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春时节气温频繁波动,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疾病进入高发期。近期,不少孩子出现发烧、咳嗽等类似流感的症状,流感检测结果却呈阴性,且患儿多伴有犬吠样咳嗽。对此,泉州疾控发出提醒,孩子可能感染的是人副流感病毒。目前,针对这一病毒,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上市,预防工作
■融媒体记者 许奕梅
初春时节气温频繁波动,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疾病进入高发期。近期,不少孩子出现发烧、咳嗽等类似流感的症状,流感检测结果却呈阴性,且患儿多伴有犬吠样咳嗽。对此,泉州疾控发出提醒,孩子可能感染的是人副流感病毒。目前,针对这一病毒,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上市,预防工作需从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和注重个人卫生做起。
症状凸显
犬吠咳嗽声嘶哑
婴幼儿易喘憋
疾控专家介绍,人副流感病毒(简称HPIVs)是引起婴幼儿和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它有4个血清型,包括HPIV1、HPIV2、HPIV3和HPIV4,其中HPIV1和HPIV3属于呼吸道病毒属,HPIV2和HPIV4属于腮腺炎病毒属。HPIV1和HPIV2感染交替流行,HPIV1感染主要在秋季和初冬,HPIV2感染常出现在间隔一年的秋季,但其检出率较低;HPIV3感染常在春季和夏季流行;HPIV4感染常无显著的季节性,多为散发。
在4种亚型中,1型、3型感染最常见。据统计,全球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中有75%到80%曾感染过人副流感病毒,其中以3型的疾病负担最严重。
人副流感病毒很“狡猾”,它专挑免疫力低的群体下手,其中2岁以下婴幼儿、老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多留心。它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突然发热、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婴幼儿感染后还可能出现喘憋,严重时或引发肺炎。
病毒特性
别于流感无疫苗
传播途径却相似
据介绍,人副流感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3到6天,最初感染部位为鼻和口咽部,继而传播到下呼吸道,感染2到5天后病毒复制到达高峰。它与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相似。咳嗽、打喷嚏时的飞沫传播是人副流感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此外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也可能感染。
难道流感病毒也分“正”“副”?当然不是。虽然人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一样都会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病毒。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人副流感病毒目前尚无特定疫苗和特效抗病毒药物,多为对症治疗。
卫生习惯要养成
防护细节需落实
为避免感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关键。市民要注意科学佩戴口罩,少去人群密集通风差的场所,注意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尽量不接触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尤其是在疾病高发季节。
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胳膊肘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要勤洗手,尤其前往公共场所回来后,接触鼻涕、口水等分泌物后及用餐前一定要洗手。日常注意均衡饮食,吃熟食、多饮水,保持充足睡眠并适当锻炼。居室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家里环境清洁,减少病毒在密闭空间内的传播风险。
专家提醒,在呼吸道传播高发季,不管是人副流感病毒还是流感病毒,都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家中孩子如出现声嘶、犬吠样咳嗽、喘鸣、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早发现早治疗,减少重症的发生率。
来源: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