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启明老中医益气聪明汤诊治耳聋、耳鸣经验

B站影视 2025-02-24 20:54 2

摘要:近来过于负重,夜睡常觉耳鸣,状如蝉鸣,唧唧不能入睡,伴有头晕目眩手麻,口咽干燥。诊见面色无华,肤槁少津,舌边红,苔白薄腻,脉浮弦大。

郑启明老中医益气聪明汤诊治耳聋、耳鸣经验

笔者根据祖国医学中气达九窍之说,用升阳益气法治愈耳聋、耳鸣患者各一例,现概述如下:

病案一、李××,男,70岁,教师。

某日作学术报告后,回家稍觉耳有重听,翌晨两耳袭闭,耳内有隆隆之声,但靠近耳门大声呼叫,尚能听到少许。

曾请某医诊治,诊为“暴聋”,方用通窍逐瘀汤。服后聋益甚,遂邀笔者诊治。

诊见面色㿠白,气息微弱,语言声低。切其右寸脉浮大无根,右关脉缓大不足。

症脉合参,此系劳倦伤中,致清阳之气不能升,浊阴之气不得降,蔽塞空窍,遂致耳聋。

治宜升阳益气。

方用李东垣益气聪明汤加减:北芪一两,党参一两,蔓荆子三钱,升麻二钱,葛根三钱,炙甘草三钱,远志二钱,菖蒲二钱。

服药后觉聋闭渐减,服至6剂,耳已通,听觉恢复常态,改服补中益气丸以善其后。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病案二、黄××,男,45岁,搬运工人。

近来过于负重,夜睡常觉耳鸣,状如蝉鸣,唧唧不能入睡,伴有头晕目眩手麻,口咽干燥。诊见面色无华,肤槁少津,舌边红,苔白薄腻,脉浮弦大。

此系长期负重劳动,劳倦伤脾,谷气不充,清窍不利而致耳鸣;生化无源,肝失所养,因而生风,故头晕目眩手麻;气不化津,阴火上乘,故咽干;肌肤少津而舌边红;脉浮大为气虚,弦为肝风内动;夜间耳鸣较著,为气衰于日哺之后,阴浊上壅之故。

综观全案,为足太阴阳明经气不升,厥阴风气上乘之象。

乃拟益气聪明汤加减为治:北芪五钱,党参八钱,蔓荆子三钱,升麻二钱,葛根三钱,黄柏三钱,白芍四钱,珍珠母六钱,天麻三钱。

服上方16剂,一年未见耳鸣,翌年因过劳病又发,继服上方数剂,迄今一年未发。

按:《内经》非常重视清阳之气与九窍的关系。《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这里所说的阳就是清阳,清阳是轻清之气,来源于脾胃水谷之气,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与肺之清气相合,而成卫气,其性慓悍,出于上窍,故古人有“清阳出上窍”之说。李东垣氏非常重视脾胃之气对九窍的气机作用,他说:脾胃出中焦气,升则上出心肺,清阳在上,九窍通利;……如谷气闭塞而下流则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

事实上,九窍是受五脏所支配,脏腑之气来源于后天水谷营养,五脏禀水谷之气,行于九窍,九窍才能通利。

《素问·生气通天论》还提到:“所气者,烦劳则张,精绝。”指出过分劳倦,伤人水谷精微,可致“目盲耳闭”之疾。

《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更加明确地指出耳鸣与胃气虚有关。

《医学入门》也说: “劳聋昏昏聩聩,瘦瘁乏力。因劳力脱气者,补中益气汤加菖蒲。”

这些论述直接或间接地说明了耳聋、耳鸣与劳累伤气、清气不足有密切关系,治疗宜升阳益气。

本文报道的两例,方用李东垣的益气聪明汤加减,方中参芪甘温以补脑胃,甘草甘缓和中,葛根、升麻、蔓京子轻扬升发,能入阳明鼓舞胃气上行头目,远志、菖蒲开窍,黄柏补肾生水以涵木,配合珍珠母甘咸潜降,天麻镇肝熄风。全方有补益中气、升提清阳、通利九窍等作用。九窍通利,则耳聋、耳鸣自愈。

本文摘自《广西中医药杂志》(1978)。作者/郑启明。

金·《东垣试效方》:益气聪明汤

组成:黄芪、甘草各半两(各15克),人参半两(15克),升麻、葛根各三钱(各9克),蔓荆子一钱半(4.5克),芍药一钱(3克),黄柏酒制,锉,炒黄,一钱(3克)。

如烦闷或有热,渐加黄柏,春、夏加之,盛暑夏月倍之,如脾胃虚去之。

用法:上㕮咀,每服三钱(9克),水二盏(400毫升),煎至一盏(200毫升),去滓热服,临卧近五更再煎服之,得睡更。

功效:益气升阳,聪耳明目。

主治:因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而致脾胃不足,清阳不升,白内障,耳鸣,或多年目暗,视物不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眩晕、颈椎病、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耳鸣、痴呆等病症属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者。

方解:本方黄芪、人参、甘草重用以益气补中,升麻、葛根、蔓荆子用量递减以升清举陷,并少佐芍药、黄柏以敛阴、降火。凡属中焦气虚、升清无力所致头面耳目诸疾皆可辨证用之,使中气得升,耳目聪明。《东垣试效方》指出:如烦闷或有热,渐加黄柏,春夏加之,盛暑夏月倍之。若此一味多,则不效,如脾胃虚去之,有热者少用之。

