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仁基,2001 年出生于陕西西安,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都,赋予了他对世界探索的渴望。本科时,他远渡重洋,在美国加州艺术学院攻读导演专业,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多元的文化,也让他的视野更加开阔。2023 年,他又踏上了前往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攻读金融学硕士的旅程。
江仁基,2001 年出生于陕西西安,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都,赋予了他对世界探索的渴望。本科时,他远渡重洋,在美国加州艺术学院攻读导演专业,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多元的文化,也让他的视野更加开阔。2023 年,他又踏上了前往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攻读金融学硕士的旅程。
留学多年,江仁基每次往返于家乡与求学之地,乘坐飞机成了最常规的选择。但在 2023 年的一次回国途中,飞机上的他俯瞰着脚下的亚欧大陆,广袤的大地、星罗棋布的城市,这一切都让他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他好奇,在这看似短暂的伦敦与西安的航线之下,那些未曾踏足的土地究竟有着怎样的风土人情 ?人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他突然想到,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己为何不沿着这条古老的贸易通道,开车前往英国呢?
“人生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 这是江仁基一直以来的座右铭。他觉得,有梦想就要及时去实现,而不是让它仅仅停留在脑海中。他深知,开车穿越欧亚大陆,这将是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冒险,但正是这种未知,让他心驰神往。他开始在心中默默规划着这场旅程,查阅大量资料,了解沿途各国的风土人情、交通规则、签证政策等,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悄然成型。
为了让这场自驾之旅能够顺利成行,江仁基从 2024 年 6 月便开始着手准备各种手续,这其中签证办理是最为复杂的一环。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公民免签,这让江仁基松了一口气,可俄罗斯签证、申根签证及英国签证的办理过程却充满了挑战。
申根签证的申请让江仁基颇费周折。一般来说,申请申根签需要提供往返机票、酒店预订单等资料,可江仁基是自驾出行,行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根本无法提供常规的资料。为了能顺利拿到签证,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撰写了长达三页的解释信,详细说明自己自驾旅行的特殊性,希望签证官能够理解。同时,为了证明自己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这次旅行,他还提交了银行流水等资产证明。整个过程繁琐又煎熬,等待签证的日子里,江仁基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生怕签证申请被拒,让自己的梦想之旅就此夭折。
除了签证,车辆相关的手续也不容小觑。他首先要办理驾驶证公证,为此,他按照要求前往当地的公证机构,填写申请表,提交国内驾照原件、复印件以及个人身份证明等材料,支付相应的公证费用后,经过 3 到 7 个工作日的审核,才拿到了公证书。为了满足国际通行要求,他还需要一份英文翻译件,于是又联系了正规的翻译机构,提供有效期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等材料,经过 1 - 3 个工作日的等待,才拿到了具有法律效力的翻译件。
车辆保险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他咨询了多家保险公司,对比不同的保险方案,最终选择了一份能够覆盖他自驾行程的保险。此外,部分国家还要求提前申报车辆临时入境许可,他需要了解各个国家的具体规定,准备相关的材料,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进行申请,等待审批通过。每一个手续的办理都需要细致入微,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后续的麻烦。
在车辆的选择上,江仁基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驾驶一辆油电混动轿车。他考虑到,这趟旅程长达 1.3 万公里,需要穿越不同的地形和气候区域,油电混动车型在续航能力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在高速公路上,发动机可以高效工作,提供稳定的动力输出;而在城市拥堵路段或低速行驶时,电机可以发挥作用,不仅降低油耗,还能减少尾气排放,更加环保。而且,随着充电桩在沿途的逐渐普及,即使在偏远地区,也能找到合适的充电地点,这让他在旅途中无需过分担心能源问题。
