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融信DLP升级革新,提升大模型安全防御水平

B站影视 2025-02-10 09:17 3

摘要:近期,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备受瞩目。DeepSeek-R1和DeepSeek-V3模型凭借在数学推理、自然语言处理和代码生成等领域的出色表现,引发行业广泛关注。然而,伴随着大模型服务的广泛部署和应用边界的不断拓展,数据使用和保护方面的挑战日益凸显,模

近期,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备受瞩目。DeepSeek-R1和DeepSeek-V3模型凭借在数学推理、自然语言处理和代码生成等领域的出色表现,引发行业广泛关注。然而,伴随着大模型服务的广泛部署和应用边界的不断拓展,数据使用和保护方面的挑战日益凸显,模型滥用、数据隐私泄露等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2025年1月以来,DeepSeek频繁遭受网络攻击,导致服务中断,用户无法正常使用。在DeepSeek等大模型快速发展的时代,模型处理的数据不仅体量巨大,而且涵盖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乃至国家安全信息等敏感数据。大模型一旦遭到篡改、破坏、泄露或者非法利用,将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以及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极大损害。

攻击者利用大模型生成虚假信息,如假新闻、谣言或误导性内容,并通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导致公众误信,造成经济损失。攻击者还能模仿特定个人或组织的语言风格,伪造电子邮件和聊天记录,实施商业电子邮件妥协(BEC)或社交工程攻击,以窃取敏感信息或资金。此外,更为隐蔽的是提示注入(Prompt Injection),攻击者通过精心设计的输入提示,操控大模型的行为,绕过内容过滤器发布非法内容,甚至获取模型内部参数。

数据隐私泄露

在大模型的训练、输出和应用过程中,数据隐私泄露是一项关键风险。首先,在训练阶段,大模型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包含用户的个人敏感信息,如姓名、地址、医疗记录或财务详情。如果数据处理不当,原始数据中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暴露。此外,数据集可能被不当地共享,也增加了被内部人员滥用的风险。

其次,在模型输出阶段,生成的内容(如文本、图像等)可能会无意中包含训练数据中的敏感信息。攻击者可以通过逆向工程或成员推理攻击,从模型输出中推断出训练数据中的个人信息,进一步加剧了隐私泄露风险。

天融信DLP升级革新

提升大模型安全防御水平

面对大模型带来的复杂安全挑战,天融信网络数据防泄漏系统全面升级革新,凭借其先进技术和专业能力,为企业和组织打造系统化、全方位的安全防护解决方案。方案基于对大模型主要安全风险的针对性分析,提供精确有效的识别、监测和防护措施,确保企业在积极拥抱AI技术的同时,能够有效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

模型注入防护措施

内容生成监控:通过内置高度灵活的协议解析引擎,并结合多关键字、正则表达式、标识符、指纹库、机器学习算法等多种高效识别技术,实时监控并过滤由大模型生成的内容,防止违规信息、风险内容的传播。

提示注入防御:构建提示注入指令训练数据集,通过网络资源搜集、英文语料翻译、人工整理编写等方法,并结合种子问题强化和人工校验强化步骤,增强系统的检测能力;提供高效的提示注入检测模型,精准识别由AutoDAN、GCG、PAIR、GPTFuzzer等工具生成的优化提示注入指令,以及对抗攻击、模拟对话、对抗后缀、DAN、随机噪声攻击等模板,确保及时阻止非法内容发布或内部参数泄露。

接口传输内容监控:实时检查DeepSeek等大模型API接口请求和响应中的内容,阻止任何企图进行提示注入或其他形式的恶意输入。

接口攻击检测:运用机器学习算法检测异常流量模式,及时预警并防御针对大模型的DDoS攻击或暴力破解尝试。

接口弱点监控:持续评估API接口的安全状态,提前发现并修复可能被利用的安全漏洞。

数据隐私泄露防护措施

深度内容识别:应用关键字检测、正则表达式检测、数据标识符检测、数据指纹库、机器聚类、权重词典、OCR图像文字检测等多种内容识别技术,对于传输内容进行敏感信息检测,一旦发现违规情况及时阻断并告警,防止敏感信息泄露。

成员推理攻击防护:通过内置的个人信息等敏感信息库,持续监控模型输出,针对违规情况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降低隐私泄露风险。

接口资产梳理:自动识别并自动分类所有与大模型交互的API接口,确保每个接口都受到监控和保护。

可视化监控:提供数据流动可视化界面,对大模型的输入输出进行细致监测,识别并阻止潜在的数据泄露行为。

用户行为模式分析:分析用户行为模式,识别异常操作,提前预警潜在的恶意活动,确保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障数据安全。

面对日益复杂的安全挑战,天融信网络防泄漏系统通过Prompt注入检测、敏感词过滤、隐私信息过滤、基于语义的内容检测等功能,实现大模型输入输出内容的敏感数据识别、拦截,帮助客户筑牢安全壁垒。同时,针对大模型的多样化应用方式,提供纯透明代理、正反向代理、路由、探针、多级多点、集中管理等丰富的部署方式,满足大模型的各种应用场景。

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明确鼓励网络数据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条例》的出台对于加强网络数据安全防护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不仅为新技术的应用设定了清晰的规则边界,同时也针对网络数据处理活动及其安全监督管理,提出了明确的法律责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作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建设的中坚力量,天融信始终站在技术前沿,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和服务优化,不仅帮助企业应对当前的安全挑战,更着眼于未来的智能化转型,为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数字世界贡献力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源自金融界资讯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