现代研究: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脑动脉硬化症、颈椎病、高血压病、低血压病、链霉素副反应、中耳炎引起的眩晕、耳鸣、病毒性角膜炎等,又有用以治疗梅尼埃病、色盲、视神经萎缩、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偏头痛等病症。

方歌:益气聪明汤蔓荆,升葛参芪黄柏并,再加芍药炙甘草,耳聋目障服之清。

1、眩晕

本方治疗气虚血瘀型眩晕34例(治疗组),对照组33例给予敏使朗(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以临床症状、血脂、血流变等变化判定疗效,7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1%。(《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第7期)

2、颈椎病

本方加减治疗颈椎病60例,对照组34例口服颈复康冲剂,同时配合按摩。以眩晕、颈项强直、肩臂麻木酸痛、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及体征变化评定疗效,30日为1个疗程,服用3个疗程左右。结果:治疗组治愈45例,好转11例,4例无效,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3、耳鸣

本方治疗耳鸣50例,以耳鸣症状变化评定疗效,7日为1个疗程,总疗程为35日。结果:随访治疗5个疗程后,耳鸣症状完全消失32例,耳鸣症状减轻15例,无明显好转3例。(《四川中医》2 012年第1期)

4、脑动脉硬化

本方加减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30例(治疗组),对照组30例运用银杏叶片治疗。以眩晕及其他伴随症状变化评定疗效,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无效2例,有效8例,显效18例,痊愈2例,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头晕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第4期)

5、高血压病(经验)

高洪春将气虚型高血压病临床表现总结为: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且动静状态血压波动大,或呈难治性高血压表现,或对降压药物极为敏感。可用聪明益气汤加减治疗,若兼见头痛,痛有定处,如针刺般,胸闷或胸痛,唇舌紫晴,或见舌有瘀点者,可酌加川芎、赤芍、红花等;兼见头昏沉,头身困重,纳呆腹胀,舌淡胖苔多厚腻者,可酌加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等;兼见心悸怔忡,少寐健忘者,可酌加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等。(《医学信息》2叭4年第9期)

6、老年性痴呆

本方加减治疗老年性痴呆(AD)脾肾两虚型30例(治疗组),对照组30例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以MMSE.ADAS - cog.ADL以及CIBIC - plus量表评定疗效,4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各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辽宁中医杂志》2014年第5期)

《医林改错》通窍活血汤

赤芍一钱川芎一钱桃仁三钱研泥红花三钱老葱三根切碎鲜姜三钱切碎红枣七个去核麝香五厘绢包

用黄酒半斤,将前七味煎一钟,去渣,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方内黄酒,各处分两不同,宁可多二两,不可少,煎至一钟。酒亦无味,虽不能饮酒之人亦可服。方内麝香,市井易于作假,一钱真,可合一两假,人又不能辨,此方麝香最要紧,多费数文,必买好的方妥,若买当门子更佳。大人一连三晚吃三付,隔一日再吃三付。若七、八岁小儿,两晚吃一付,三、两岁小儿,三晚吃一付。麝香可煎三次,再换新的。

【方歌】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清·《医林改错》:通窍活血汤

组成:赤芍、川芎各一钱(各6克),桃仁二钱(6克),红花、生姜各三钱(各9克),麝香五厘(0.15克),老葱3根,大枣7枚。

用法:前七味用黄酒250克,煎至一盅,去渣,入麝香微煎,临卧服。

功效:活血通窍。

主治:上部血瘀久聋,酒糟鼻,目赤疼痛,头发脱落,牙疳,白癜风,紫癜,干血痨,舌淡,苔白,脉弦细或细滑。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偏头痛、发作性眩晕、癫痫、脑卒中、颈椎病等病症。

方解:方中赤芍清热活血;川芎、桃仁、红花养血活血行血,祛瘀生新,麝香芳香走上,开窍醒神,全方共奏养血活血、化瘀通络之功。

本方临床应用广泛,在头痛症方面除上述偏头痛症外,还可以治疗顽固性头痛、外伤性头痛、血管性头痛;还可以治疗脑梗死、中耳炎、突发性耳聋脑震荡、白癜风、斑秃、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挫伤、失眠、脑供血不足、痴呆、脏躁、震颤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等病症。现代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通窍活血汤可以明显改善拟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受损减轻,且通窍活血汤能明显提高拟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皮质中Ach的含量,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

方歌: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与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1、偏头痛:通窍活血汤治疗偏头痛患者治疗组65例,对照组65例采用盐酸氟桂嗪治疗,2周为1个疗程。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7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发作性眩晕:本方加味治疗反复发作性眩晕患者治疗组62例,疗程6周。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痊愈31例,显效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7.1%。

3、癫痫:通窍活血汤治疗脑外伤后癫痫患者72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54例对照,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脑卒中:本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例,与西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维生素E,静脉滴血塞通)治疗30例随机对照,疗程1个月。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颈椎病:通窍活血汤治疗颈椎病患者50例,与推拿按摩、针刺结合牵引器牵引治疗50例对照,疗程10日,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温馨提示:文中涉及所有的思路与方剂都是为中医同仁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私自试药,否则后果自负!

来源:太极本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