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阴法唐将军是山东肥城人,生于1922年,1937年从学校毕业之后不久,便参加了我党领导的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并在1938年正式成为一名党员,此时的他,才不过16岁。
1949年12月19日,时任国军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国军14兵团司令的宋希濂,在我军的不断追击下最终被俘。
被俘之后,当宋希濂得知追击他的我军团长,当时只有27岁的时候,惊讶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而成功俘虏宋希濂的这位团长,正是阴法唐将军,当时的他,正担任任二野18军52师155团团长一职。
一、山东肥城走出来的将星
阴法唐将军是山东肥城人,生于1922年,1937年从学校毕业之后不久,便参加了我党领导的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并在1938年正式成为一名党员,此时的他,才不过16岁。
到1938年11月,阴法唐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并在泰安、肥城一带组织抗日活动,在这期间,阴法唐展现出了优秀的工作能力,也因此先后出任了连政治指导员、营总支队书记等职务。
而我们都知道,八路军山东纵队,是我军在抗战时期一支实力非常强劲的队伍,山东纵队领导的徂徕山起义,也是八路军首次在山东打出旗号。
并且,山东纵队创立后,通过不断战斗和发展,不仅让山东成了我军在抗战时期的四大抗日根据地之一,同时也培养的大批的军事人才。
像后来的华野、东野两大野战军中,就有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将领,出自于曾经的八路军山东纵队。
而在这样的大熔炉里,阴法唐也成长的相当之快,到1940年,即第六支队并入八路军115师343旅时,他已经是一名有着丰富政工经验的干部。
政工经验丰富,只是阴法唐的一面,在军事上,他同样表现的十分出彩。
1940年,日军在山东展开了极为残酷的“大扫荡”,而为了遏制敌人嚣张气焰,我军指战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并结合各种条件,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反击战。
而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阴法唐利用地势,仅用一个中队的兵力,就成功阻击日军汽车部队,顺利的完成了阻击任务。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阴法唐任中野一纵58团政治处主任,而在淮海战役中,他再一次发挥了自己的智慧。
1948年11月,国军黄百韬部被我军包围在碾庄,而为了营救黄百韬,国军派出多支部队前来解围,其中,由河南确山一路而来的黄维兵团,便是救援部队之一。
不过,在中野大军的层层阻击和包围之下,黄维不仅没能救出黄百韬,自己还被中野牢牢困在双堆集一带。
但在被困最初,黄维并不担心,一来,自己的部队兵力与中野基本上是一比一,而装备却要比中野强的多,所以,黄维就觉得,中野肯定无法困住自己。
结果让黄维没想到的是,中野虽说装备差但却有惊人的战斗意志,这就让整个包围圈越来越小,直到这时候,黄维才开始急了。
为了突围脱身,黄维也是发了狠,开始疯狂冲击中野的防线,在这种情况下,中野压力极大,战斗也愈加惨烈。
这其中,除了大王庄争夺战之外,由阴法唐所在的中野一纵20旅打响的小马庄战斗,同样也极为惨烈。
惨烈到什么程度呢?由于把守小马庄的敌第10军极为顽固,让20旅强攻多次后依然进展不大,且发伤亡极大,阴法唐所在的59团就差不多伤亡了一半力量。
这并不是20旅的战士们不够勇敢,实在是当时的中野武器装备太差,尤其缺乏攻坚用的重武器,由于20旅伤亡太大,以至于时任中野一纵政委的苏振华将军亲自打电话给吴忠,要求他“给20旅六点种子”。
而阴法唐所在的59团,在又一次发起进攻后,团长不慎负伤无法继续指挥,关键时刻,阴法唐临危受命,而经过一番研究,阴法唐想起了当初洛阳战斗的经验,因此就让战士们找来废弃的汽油桶,用这些油桶做成了土炮,经过试验,威力相当巨大。
最终,20旅成功拿下小马庄,战斗清点,此战20旅共伤亡2000余人,由于伤亡太大,不得不暂时休整。
