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0年,东北铁岭的雪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13岁的赵本山跟着眼睛比雪还亮的盲人二叔,日复一日学着三弦。
一、
1970年,东北铁岭的雪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13岁的赵本山跟着眼睛比雪还亮的盲人二叔,日复一日学着三弦。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未来会跟一对内蒙表姐妹纠缠在一起。那时的他更没想到,自己现在学的这些小玩意儿,日后会成为东北文化的一个符号。
两个表姐妹,一个叫马丽娟,那年五岁。另一个叫于月仙,刚刚来到这白茫茫的人世间。
于月仙小时候很喜欢去表姐家玩,因为马家有很多文艺工作者。有的在沈阳当评剧演员,有的在北京学京剧。这些人的存在,像一颗种子悄悄种在了小女孩的心里。
老于家的男人不希望女儿碰这些,坚决反对她学舞蹈。于月仙虽然小,但也是一个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主。她瞒着父亲,偷偷报了少年舞蹈班。
那年,舞蹈老师的大手一翻,于月仙的腰肢开出了盛夏时分的柳条。
1982年,在父亲日以继夜的努力下,于月仙多了一个弟弟。父亲给弟弟取名于英杰,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期待。
虽然家里重男轻女,可于月仙很喜欢这个弟弟。她把自己积攒多年的钢镚,都拿去给弟弟换了礼物。
那时的她还不知道,自己对弟弟的爱,日后会成为她一生的羁绊。
同样是这一年,东北老赵的人生也终于迎来了春天。25岁的他凭借二叔教的《摔三弦》,终于成了角儿。与此同时,妻子葛淑珍还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取名赵铁蛋。
本应该是双喜临门,不过老赵看着儿子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儿子之所以叫赵铁蛋,是因为他不仅是个聋哑儿,还患有软骨症、肺气肿和心脏病。而这一切的祸端,据说是因为老赵酒后播种。
生活的重担和儿子的残疾,像是两座大山压在赵本山的肩上,让他心里长满了荒草。他打着为儿子挣点看病钱的由头,四处演出很少再回那个农村的家。
演出一场接一场,票子一张又一张。一开始的老赵或许是没法回,后来的老赵是不愿意回。
因为老赵心里的荒草遇见了春风,他遇见了风华正茂的马丽娟。
二、
葛淑珍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马丽娟则是含苞待放的舞蹈演员。
两者如何选?老赵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遇见马丽娟后没多久,两人就谈起了恋爱并且住到了一起。
1987年,17岁的于月仙在赤峰市第一职业中专读幼师专业。学校相中她的舞蹈天赋,把她送去沈阳音乐学院进修舞蹈一年。学习期间,于月仙时不时就在"准姐夫"家里蹭饭。
当时赵本山已经小有名气,经常和马丽娟外出表演,于月仙受到感染,打算跟姐姐一样成为一名演员。
于月仙的演员之路还算顺利,不过生活却给了她一记重击。
1990年,弟弟于英杰被检查出患有怪病,脊柱侧弯174度,严重挤压到内脏,肺活量只有常人的一半。
每当他咳出的血在手帕上晕开时,全家人的心也跟着碎了一地。面对这样的打击,保守的父亲只希望女儿能尽快毕业当个老师,嫁个好人家,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撑起一片天。
但于月仙有自己的想法。
1991年,34岁的老赵登上央视春晚,小小露了一次脸。有了名气之后,他选择跟原配葛淑珍离婚,并把一儿一女都交给前妻抚养。
这样的决定是对是错,万小刀不想评判。一年之后,老赵再次登上央视春晚,凭借小品《我想有个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赵本山的成功,让于月仙有了新的想法。这一年,于月仙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
三、
1992年,中央戏剧学院在内蒙、宁夏、福建定向招生的消息传来时,她的心中燃起了一团火。她瞒着家里所有人,偷偷报了名。
考试当天是一个闷热的下午,于月仙因为一些小事耽误了时间,当她气喘吁吁赶到考场时,考试已经开始了。她在门外站了几分钟,像是在平复呼吸,又像是在积攒勇气。随后她推开门,装作淡定地问:"谁是主考老师?"