为了应对旅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江仁基准备了一系列应急装备。四条防滑链是为了应对雪地路况,在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部分地区,冬季经常会有大雪,道路积雪结冰,防滑链可以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确保行车安全。应急背包里装着急救药品、手电筒、多功能刀具等物品,以备不时之需。睡袋则是在找不到合适的住宿地点,或者被困在野外时,能够为他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休息空间。蜡烛不仅可以照明,在寒冷的夜晚还能提供一定的热量。实时位置共享设备更是至关重要,他可以通过手机软件与家人保持位置同步,让家人随时了解他的行踪,一旦遇到突发失联风险,家人也能及时知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些装备虽然看似琐碎,但在关键时刻,却可能成为他的救命稻草。
2025 年 1 月 18 日,江仁基终于踏上了这场梦寐以求的自驾之旅。他驾驶着那辆悬挂着 “陕 A” 牌照的油电混动轿车,从西安出发,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路向西。这是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征途,每一段路程都充满了惊险与温暖。
进入哈萨克斯坦后,江仁基才真正感受到了这场旅途的艰难。这里地广人稀,基础设施建设远不如国内完善,80% 的路段都没有手机信号,这让他在导航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为了避免迷路,他每次出发前都小心翼翼地把导航调整到位,尽量保证手机不退出界面,因为一旦退出,就无法再次导航。
1 月 22 日,江仁基从阿拉木图前往塔拉兹,全程近 500 公里,中间是大片的无人区。下午 4 时,他开车出城时就遭遇了堵车,整整堵了两个小时,这让他的行程变得更加紧张。到了夜间,又一场暴雪突如其来,车外温度骤降至零下 20 摄氏度,狂风裹挟着暴雪,能见度不足 5 米,眼前的世界仿佛被一层厚厚的白色幕布所笼罩,他只能凭借着微弱的车灯,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前行。
凌晨 3 时,极度疲惫的江仁基好不容易有了手机信号,他查了查最近的酒店,却发现还有 200 公里远。他套上睡袋,想在车上休息一会儿,可仅仅 20 分钟,就被冻醒了,寒冷的空气仿佛要将他的身体穿透。无奈之下,他只好继续连夜赶路,精神高度集中,眼睛紧紧盯着前方,一刻也不敢松懈。直到次日上午 7 时,他才终于赶到了酒店,此时的他,已经疲惫不堪,但心中却充满了对下一段旅程的期待。
在塔拉兹至克孜勒奥达尔的公路上,加油站的分布极为稀疏,大约 200 公里才有一个。由于江仁基此前并不知情,在上一个加油站没有加油,这让他在这段路上遭遇了油量危机。他根据地图信息,先后找到了两个加油站,可令人绝望的是,这两个加油站都没有油。看着油表续航里程不断减少,他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当油表续航里程还剩 50 公里时,他距离最近的加油站还有 60 公里,车外的温度低至零下 20 多摄氏度,如果在这冰天雪地中车子抛锚,后果将不堪设想。他的手心全是汗,紧紧握着方向盘,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应对之策。为了省油,他将车速降到了最低,车子几乎是在缓慢地蠕动。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每一秒都显得无比煎熬,他的心跳随着油表的下降而愈发急促。好在,在油表续航归零的那一刻,他终于开到了加油站。当看到加油站的那一刻,他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那种劫后余生的喜悦让他几乎落泪。
在穿越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边境时,江仁基遭遇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意外。由于边境公路交错,他在行驶过程中,突然收到了中国运营商和外交部发来的短信,提醒他已经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境内。这让毫无准备的他瞬间惊慌失措,因为他在前期调查途经国家材料时,根本没有准备和吉尔吉斯斯坦相关的内容,也没有办理相关的入境手续。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各种可怕的后果,担心自己会因此陷入麻烦。
他赶紧通过地图查看,才发现自己所走的那段公路同时经过了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公路在两国边境线穿插。在向前行进几十公里之后,他又很快重新进入了哈萨克斯坦境内。这场虚惊让他心有余悸,也让他更加谨慎地对待接下来的旅程。
1 月 27 日,江仁基开车抵达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城市让他兴奋不已,他将车停在了红场克里姆林宫前的一条砖石路上,想在这里拍照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刻。然而,他刚下车,就发现持枪卫兵远远地朝他跑来,脸上带着警惕的神情。江仁基顿时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错误,心里一阵紧张。他赶紧通过手机翻译软件向卫兵解释,自己是中国人,只是想在红场旁拍张照片,没有其他恶意。卫兵听后,示意他这里不能停车,让他马上离开。江仁基尝试询问卫兵能否帮他拍张照,卫兵通过对讲机向上级请示后,竟然同意了他的请求,还帮他拍了一张照片。这一小小的举动,让江仁基感受到了俄罗斯人的热情与友好,也让他原本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下来。
在这场漫长的旅途中,江仁基也收获了许多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这些温暖的瞬间,成为了他旅途中最珍贵的回忆。
在哈萨克斯坦出关时,海关工作人员得知他是中国人,专门为他开通了绿色通道,让他能够快速顺利地通关。工作人员脸上的微笑和热情的服务,让江仁基心中充满了感激,也让他感受到了中哈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在俄罗斯的一个加油站,工作人员得知江仁基来自中国后,热情地送给他一块巧克力。通过翻译软件,江仁基知道对方是在表达对他的欢迎。在异国他乡,收到这样一份小小的礼物,江仁基的内心被温暖填满,这块巧克力也成为了他旅途中的一份甜蜜慰藉。