20旅后来被改编为了18军52师,而18军的另外两个师则是由地方部队改编而来的,只有52师是出自野战军主力部队,因此,52师可以说是当仁不让的18军主力骨干。
而阴法唐俘虏宋希濂之际,便是他在52师155团当团长期间。
二、大渡河畔生擒宋希濂
1949年8月,宋希濂出任国军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此时的他,手里虽说有14万余人的兵力,但在我军摧枯拉朽的攻势下,其主力部队很快被一一歼灭,到了当年11月,其手中也仅剩一万多人。
意识到自己已经无力继续反击,宋希濂干脆召开部队军官开了个会,提出“各奔前程”的计划,随后,宋希濂带着残部向南逃去。
原本他的计划是,先跑到西昌,然后转道腾冲,并从腾冲找机会进入缅甸。
但我军的追击速度极快,根本就没有给宋希濂逃往云南的机会,到12月14日,我军已经追到岷江上游,距离宋希濂仅剩不到十里。
而当时追的最快的我军部队,正是阴法唐率领的155团。
12月14日中午时分,155团抵达岷江上游的清水溪镇,并在这里俘虏了几个国军士兵,通过审讯,得知这几个人正是宋希濂的手下,他们是被派出来购买吃食的。
并且,从这几个俘虏的嘴里,155团得知,宋希濂就在前方不到十里的地方,得知这一消息,阴法唐马上下令迅速追击,务必生擒宋希濂。
就这样,宋希濂是一路拼命的逃,而我军是在背后不断追击,追击过程中,宋希濂不断派出后卫部队袭扰,企图以此来阻滞我军的追击速度,但在阴法唐的指挥下,敌人的这些袭扰力量均被一一消灭。
最终,在大度河边的沙坪,我军终于追上了宋希濂。
经过战斗,宋希濂所带领的残部最终缴械投降,而宋希濂原本想趁乱逃出去,结果阴法唐早就在布置好了搜捕力量,至此,宋希濂再也没有了逃出生天的机会,最终成了俘虏。
被俘最初,宋希濂还计划隐藏身份蒙混过关,结果一名曾奉命潜伏在他部队中的我军干部,在俘虏中看到了宋希濂,在这种情况下,宋希濂自知无法继续隐瞒,只得承认了身份。
在宋希濂坦白身份后,他就被带到了阴法唐面前,看着阴法唐年轻的脸庞,宋希濂十分惊讶,而在得知阴法唐当时只有27岁时,更让他沉默半天,一度喃喃自语,“怪不得会被打败,早知道我就不逃了。”
生擒宋希濂,只是阴法唐将军革命生涯中的经历之一,在此之后,他又随受命进军西藏,参加了解放祖国最后一个省份的光荣任务,而在这期间打响的昌都战役中,阴法唐将军更是展现了什么叫军政皆优。
三、缅怀将军
昌都战役打响时,阴法唐将军已经是18军52师副政委,而按照战役方案,我军将采取正面进攻加侧翼迂回打击的打法,而阴法唐将军,便担负起了北线右路部队的指挥工作,负责指挥52师154团、52师骑兵、炮兵部队以及青海骑兵支队等部,完成战役迂回任务。
1950年10月6日,昌都战役正式打响,而阴法唐将军的右路部队率先出击,并以每天近百公里的强行军迅速南下。
在经过15天的“千里大迂回”紧急行军之后,右路军抵达预定位置,并成功切断了敌西逃通道,为昌都战役最终胜利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北线部队的中路军和左路军也势如破竹,而南线部队同样如此,由于我军速度极快,且一路过来可以说是摧枯拉朽,就让之前还幻准备试图抵抗的藏军彻底放弃了幻想。
最终在10月24日,昌都战役胜利结束,前后历时18天。
到了西藏解放之后,阴法唐将军根据组织上的安排,留在了藏区工作,在此期间,阴法唐将军为藏区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对印反击战期间,他又临危受命,任前线指挥部政委,而在反击战胜利之后,他还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接见。
1971年至1979年,阴法唐将军曾先后在福州军区、济南军区工作,而到了1980年,他又受组织委派,回到了他倾注大量心血的藏区工作,任西藏军区第一政委,一直到1985年,阴法唐将军调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副政委。
尽管不在藏区工作,但阴法唐将军依然心系藏区,关注着藏区的发展。
1988年,阴法唐将军被授予中将军衔,与此同时,他的弟弟阴法舜也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一门两将星,实属难得。
2025年6月20日,103岁高龄的阴法唐将军病逝于北京,从抗日烽火中一路走来,将军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和纪念。
来源:史晓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