老师们一脸懵,根本不知道她是谁。沉默过后,坐在中间的中戏招生办主任姬崇恭问了于月仙几句。
姬崇恭不仅是中戏教师,同时还是一名演员。演戏过程中,她深知民间疾苦,经常给学生方便。在此之前,她就曾三番两次为无法报名的巩俐开过绿灯。
或许于月仙是幸运的,这一次姬崇恭的绿灯开给了她。
在才艺展示环节,于月仙跳了一支筷子舞。在那短短的几分钟里,她把少年宫的偷学、父亲的反对、岁月的流逝,都融进了舞蹈里。那两根筷子仿佛承载了她全部的期待。
姬崇恭看出了她的天分,当场表态:"你回去,好好准备文化课!"
于月仙本来是想破釜沉舟,没想到还真上了这艘船。可梦想的道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她虽然通过了专业课,但之前任教的学校领导却不允许她考中戏,把她"发配"到收发室看大门。
面对学校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的安排,于月仙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坚持。她在看门的同时,在补习班老师的免费帮助下,用八十二天的时间完成了文化课的复习。
不过学校依然压着她的档案不放,想要以此逼她妥协。最终中戏招生办通过内蒙教育局多次协调,姬崇恭更是亲自出面才把于月仙的档案调走。
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老师,竟然能为她做到如此地步。饶是再不同意女儿去中戏的父亲也在姬崇恭上火车时,硬是塞上了一箱当地特产杏仁露。
可就连这箱杏仁露,姬崇恭也没有"私吞"。
后来入学茶话会上,姬崇恭拿出这箱杏仁露招待同学,还特意指明这是班里于月仙从草原上带给大家的礼物。
于月仙泪眼婆娑地看着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姬崇恭,心中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成角儿,以此来报答姬崇恭的恩情。
不过这个誓言,被一个男人拦腰打断。
四、
上了中戏后,于月仙发现班里都是弟弟妹妹,自己22岁的年纪竟然算得上是"高龄"了。班里唯一一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人,名叫张学松。他在上大学之前,当了五年兵。
或许是出于照顾,又或许是他们早就看出了一点端倪。班里选了于月仙做女班长,张学松做男班长。
那时的于月仙年轻漂亮,人送外号"月亮仙子"、"来自大草原的白月光"。加上她与张学松年龄相仿,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发展成"疑是地上霜、地下鞋两双"的关系,全然忘了刚开学时,班主任常莉曾再三警告:"大学时不能搞对象,毕业后不要改行。"
在爱情的滋润下,于月仙愈发光彩照人,张学松则显得心不在焉。
他在一次期末台词汇报时,竟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说:"大家好,我叫于月松。"台下嘘声四起,两人恋情正式曝光。
曝光后,两人感情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反而于月仙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当时很多港台导演都对她青睐有加。当张艺谋来中戏选演员时,她也参与其中,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那时的她眼神里还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不知道生活即将给她安排怎样的剧本。
除了演戏和恋爱,于月仙还特别喜欢交朋友。她的班主任常莉的丈夫曲直在北京总政话剧团任教,而曲直所带班级的班长叫李歌。
李歌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和《家有儿女》中的"小雨"尤浩然一起拍过公益广告《妈妈洗脚》。于月仙和李歌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段友情在日后的生活中,会给她带来意想不到的温暖。
就在于月仙沉浸在校园生活的欢乐时光里时,她的姐夫赵本山却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痛楚,永远失去了和前妻生的儿子赵铁蛋。
这个打击让他化悲愤为动力,在春晚舞台上连续三年获得节目一等奖,"小品王"的称号越来越响亮。
而这也为日后老赵遇见他的小姨子,埋下了伏笔。
来源:万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