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亿人民币砸进地下700米,造了个直径35米的"不锈钢巨蛋"——这不是科幻电影道具,而是中国人正在广东江门山脉深处进行的"宇宙捉鬼"行动。中微子,这个每秒穿透你身体300万亿次却抓不住的幽灵粒子,终于要被中国科学家按在探测器中解剖!
20亿人民币砸进地下700米,造了个直径35米的"不锈钢巨蛋"——这不是科幻电影道具,而是中国人正在广东江门山脉深处进行的"宇宙捉鬼"行动。中微子,这个每秒穿透你身体300万亿次却抓不住的幽灵粒子,终于要被中国科学家按在探测器中解剖!
网络图片,与内容无关
当欧美还在用微型探测器小打小闹时,中国直接甩出王炸:2万吨液体闪烁体+4.5万支光电倍增管,灵敏度比前辈们高100倍!这不是炫富,是精准掐住中微子振荡的咽喉。就像赌场里装5000个高清摄像头,这次我们要把中微子变身过程拍成4K纪录片。
网友神评:
@量子纠缠爱好者:美国:我就眨了个眼,中国人怎么把实验室建到地心去了?
@精算师老张:每分钟烧掉3800块!但比起直播打赏给网红,这钱花得值!
网络图片,与内容无关
4.5万支20英寸光电倍增管,相当于给宇宙装了台超级显微镜。这些玻璃灯泡般的精密器件,能在0.0000000001秒内捕捉到中微子引发的微弱闪光。更绝的是自主研发的液体闪烁体——把几百吨油搞成比纯净水还透明,难度堪比在台风眼里立筷子!
网络图片,与内容无关
你以为这只是科学家自嗨?大错特错!
精密制造:探测器密封技术直接碾压核电设备标准新材料:超透明液体闪烁体可能颠覆光学产业量子计算:粒子捕捉技术或成下一代计算机密钥日本东芝、德国贺利氏已经带着支票本在实验室门口排队,这哪里是烧钱,分明是科技印钞机!
网络图片,与内容无关
宇宙身份证:破解中微子质量顺序=拿到粒子物理界的传国玉玺;矿难预警器:地下探测器网络可能提前72小时预测地震;反物质导航:未来星际穿越的GPS可能就藏在这些数据里。广东网友@靓仔阿强:当初说FAST没用的,现在脸疼吗?
网络图片,与内容无关
江门实验室已成全球物理学家的朝圣地——中科院+清华+斯坦福+慕尼黑理工的"复仇者联盟"。有意思的是主要设备国产化率超95%,这意味着从今往后,想玩中微子就得按中国规则来。
美国能源部官员私下吐槽:"他们甚至用探测器数据训练AI模型,这玩法太犯规了!"
老王锐评:
当某些国家还在用科技卡脖子时,中国直接掀了桌子重开一局。江门这个地下宫殿,既是科学圣殿,更是新时代的科技宣战书——在量子世界,这次轮到我们制定游戏规则!
互动炸弹:
#中微子探测值不值# 你认为国家砸重金搞基础科研是:
A. 面子工程,不如多发消费券
B. 战略投资,必须全力押注
C. 关我屁事,我只关心房价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各位娱乐消遣时参考。文中部分图片和内容取材自网络,若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将相关内容删除,以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
中国中微子研究历程时间线梳理
2012年: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立项启动,目标转向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即确定三种中微子的质量大小关系),并探索其他前沿问题(如超新星中微子、地球中微子等)。2015年:江门实验正式开工建设,核心装置为埋藏于广东江门地下700米的巨型球形探测器,设计容量达2万吨液体闪烁体,旨在通过反应堆中微子和大气中微子数据实现高精度测量。2023-2024年:探测器主体建设完成:2024年11月,探测器主体结构完工;同年12月18日启动超纯水灌注,进入调试阶段210。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国在建设中领先美国同类实验(DUNE)约6年。美国因政策限制退出合作后,江门实验仍吸引了法、德、意、俄等多国科研团队参与。中国的中微子研究从大亚湾实验的突破性发现起步,通过江门实验的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逐步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这一历程不仅推动了基础科学的进步,也为中国在粒子物理领域赢得了国际话语权。未来,江门实验的成果或将重塑人类对宇宙基本规律的理解。
来源:精选阅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