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颖告诉《联合早报》,这已是两个月内入手的第四条水晶饰品。此前,她在网上听说不同水晶能驱霉运、护健康,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购入几款,希望为生活增添一丝好运。
水晶在玄学的加持下,正逐渐成为年轻人的“许愿池”。 (林煇智摄)
作者:林煇智
22岁深圳带货主播张颖,因直播间销售额下滑,最近感到焦虑和迷茫。为扭转运势,她在1月中旬购入一串黄水晶手链,期盼能带来“正财运”。
张颖告诉《联合早报》,这已是两个月内入手的第四条水晶饰品。此前,她在网上听说不同水晶能驱霉运、护健康,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购入几款,希望为生活增添一丝好运。
她说:“我现在有水晶项链、手链,还有手机吊饰。虽然不知道它们是不是真的有效,但戴上后心里总觉得踏实些。”
近几个月,越来越多像张颖这样的00后被水晶“种草”(网络流行语,指推荐某商品的优秀品质,以激发他人购买欲望)。在玄学的加持下,这些五彩斑斓的晶石被赋予了更多象征意义,例如,粉水晶寓意招桃花,紫水晶主辟邪护身,黄水晶则象征招财等。在这些年轻人眼里,水晶不仅是装饰品,更是情感寄托、追求心灵慰藉的载体。它们犹如一座许愿池,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张颖说,她最初接触水晶,是因为最近不少中国明星频繁出现在直播间带货。
去年11月,艺人伊能静在一场直播中推出售价高达6999元(人民币,下同,约1300新元)的“豪华水晶阵”,一晚卖出超过380套,销售额超过260万元,令直播界惊叹不已。随后,包括徐艺洋、于正等数名明星也纷纷入局,推动水晶热潮持续升温。
根据航海加电商的数据,2024年水晶市场的销售额预计将突破30亿元。其中,手链和手串占据了市场的36%份额,销售额同比上涨了320%。
在这些直播间,明星们的推销话术大多相似,深刻融入了玄学元素。他们通常从自己和顾客的佩戴经验谈起;例如,不少明星通过与“九紫离火年”“五行”“脉轮”等玄学概念结合,通过运势与情绪的引导吸引消费者。
从事水晶批发销售20年的刘巧容受访时指出,水晶一直以来都有一批忠实的“小众”追随者,但近三个月来市场异常火爆,生意增长超过40%。
她说,相较于黄金首饰,水晶的性价比更高。水晶不仅可以自由搭配不同颜色和款式的珠子,还能与金子、珍珠、玉珠等其他材质结合,打造独特的饰品。这种搭配方式满足了年轻人对个性化和独特设计的追求。
不同颜色、款式的水晶珠子可随意组合,既满足年轻人对时尚的追求,也寄托了他们对运势的期待。(林煇智摄)
刘巧容提到,购买水晶的顾客主要是年轻女性,她们在购买之前会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研究,了解不同水晶的属性,按照自己的需求和运势需求选择相应的水晶。
她说:“以前买水晶的人多是为了招桃花、提升人缘,但现在很多人更注重女人当自强,宁可靠自己。如今经济不景气,职场竞争激烈,几乎所有的顾客都是希望招财、防小人。”
面对明星直播间售价动辄上千,甚至上万元的手串,这股潮流也引发了不少质疑。毕竟,与黄金等标准化商品不同,水晶属于非标品,其价格差异巨大,而其背后的玄学信仰更是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撑,难以验证其真正价值。
一名在过去两年加入水晶销售行业的何倩受访时指出,玄学就像是宗教信仰,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她说,许多年轻人感到无助,只要有任何能够改变命运的方式,他们都乐于尝试。
何倩过去两个月的生意增长了50%。她认为,水晶能迅速吸引年轻消费者,主要得益于价格亲民,可以根据预算灵活选择。她解释,水晶的价格跨度非常大,从高端昂贵到平价实惠一应俱全,消费者可以根据克重、成色、净度等因素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
她说:“年轻人的消费能力有限,而较廉价的水晶恰好填补了装饰与功能性之间的空白。”
航海加电商调查数据显示,价格在50至100元之间的水晶产品最为畅销,销量几乎占据了市场的三分之一。
深圳市民陆小姐(20岁)过去两个月买了近10条水晶。她受访时说,水晶的市场确实复杂且深不可测,但只要不太执着于所谓的“品质”,就不会陷得太深。
她说:“我们也只是跟风买着玩,每一串的价格仅有几十元,算不上什么大消费。”
深圳市民陆小姐今年年初与姐妹一起购买了一对“猫眼石”,作为象征友谊的“姐妹配饰”。(林煇智摄)
有年轻人认为水晶能起到安抚心理的作用,但在这个浮躁的市场中,理性消费显得尤为重要。
陆小姐表示,许多人购买水晶是为了招财,但如果过度依赖水晶并盲目信其效果,沉迷于购买各种高价水晶,反而可能适得其反,钱财未进反而先破财。
她开玩笑道:“理智消费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有哪种水晶可以帮助我增加一点理性吗?”
来源: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