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DeepSeek,“烧”疼了中产家长

B站影视 2025-02-24 17:26 2

摘要:可能很多人都没想到,DeepSeek从春节上线,到现在还没一个月,就已经开始和人类“抢饭碗了”!

可能很多人都没想到,DeepSeek从春节上线,到现在还没一个月,就已经开始和人类“抢饭碗了”!

最近,深圳市福田区又70名政务AI“数智员工”正式上岗,引发热议。此前,内蒙古呼和浩特、江苏无锡、江西赣州等地也都陆续宣布完成政务环境DeepSeek系列大模型部署。

从目前来看,这些AI员工主要承担的仍是辅助角色,例如公文写作、政务服务、社区治理等方面,通过人机协同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但仍引发了不少网友的担忧:未来的工作是不是要被AI取代了?

事实上,自DeepSeek上线起,这类消息就开始在网上流传。

之前看到一则消息,说是某大型公司开年大规模裁员,公司法务、客服等部门砍掉一大半员工,只留下小部分会用AI的人。

甚至,曾被视为“铁饭碗”的国企都开始裁员了,让不少网友直呼“离谱”!

在这一片热闹中,最忙的可能就是家长了:既要担心自己的工作会不会被AI取代,还得考虑起孩子的教育。

过去忙着刷题、补课;这几年开始抓素质,各种兴趣班、体育课安排起来;现在DeepSeek一来,好像此前的努力又白费了......

比如ChatGPT上线之际,各种少儿编程课大火,几百上千一节课,也挡不住家长们的热情。

但现在再看,也是有点难评。

今年初,一家全国有超过230多个线下校区的大型编程教育机构“爆雷”,我的一个朋友就给孩子报名了它家的编程课,现在仍在维权中......

有程序员现身说法:用DeepSeek辅助写项目,一个指令,就能帮你写的飞速,代码整洁和优美程度,都远超人工。

根据美国FRED机构的数据显示:美国过去五年中软件开发人员的职位,从2020年开始上涨,到2022年到达顶峰,如今已经开始大跳水,到2025年几乎跌停。

据统计,现在整个美国,失业的IT从业者的人数已经达到了152,000人

家长们本来还想着“制胜未来”,结果现在可能就要被淘汰了......

以前,我们总以为人工智能的出现,会最先替代体力劳动者和重复度高的工作,但这次的DeepSeek直接威胁到了脑力工作者

新闻主播:1月29日,《杭州新闻联播》启用了AI主播。从呈现效果来看,几乎难辨真假,而且语言流畅、衔接及时;

人类教师:美国亚利桑那州特许学校委员会批准成立了一所AI在线学校,没有教学楼、没有传统的人类教师,全部由AI授课,学生每天用2小时学完核心课。

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如果我们仍以过去的思维看待孩子的教育,那可能真的落后了。

在DeepSeek刚刚爆火出圈的时候,我们就曾让它分析过,10年内可能消失或大幅缩减的行业,它给出了以下答案:

1.传统客服行业

2.基础内容创作行业

3.低端数据分析行业

4.传统翻译行业

5.部分教育行业

6.基础法律咨询行业

7.传统医疗诊断行业

8.低端设计行业

9.传统金融分析行业

10.部分制造业岗位

可以看到,在它给出的回答里,基本涵盖了大多数热门行业,而且不分文理。但与此同时,它也特别注明了“传统”、“基础”、“低端”等修饰词。

就比如上文提到的编程,现在的AI几乎已经能够替代只会基础编程、重复性写代码的“初级程序员”;但具备复杂系统设计、业务逻辑分析能力的高级程序员,不仅不会被替代,相信未来还会越来越金贵和抢手。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是随波逐流、被动接受AI教育带来的变革;还是主动出击、积极拥抱技术并成为AI教育的“掌舵者”,可能是每位家长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那么,我们究竟该培养孩子什么能力?又该如何让孩子具备长期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对此,我也问了一下DeepSeek,它给出的回答可以说是一语惊醒梦中了,我挑了几点简单说明:

1.热爱、创造力与好奇心

之前看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的采访,他特别提到了“热爱和好奇心”,这既是他成长过程的关键词,也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启迪。

AI或许能替代基础性的工作,却无法胜任深度的创造性工作。

不管是作家、画家、艺术家,还是高级码农,这些有创造力的人,永远在创造世界,而不是被世界创造。

2.拥抱改变,学习并利用好AI

前不久,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印度人工智能峰会上分享自己的观点:AI取代不了人 ,但不用AI的人将被用AI的人取代。

在这个AI飞速发展的时代,从小培养孩子人机协作能力,教会他们用AI工具辅助学习,就变得尤为重要。

归根结底,我们需要学会驾驭工具,而非被工具所控制。

3.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句话说得好,AI能提供答案,但无法教会孩子思考。

人工智能的发展,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信息处理方式,但同时也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如何去判断真假、决定对错,很大程度上依靠的就是我们的批判性思维

——这也是人和机器认知差距的关键。

4.培养错位竞争的能力

牛津大学曾出过一份报告,列举了200多种不易被取代的低风险职业。通过研究发现,这些行业具有一定的共性:

涉及创意或科研,需要自主创新的,比如科学家、人工智能工程师、作家等;

涉及情感、社交类的,比如心理学家、幼师等;

涉及精细感知的,比如医生、考古等。

这类工作的内容相对比较复杂,人会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机器却无法胜任。

所以,我们将来的教育不是给孩子一味地灌输知识。比起一时的成绩或得失,家长更该重视的,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培养能驾驭技术、保有同理心与创造力的完整人格。

总之,AI的发展给各个产业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尊重规律,也要拥抱变化。

在这个变革加速的时代,孩子的教育规划尤为关键。

来源:远播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