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王今年65岁,退休后生活挺悠闲,喜欢钓鱼、下棋,身体一直不错,没什么大毛病。
老王今年65岁,退休后生活挺悠闲,喜欢钓鱼、下棋,身体一直不错,没什么大毛病。
可最近,他的耳朵总是痒得厉害,尤其是晚上,怎么掏也掏不出什么东西来,倒是越掏越痒。
老伴看不过去了,说:“老王,你别总用那个耳勺瞎捅了,赶紧去医院瞧瞧吧!”
一开始老王还不以为然:“小毛病,犯不着麻烦医生。”
直到有一天,他的耳朵开始又红又肿,还隐隐作痛,连钓鱼的兴趣都没了,这才匆匆跑去医院。
结果检查后,医生的话让老王大吃一惊:“你耳朵痒可不是小问题,背后藏着不少健康隐患!”
一
耳朵为什么会痒?
耳朵痒在生活中很常见,但经常痒且找不到明显原因,可能不仅仅是因为干燥、灰尘等小问题。
中医认为,耳朵是人体五脏六腑的“窗口”,与肝、肾、肺等密切相关。下面就来聊聊耳朵痒可能暗示的5个健康问题。
二
可能问题一:外耳道湿疹
外耳道湿疹是耳朵痒的常见原因之一,多由过敏反应或外界刺激引起。湿疹不仅让耳朵奇痒无比,还可能伴随红肿、脱皮,甚至分泌物增加。
中医解读
湿疹的背后常有“湿热内蕴”或“脾虚生湿”的问题。
比如吃了太多辛辣油腻的食物,或长时间熬夜、情绪波动大,都会导致湿热上火,进而引发湿疹。
建议
避免用耳勺频繁掏耳朵,以免进一步刺激皮肤;饮食清淡,多吃冬瓜、苦瓜等清热食物。
如果湿疹严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炎药物或湿疹膏。
三
可能问题二:耳念珠菌感染
耳念珠菌感染是耳朵痒的另一种常见原因。这种感染多见于免疫力较弱的老年人,或长期潮湿环境下的人群。
耳朵里可能会有白色或黄色的分泌物,还伴随难以忍受的瘙痒。
中医解读
真菌感染与“湿邪”相关,湿热之邪久滞体内,容易滋生病菌,侵袭外耳道。
建议
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不干净的毛巾擦耳朵。可以用稀释的醋或酒精清洁耳道,但需遵医嘱。
四
可能问题三:耳部过敏反应
一些人因佩戴耳环、耳机或接触某些洗发水等化学品而引起耳部过敏。这种情况下,耳朵瘙痒通常伴随皮肤发红、起小疹子等症状。
中医解读
这类过敏与“肺主皮毛”的理论有关。肺气不足,皮肤敏感度升高,遇到外界刺激容易产生过敏反应。
建议
如果发现耳朵痒与佩戴某些物品有关,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可以用温水清洗耳朵,并涂抹止痒药膏。
五
可能问题四: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疾病,常表现为耳朵奇痒,尤其在夜晚或情绪紧张时加重。
长期掻抓还可能导致耳朵皮肤变厚、色素沉着。
中医解读
中医认为,神经性皮炎与“心火旺盛”或“肝郁气滞”相关,情绪不畅会导致火气上扰,影响皮肤健康。
建议
调整作息,缓解压力,可饮用菊花茶、玫瑰花茶疏肝解郁。如果瘙痒严重,建议结合心理咨询或服用抗焦虑药物。
六
可能问题五:系统性疾病的信号
耳朵经常痒且伴随其他身体不适,可能是糖尿病、肝肾功能异常的信号。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皮肤容易干燥、瘙痒;肝肾功能异常则可能导致耳朵皮肤代谢紊乱,出现持续性瘙痒。
中医解读
肾开窍于耳,肝肾不足或气血失调都会导致耳朵问题。中医讲究“治病求本”,调理肝肾功能是关键。
建议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肝肾功能异常者需及时就医。日常可通过中药调理,如服用六味地黄丸补肾,逍遥丸疏肝。
七
如何科学护理耳朵?
避免频繁掏耳朵:耳屎具有保护耳道的作用,频繁清理可能会破坏耳道的自洁功能。
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或洗澡后注意擦干耳朵,避免细菌滋生。
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A、D的食物,如胡萝卜、深海鱼,有助于保护皮肤健康。
定期体检:如果耳朵痒伴随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来源:青岛广播
来源:蓬莱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