深度融合;每学期确保12课时以上的教学安排,充分满足常态化教学需求。
积极开展教学实践
探索创新方法
站东小学积极在各个学科开展人工智能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研究,信息科技课《AI趣配音》、英语课《Let's spell》、体育课《篮球运、传组合运用》、科学课《探索月球》、语文习作课《让想象插上翅膀》等一系列课程应运而生。通过这些实践,该校成功找到了人工智能在国家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方法,有力推动了课堂教学变革。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教-学-研-评”一体化要求,站东小学在2023年底引入“苏格拉底”评议课系统。该系统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教学更加真实高效,还能运用AI系统自动生成数据。教师可以依据这些数据直观了解自己的课堂类型,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课后反思与提升提供有力依据。教研组可根据学科特点设定观课标准,观课教师通过手机即可实现同步研讨,课后还能根据自动生成的研讨数据(如碰撞点、聚焦问题和建议点等)进行深入研磨,实现基于AI大数据的实证教研,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此外,站东小学还建立了“苏格拉底”智能资源库,将优秀课例向全校教师推广(公开课例可面向全国观课),供教师学习研究。
优化教学环境
强化硬件支撑
在成华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站东小学于2024年9月建成了AI创新实验室和智慧教育录播室,并对学校的有线与无线网络进行了全面更新,为人工智能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
站东小学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智慧课堂比赛,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课堂效率。同时,大力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人工智能比赛,以赛促培,提升教师的指导能力和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近两年,站东小学共组建14支学生队伍参加省级各类人工智能相关比赛,学生们表现出色,获得一等奖4人次,二等奖14人次,三等奖10人次。在比赛中,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加深了对人工智能的认识,科技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站东小学在‘人工智能+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创新“人工智能+教学”为驱动,以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试点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深化人工智能与教学的融合,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多可能,为推动智慧教育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让这朵教育创新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图/文 成都市站东小学校)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