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女神”与两个男人的往事(下):一个对得起,一个对不起!

B站影视 2025-02-24 17:00 1

摘要:由于两人都是中戏的定向生,按照协议,他们服从中戏的调配。可中戏的安排,却让两人大跌眼镜。

五、

1996年,于月仙和张学松双双毕业。

由于两人都是中戏的定向生,按照协议,他们服从中戏的调配。可中戏的安排,却让两人大跌眼镜。

于月仙被安排去了包头,张学松被安排去了福建。

异地恋没有好下场,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道理。小情侣面对这样的困境,毅然做出了一个决定。即便赔付大量违约金,两人也要在一起。

没就业就先负债,生存的压力不言而喻,毕竟生活并不会因为爱情而改变。

两人迫不得已住进了北京四处透风的平房,每到周末就去市场跟卖鱼的讨价还价,希望对方能把死鱼打折卖给自己。

生活虽然窘迫,但在爱情的滋润下倒也甜蜜。

1998年,张学松从老家弄到一套房,小情侣离开北京来到天津,住进了张学松的家里。

2000年,命运给了于月仙一个机会。导演方芬找到她,说有个剧组要拍《水浒传》,想推荐她去演潘金莲。

这本是个好机会,但导演张绍林并没有看上她,只让她演了金翠莲。

如果一切的故事都能停留在这里,想必于月仙会万分感谢上天。可接下来的事,就像一把钝刀子一样,狠狠锤在了于月仙的心上。

有一年,丈夫张学松在报纸上发现一则消息:南京鼓楼医院有位从法国留学回来的邱勇医生,能治疗脊柱侧弯。

于月仙立即把弟弟从老家接了过来,送到了邱医生的诊室。可医生的话就像一盆冷水,给于月仙浇了个透心凉。

"如果不手术,两年后不是死就是高位截瘫。"

但手术的风险同样巨大,邱医生坦言,他担心手术失败会毁掉自己的职业生涯。死亡或者截瘫,这种选择题没有标准答案。

听到医生的话后,年迈的父母慌作一团。于月仙经过思想斗争之后,悄悄把弟弟叫到一边,对他说:

"一旦上手术台没回来,所有的指责我担。如果坐轮椅了,这辈子我养你!"

弟弟看着姐姐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

彼时的于月仙,还保持着一份自尊,不愿向大名鼎鼎的姐夫赵本山开口。也许在她的潜意识里,那是最后的倚仗,要留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为了筹集手术费,于月仙接演了《西游记后传》中的"陈五真"一角。这个带着风尘气的角色,原本不是她想要的。但在生存面前,艺术的洁癖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剧组杀青后,她抱着救命的钱奔赴南京。然而治疗费用远超预期,她只好拿出通讯录,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打出去借钱。那些平日里处得不错的朋友,听说借钱都避之不及。只有大学时认识的李歌,把积攒的三万块钱全部给了她。当于月仙含着泪写下欠条时,李歌却把欠条撕得粉碎。

十四个小时的手术,像是一场漫长的煎熬。于月仙站在手术室外,感觉度秒如年。当医生终于露出笑容时,她多年来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于英杰终于能挺直腰杆站起来了,这个结果来之不易。

与此同时,她也认识了两个长相凶恶的朋友。

六、

2000年,30岁的于月仙认识了两个朋友。一个叫李明,一个叫杜旭东。

当时34岁的李明虽然长着一张"鬼哭狼嚎"的脸,不过他对朋友十分仗义,有什么好戏都想着朋友。于月仙曾在《策马啸西风》中饰演过李明的妻子,后来两人成为朋友。于月仙在他这里接到了不少戏。

另一名与李明齐名的杜旭东,虽然没有太多的资源分给于月仙,却给了她一个十分重要的忠告。

长相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戏拍好。

于月仙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于是就有了后来我们熟悉的"大脚婶子"。

2002年,赵本山凭借《刘老根》事业再上一层楼。回到沈阳后,他成立了"刘老根大舞台",打算继续发展。

第二年,他把之前的"辽宁民间艺术团"进行了改造升级,成立了后来大名鼎鼎的"本山传媒"。

就在赵本山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于月仙也把弟弟从医院接了出来,并且正式跟张学松领证,又从天津搬回了北京。

