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是2023年的深秋,外婆住进了县医院。她躺在病床上,面色蜡黄,却硬是不让我告诉在国外的爸妈。每次我提起要给爸妈打电话,她就使劲摇头:“他们在国外挣钱不容易,别让他们操心。”
人们常说,每个老人临终前都会留下一个秘密。有人说这是对生命的不舍,有人说这是对亲人的牵挂。可谁又能想到,有些秘密背后,藏着一辈子的心酸。
我叫李明,今年38岁,在县城银行当经理。说起来,我这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就是心里总惦记着住在医院的外婆。
那是2023年的深秋,外婆住进了县医院。她躺在病床上,面色蜡黄,却硬是不让我告诉在国外的爸妈。每次我提起要给爸妈打电话,她就使劲摇头:“他们在国外挣钱不容易,别让他们操心。”
外婆这辈子就这样,从不麻烦别人。自从爸妈15年前出国打工,就是她一个人把我拉扯大。那时候她才55岁,正是能享福的年纪,却天不亮就起来做早点。
记得她最拿手的是肉包子,皮薄馅大,一咬一嘴香。街坊邻居都说:“老太太包的包子,连城里的大酒店都比不了。”可我总觉得,包子再香也抵不过她满手的老茧。
医院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外婆的病情越来越重。那天晚上,她突然拉住我的手,从枕头底下摸出一把铜钥匙。
“这是咱家老宅红木柜子的钥匙,等我走了,你再打开。”她的声音很轻,“记住,一定要等你爸妈回来一起开。要是他们问起钥匙的事,就说是你在我床头柜找到的。”
我攥着那把冰凉的钥匙,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外婆这辈子最会藏心事,连生病都不让说,这钥匙背后又藏着什么秘密?
第二天一早,我去整理外婆的房间,在她的针线箱底下发现了一摞汇款单。黄白的纸张已经泛黄,可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我随手抽出一张,上面写着:汇款人张秀英,汇款金额2000元,收款人李建国。
这一摞汇款单整整齐齐,都是外婆寄给爸爸的。15年来,她每个月都雷打不动地汇2000元,连一个月都没断过。我的手开始发抖,这些年她靠卖早点,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正当我翻着这些汇款单发愣的时候,门外传来脚步声。是住在隔壁的王婶,她见我蹲在地上,叹了口气:“你外婆这些年不容易啊,为了供你爸妈在国外创业,跟高利贷借了不少钱。”
“借高利贷?”我一下子站起来,“她从来没说过啊!”
王婶摇摇头:“你外婆这人,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让别人知道。那些年,她每天天不亮就去摆摊,晚上还接些缝补的活计。好在这两年总算把债还清了。”
我站在外婆的房间里,看着她睡过的床铺,用过的针线,突然觉得每样东西都在诉说她的辛酸。这些年,她一个人默默承受着,从来不说半个字。
三天后,外婆走了。她走得很安详,像是睡着了一样。爸妈从国外赶回来,看到外婆的遗体,两个人都哭得喘不过气来。
按照外婆的遗愿,我拿出那把铜钥匙,和爸妈一起打开了老宅的红木柜子。柜子里放着一封信和一份房产证。
爸爸打开信,刚看了两行就跪在地上:“妈,都是我不孝啊!”原来,15年前爸妈创业失败,把老房子抵押给了银行。外婆知道后,一个人默默还清了房贷,却从来不让我们知道。
信中说:“建国啊,出国这些年,你和你媳妇一定很辛苦。我知道你们心里有愧,可做父母的,哪有不原谅子女的?这房子是你爷爷留下的,我总不能看着它被银行收走。这些年我身体还硬朗,做点小生意,日子也过得去。你们在国外好好干,别惦记家里……”
房产证上的字迹已经模糊,可还能看出是2008年办的。那时候我刚上大学,每次问外婆要生活费,她总说:“够用就行,别跟同学比着花。”
后来整理老房子的时候,我们在墙里发现了一个暗格。里面放着一本存折,是外婆偷偷存的钱,足足有十几万。存折页上写着:“留着给明明救急用。”
在外婆的日记本里,我看到她写道:“今天是建国的生日,我煮了他最爱吃的红烧肉。菜都凉了,他也没回来。电话里说国外忙,没时间。我知道他是怕我问他生意的事,其实我都明白,可我就是想听听他的声音……”
最让我震惊的是一摞欠条。这些年,外婆替爸妈还了320万的债务。她靠着做早点,借高利贷,一点一点地还。有时候一个月的利息就要几千块,可她从来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
时隔多年,父亲终于说出了当年的真相。他们在国外打工,每个月寄回来的钱,其实都是借的。外婆一直都知道,却从来不说破,反而一个月一个月地还钱。
那些年,外婆为什么不告诉我真相?她一个人承受着这么多,却从来不让我们知道。如今想来,每个家庭都有说不出的苦楚,可外婆用她的方式,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大爱。
来源:缤纷青山EfQy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