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必须下载”背后的AI焦虑:效率革命还是新式形式主义?2025年2月,广西宾阳县委书记梁展凡一句“公职人员必须下载DeepSeek和豆包”,掀起舆论风暴。这位县委书记在政协会议上强硬表态,要求全员掌握两款AI工具,甚至点名“英文版ChatGPT能力强的可多学”
“必须下载”背后的AI焦虑:效率革命还是新式形式主义?
2025年2月,广西宾阳县委书记梁展凡一句“公职人员必须下载DeepSeek和豆包”,掀起舆论风暴。这位县委书记在政协会议上强硬表态,要求全员掌握两款AI工具,甚至点名“英文版ChatGPT能力强的可多学”,被网友戏称“AI版KPI考核”。支持者欢呼“政务效率革命来了”,反对者则怒批“权力压迫感溢出屏幕”——这场争议直指AI时代行政改革的深层矛盾:技术赋能究竟该靠行政命令,还是自然生长?
效率神话VS指尖形式主义:深圳案例打脸质疑派
深圳福田区的“AI数智员工”用数据证明技术价值:通过DeepSeek开发的系统,12345热线工单处理效率飙升30%,政策解读文本生成速度提升5倍,甚至能实时分析火灾隐患数据辅助决策。而豆包的“录音纪要”功能,让三小时会议记录压缩至十分钟完成,公文写作效率提升50%。这些案例让“工具无用论”不攻自破。但反对者翻出历史教训:早年政务新媒体强制关注、打卡评比的“指尖形式主义”,最终沦为僵尸号,警告AI工具可能重蹈覆辙。
代际撕裂:Z世代公务员把AI玩成“外挂”,60后领导还在学开机
事件暴露公务员群体的技术代沟。年轻公务员已用DeepSeek玩转黑科技:某市环保局科员借模型预测污染扩散路径,精准度超传统算法20%;基层窗口人员用豆包自动生成办事指南,群众满意度提升40%。而部分老同志却连软件安装都要“求援00后”。这种割裂印证了梁展凡的焦虑——若公务员群体无法整体跨越数字鸿沟,政务数字化转型恐成空谈。
权力美学遭质疑:县委书记为何不学李佳琦“种草”?
争议焦点在于命令式推广的“权力美学”。澎湃新闻尖锐指出:微信普及何需县委书记强推?真正革命性工具靠的是“从众效应”和“追赶效应”。对比杭州、深圳政府通过展示AI提效案例引发自发学习,宾阳的“必须下载”被批简单粗暴。有网友吐槽:“建议书记开直播示范AI写报告,保证下载量破亿!”
未来之战:AI工具正在淘汰“躺平式公务员”
这场风波预示着一场静默的职场淘汰赛。清华大学已编写《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教材,纳入公务员培训体系;上海交大千亿级模型能秒解高等数学难题,倒逼公务员提升专业门槛。当AI能完成60%的公文撰写、80%的数据分析,那些仅会“复制粘贴”的公务员恐将失业。正如深圳某处长坦言:“现在不是AI抢饭碗,是会用AI的人抢不用AI的人的饭碗。”
结语:下载按钮里的治理现代化密码
梁展凡的强硬命令虽引发不适,却撕开了政务改革的残酷真相——在AI重构世界的当下,公务员若不能从“文件转发电报员”进化为“人机协同决策者”,必将被时代抛弃。这场争议的终极启示或许是:比下载软件更重要的,是下载一种直面技术革命的勇气。当县委书记们学会用DeepSeek写会议讲话时,或许才是治理现代化真正的破晓时刻。
来源:一条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