当她知道姐夫的新动向后,通过表姐马丽娟多次递话,希望姐夫能给自己一次机会。

但赵本山对选人用人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每次都是支支吾吾地打着马虎眼。他担心这个科班出身的小姨子演不出他电视剧里那种农民的精气神。

2004年,当《马大帅》拍到第二部时,赵本山终于给了于月仙一个机会——演一个"哑女"。这个角色只有十一场戏,连台词都没有。于月仙却视若珍宝,下足了功夫。

但赵本山看了后并没有表现出多大惊喜,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直到2005年,老赵才终于改变了对小姨子的看法。

七、

2005年,"中戏"92级表演系为庆祝毕业十周年,集体演出爱尔兰话剧《圣井》。于月仙和毛孩在剧中饰演盲人马丁夫妇,赵本山和张学松坐在台下观看。

开场好久,赵本山左看右看不见于月仙,便问张学松:"于月仙人呢?"张学松指着台上说:"台上演盲人的那个就是!"

原来于月仙把盲人演得太过传神,连以演盲人成名的姐夫都认不出来。

演出结束后,赵本山主动登台说:"我要给你们介绍,这是我的小姨子。我以前觉得她演戏可能只是玩玩闹闹,没想到今天这戏演得不错,我从今天开始对她刮目相看。"

赵本山的刮目相看,从来都不是虚话。

没过几天,赵本山就给于月仙打电话,让她出演《乡村爱情》里的谢大脚。

这时的于月仙本想备孕生子,但在难得的机会面前,她和丈夫商议后决定以事业为重。

丈夫张学松点头答应,可这却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主动增重二十多斤,完全抛弃了偶像包袱。她穿上特制的四十码大鞋,鞋子太松就塞满棉花。

赵本山叮嘱她:"要演好农村人,就要先了解农民的生活。"于月仙便跑到农村体验生活,去田间地头和农民聊天,把"谢大脚"的走路姿势在房间里练习无数遍。

鞋子和脚都磨破了,她也咬牙坚持。那双标志性的红手套是她自己设计的,常用的小红包和大鞋子都是从地摊上淘来的。

上天会眷顾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

果然,《乡村爱情》播出后,于月仙饰演的谢大脚成为无数观众眼里的"红月光",她终于尝到了走红的滋味。

可她没想到的是,这《乡村爱情》一拍就停不下来了。

八、

2017年,47岁的于月仙参加《演员的诞生》,饰演《唐山大地震》中"幸存"的母亲。

她对其他参加节目的人说,自己人生中有一个巨大的遗憾,就是不知道当母亲是什么感觉。

于月仙之所以选择不生孩子,一方面是因为忙,另一方面是为了弟弟。

当年弟弟做手术,于月仙和丈夫张学松不仅拿出全部积蓄,还下了一个赌注:为了弟弟的未来,以后都不要孩子。

后来弟弟手术成功,于月仙又帮着张罗弟弟的婚事,让他早日成家。弟弟结婚后,她又帮忙安排,把他送进了本山集团,让他成为了艺术总监刘双平的助理。

弟弟工作稳定下来,于月仙好不容易能喘上一口气,可姐夫赵本山的电话又打了过来,让她出演谢大脚。

于是就这样不知不觉,十几年转瞬即过。

不过好在张学松也是一个大度的人,在一切都已经成为事实之后,他毅然接受了丁克的生活。

夫妻俩联手把自己的小爱投注到大爱之中,拍摄了大量的公益电影。比如2016年《我的无色的世界》、2017年《忠爱无言》等。

2019年,49岁的于月仙跟弟弟合作出了一本书,名字叫做《爱与热爱,让我们勇往直前》。

弟弟在书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我要感谢我的姐姐,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做她的弟弟。"

于月仙看着弟弟喜极而泣。那时弟弟或许心里在想,等自己赚到钱了,一定要好好报答姐姐的养育之恩。

可惜,他没有这个机会了。

2021年8月9日,于月仙在老家内蒙拍戏时发生车祸不幸逝世,享年50岁。

张学松没能跟妻子共白头,于英杰更是失去了最爱他的姐姐。

网上有句话说,生我养我者,舍命相报;生我者未养者,断指可报;未生却养我者,何以为报?

来源:万小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