在德国,一位父亲看到他陕 A 的车牌后,眼中满是惊讶与好奇。他拉着江仁基问东问西,当得知江仁基是从中国一路开车过来时,不禁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直呼了不起。这位父亲还拉着女儿,一起摸着陕 A 的车牌拍了张照片,眼神中充满了向往。由于俄乌冲突的影响,欧洲油价昂贵,这位父亲表示自己无力开车去旅游,甚至拜托江仁基代他去实现看看世界的梦想。这一番真诚的话语,让江仁基深刻感受到了自己这次旅行的意义,也让他更加珍惜这一路上的经历。
2 月 2 日,江仁基终于抵达了伦敦,这座他梦寐以求的城市。当他驾驶着那辆悬挂着 “陕 A” 牌照的轿车,缓缓驶入伦敦市区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自豪。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回想起这一路的艰辛与不易,那些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前行的日子,那些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瞬间,此刻都化作了他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站在伦敦的街头,江仁基看着周围陌生而又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心中满是感慨。这次自驾之旅,让他对世界有了全新的认知。他看到了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他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世界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只要有勇气和决心,就能够跨越千山万水,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这次旅行,也让江仁基对自己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他曾经以为,独自驾车穿越欧亚大陆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但当他真正完成了这个壮举,他才发现,自己的潜力是无限的。他学会了在困境中保持冷静,在挑战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变得更加坚强、自信,也更加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江仁基表示,这次自驾之旅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他未来还有更多的计划。他希望能够继续自驾旅行,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地方。他尤其向往非洲,那片充满神秘与野性的大陆。他计划毕业后,从欧洲出发,一路向南,穿越撒哈拉沙漠,去领略非洲大草原的壮丽风光,去感受非洲部落的独特文化。他相信,未来的旅程将会更加精彩,他也将继续用自己的车轮,丈量世界的每一寸土地。
江仁基的这趟自驾之旅,在国内外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热议的浪潮。他的故事被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社交媒体上更是话题不断,网友们对他的勇气赞叹不已。有人在评论区留言:“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公路大片,太酷了!” 还有人感慨道:“24 岁的年纪,就能有如此说走就走的勇气,真的让人佩服,他的人生注定不平凡。” 许多年轻人表示,江仁基的经历点燃了他们心中对自驾旅行的向往,让他们明白,只要有梦想,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江仁基驾驶着悬挂 “陕 A” 牌照的汽车,行驶在欧洲的街头,就像一个流动的中国文化符号,吸引着世界各地人们的目光。他所到之处,人们对他的车和他来自的国家充满了好奇。他与不同国家的人交流,分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美食、历史故事,也倾听着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和看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年轻人的活力与勇气,也让中国文化在交流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他的旅行,是一次民间外交的生动实践,增进了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提升了中国的国家形象。
江仁基的经历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他在这次自驾旅行中,所展现出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勇气,这些都不是仅仅通过书本知识就能获得的。这让我们意识到,在教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要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让他们学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让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来源:极客克里斯蒂8v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