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正式引入基于可穿戴技术的智能监护系统,成为全国范围内首批将穿戴式设备深度融入加速康复外科(ERAS)标准病房建设的科室之一。
封面新闻记者宁芝
传统的监护受导线限制,只能躺在床上,很难下床活动。如今,有了新型穿戴式监护仪,打破了这样的限制。
近日,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正式引入基于可穿戴技术的智能监护系统,成为全国范围内首批将穿戴式设备深度融入加速康复外科(ERAS)标准病房建设的科室之一。
据肝胆胰外科负责人介绍,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早期康复,穿戴式心电监护的特点就是无导线牵绊。患者手术以后无论是床上翻身活动还是下床活动,均不受监护影响,活动更轻松,从而促进患者“早下床、早康复、早出院”。
此外,医生在术前评估中,能够结合穿戴设备数据,动态评估患者心肺功能状态,制定更方便的个体化预康复方案。“通过实时、连续的数据监测,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减少并发症风险,进一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康复效率。”
据了解,这种新型穿戴式监护仪通过低负荷、无创的传感器,可实时采集患者心电、呼吸、血氧、脉搏、体位等数据,并同步至中央监护系统。系统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能快速识别异常事件(如低血氧、心律失常、跌倒等),提前发出预警,为临床干预争取黄金时间。新穿戴监护系统可以让疾病恢复过程更便捷、安全和人性化。
来源:新浪财经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