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的“国家一级演员”是否规范?近日,“‘国家一级演员’属不规范表述”出现在热搜榜。这源于文化和旅游部对其官网上的留言信息给出答复,澄清了艺术专业职称的规范表述,受到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平台关注。
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的“国家一级演员”是否规范?近日,“‘国家一级演员’属不规范表述”出现在热搜榜。这源于文化和旅游部对其官网上的留言信息给出答复,澄清了艺术专业职称的规范表述,受到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平台关注。
此前,新闻媒体持续发出关于规范表述艺术专业职称的呼声。
在多元传播环境中,如果仅在自身报道中使用正确的表述,传播效果比较有限,有时还会被错误用法所淹没。要澄清谬误,就要态度鲜明、有理有据。2月9日,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刊发的《又见“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之名不可滥用》提到,真正冠以“国家”的荣誉称号,不仅数量少,而且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导向性、示范性,这决定了不可滥用“国家”之名。
在引导受众正确认知方面,要更有力地发挥评论功能。2024年12月30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曾发表《新闻来不得“约定俗成”》。针对“国家一级演员”的广泛误用,这篇评论提出新闻发布者对大众承担着社会责任,理应遵循严格的规范,尤其不能让约定俗成变成将错就错。
笔者也注意到,这一话题引起网友热议。“为什么只有演员的职称加‘国家’”的疑问很具代表性,一方面,有参与就有热度、促思考,有利于扩大声量、形成传播合力;另一方面,媒体要注意甄别少数非理性、情绪化的言论,将事实讲清楚,正确引导舆论,防止矫枉过正,避免造成负面评价。
希望这一案例对新闻媒体在引导规范表述方面带来一些思考。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