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历腊月二十五,春节的气氛悄然而至。记者来到位于京城东南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这片充满科技感的区域探寻无人驾驶技术的新发展,感受新质生产力在服务群众衣食住行购方面所展现出的独特风采。
农历腊月二十五,春节的气氛悄然而至。记者来到位于京城东南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这片充满科技感的区域探寻无人驾驶技术的新发展,感受新质生产力在服务群众衣食住行购方面所展现出的独特风采。
“此处为消防通道,请尽快驶离。”随着这段语音由远及近播放,一辆无人驾驶小车进入记者视野。只见小车缓缓驶向了正要在路边消防通道停车的群众,并播放着语音提示。这是全国首个持证上岗的24小时无人巡防车,车身设置有一键报警、物资选用两个触屏按键,旁侧电子显示屏上还在循环播放反诈防盗宣传短片,车顶闪烁的警灯与街道两旁的新春“装扮”交相呼应,形成高科技与传统佳节年味“同框”的别样画面。
2020年9月,北京经开区在全国率先建设了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目前已覆盖约600平方公里的范围。在这里,自驾小巴车、自动环卫车、无人配送物流车等有序穿梭其间,为城市和居民提供充满科技感的智能便利服务,也让高楼林立的街道涌动着充满温度的生命热力。
“有了无人配送车,我们可以少跑很多路。”在京东快递北京亦庄智配中心营业部站点,正在装货的快递小哥说起面前的这个“伙伴”赞不绝口,黝黑的面庞上洋溢出笑容。“用上无人配送车之后,大大节省了我们路上送货的时间,可以有更多时间上门揽收和派送,更好地在‘最后一公里’为用户提供服务。”他边说着边熟练地在车身显示屏上按下物流区域、时间等选项,无人配送车便满载着居民们的快递驶向目的地小区。“我们这里的每一位快递小哥都经过系统培训,能熟练操作完成货物配送。”京东物流无人车运营负责人邓超说。
新春佳节,年货的购买寄递需求比平日增加了许多,京东物流在春节期间正常营业,货物多、快递员少,无人配送车便派上了大用场。邓超告诉记者:“春节前后快递包裹数量比平时翻了倍,过去快递小哥骑着三轮车得来回三四趟才能送完一个配送点的货物。现在无人车自己就可以在站点和配送点之间做快递接驳,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如今,像这样能够解放快递小哥双手的无人配送车,已在全国多地投放运行。记者随后走访了位于经开区的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据介绍,目前新石器单车全国日均运输快递件数达到800到1000单,且可以24小时全天候服务运转,让快递小哥的派送效率提升了2至3倍,有效解决了居民社区快递三轮车乱停乱放问题,缓解了快递员传统模式下赶抢时间等压力,提升了配送服务质量。
传统快递产业搭上了无人驾驶的“春风”,也吹出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勃勃生机。新石器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到2025年全国无人配送车需求将达到10万辆级规模,成为自动驾驶行业率先规模化落地的“赛道”,将带动上下游万亿级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形成世界领先的无人配送自动驾驶生态链。
新兴产业长成林,百花齐放春满园。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介绍,目前,示范区已有超30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近千台各类自动驾驶车辆进行道路测试,累计测试里程超过3200万公里,占全国总测试里程的1/4以上。“春节期间我们也测试如常,就是为了让无人驾驶技术早日服务千家万户。”短短一言,背后承载着政策护航的深刻意义。据了解,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发布早晚高峰测试等多项创新政策,2024年末发布的《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对示范区建设经验进行了总结固化,为技术产品落地应用提供了政策支撑,也为各地政府法规政策建设提供了研究样板。
快递小哥使用无人配送车熟练装载年货物资。杜佳/摄
除了政策支持,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建设的智慧化升级。汽车站点启用自动化显示屏;路口建设统合交警闯红灯违法设备、公安微卡口设备、自动驾驶设备等“多杆合一”;配电箱和通信箱“合二为一”……这些细微之处的变化背后,是近年来示范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的日新月异,多方合力促成了无人驾驶这一新兴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采访近尾声,记者在路边见到了两位等待打车的群众。“我们出行经常打无人驾驶出租车,还会预约大兴国际机场自动驾驶接送机服务”“一开始会担心安全风险,但打车乘车体验都不错,价格也便宜”……交流中记者发现,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日益成熟,无人驾驶车辆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熟悉和使用。记者打了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车辆平稳行驶在路上,自动识别红绿灯、礼让行人、变道超车,一切行云流水。路上,无人驾驶车辆虽仍是少数,但“他们”满载着人们对智能生活的未来憧憬,一直在路上,从未停歇。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