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癌症”一直以来都是绝症的代名词,也是人类医疗领域长期致力于突破的难关。2月9日,全球最大制药公司辉瑞(Pfizer)的CEO艾伯乐(Albert Bourla)出席了《彭博华尔街周刊(Wall Street Week)》的访谈,并分享了辉瑞公司关于抗击癌症的
“癌症”一直以来都是绝症的代名词,也是人类医疗领域长期致力于突破的难关。2月9日,全球最大制药公司辉瑞(Pfizer)的CEO艾伯乐(Albert Bourla)出席了《彭博华尔街周刊(Wall Street Week)》的访谈,并分享了辉瑞公司关于抗击癌症的最新进展。
据艾伯乐透露,辉瑞已将癌症治疗列为战略核心,并计划通过创新技术和巨额投资来“改写抗癌规则”。自2023年起,辉瑞斥资430亿美元收购了专注于单克隆抗体癌症治疗的公司Seagen以来,其肿瘤学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营收的25%,并重点布局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技术的开发。
ADC技术可以通过抗体靶向识别癌细胞并释放化疗“弹头”,减少对健康细胞的损伤。艾伯乐称其可以“像GPS制导导弹一样精准打击癌细胞”,并在未来有望让“原本是绝症的癌症成为一种慢性病”。
此外,访谈中还提到了现代AI技术对抗癌新药研发的助力。辉瑞正在借助AlphaFold这类AI技术为靶点发现开辟新路径,显著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AlphaFold是Google DeepMind开发的一款蛋白质结构预测程序,在去年更是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尽管被认为前景广阔,但辉瑞在ADC药物研发方面也并非一帆风顺。就在本次访谈发布的前几日,辉瑞在2月4日的财报电话会上宣布了29亿美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其中,有10亿美元的“沉没成本”直接指向其B7-H4 ADC药物Felmetatug vedotin的研发终止。
B7-H4靶点因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一度被认为是很具潜力的肿瘤免疫靶点。而以此为靶点的ADC药物Felmetatug vedotin也正是当初辉瑞收购Seagen获得的产品线之一,在2024年2月的研发日活动中,还曾将其列为潜在的“重磅炸弹”药物。虽在早期有着不错的临床数据,可惜如今却被辉瑞认为其最新的数据不足以改变现有的标准疗法而被放弃[1]。
“对患者有益的事物与对股东有益的事物从根本上是相互矛盾的,”在访谈的最后,艾伯乐这样说道,“实际上,除非你能为患者找到非常有意义的解决方案,否则在这个行业里你会血本无归。”
由此看来,辉瑞一直寻求的是具备革命性意义、一锤定音的抗癌新药,而非仅仅提高疗效。那么,艾伯乐所期望“癌症成为慢性病”的美好愿景究竟距离我们有多远?这场革命的红利又能否普惠到每一个人呢?
来源:科学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