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普+实践!滨城学子寒假这样“充电”

B站影视 2025-02-09 23:06 3

摘要:进非遗工坊、赏传统文化、探科普研学,2025年寒假,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假期实践活动,活动以“文化+科普+实践”为核心,吸引众多学生及家庭参与,成为春节文旅市场的一抹亮色,实现了科学教育、文化传承与文旅消费的双赢。

津滨海讯(记者 岳立杰 戴枭翔 摄影报道)进非遗工坊、赏传统文化、探科普研学,2025年寒假,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精心策划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假期实践活动,活动以“文化+科普+实践”为核心,吸引众多学生及家庭参与,成为春节文旅市场的一抹亮色,实现了科学教育、文化传承与文旅消费的双赢。

研学探年俗 学生爱上非遗文化

“太喜欢民俗节了,我亲手体验了非遗技艺,感觉自己很厉害!”马晓璇同学手捧着自己捏的小泥人兴奋不已,她告诉记者,今年寒假,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来到小王庄镇第二届民俗文化节上,置身热闹的农村大集、品尝地道的传统美食、欣赏精彩的非遗项目展演,并亲身体验非遗技艺的乐趣。

在民俗节上,小王庄镇的中小学生表演队伍给观众带来了意外惊喜。您瞧!娃娃秧歌表演队身着颜色鲜艳的服装,手持扇子、彩绸等道具,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奏起舞。小演员们摇头晃脑,有模有样,动作、节奏完全拿捏。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期待。此外,非遗泥塑互动环节更是吸引了众多孩子积极参与。各项民俗表演以其独特的乡土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赏民俗、寻年味儿。

学生剪纸受欢迎 传统文化受追捧

春节期间,“以美育人 以文润城”——天津市滨海新区学生“我家的窗花”剪纸迎春作品展在滨海新区美术馆拉开帷幕,为新区市民的假期文化生活增添了一份童真萌趣。本次作品展由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主办,滨海新区美术馆、滨海新区文化馆承办。

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塘沽工农村小学创作的《新年多吉庆》、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的《总把新桃换旧符》等50余所学校创作200余幅精美的剪纸作品迎来了广大市民数万人次游览参观。

本次组织开展“我家的窗花”学生剪纸迎春作品展活动,学生们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元素,通过创作动物生肖、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民俗生活等剪纸作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寄托了广大学生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天津市民间艺术家学会剪纸协会会长李强高度评价了本次剪纸作品展。他说:“本次作品展作品精致、水平高超、题材广泛,体现出了滨海新区中小学在剪纸传承和发展上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本次展览既为中小学生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寒假提供了平台,也助力滨海新区春节期间的文化和旅游发展,向区外乃至全国游客展示了滨海新区高水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

据悉,区教体局近年来共分批创建了50余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除本次展览,还有塘沽盐场中学和塘沽二中的“大沽龙灯”、汉沽三中、高庄学校的“飞镲”、塘沽河头小学的“威风落子”、塘沽三中心小学的京东大鼓、塘沽新港四小的情景剧等节目在航母公园、妈祖文化园、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及区级和街镇庙会中精彩亮相,渲染春节文化氛围,助力滨海文旅发展。

除此以外,区教体局持续推动“学校+场馆(基地)共建”常态联动机制,联合新区各科技、文化场馆推出多条研学路径,学生们通过沉浸式体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科普”探索之旅。

感受前沿课程 沉浸科学乐趣

寒假期间,滨海科技馆迎来了泰达一小的50名小小红领巾,开展了“津彩假日”红领巾冬令营第一小学冬令营活动。活动中,学生们围绕400件展品开展了深入的探索和体验,滨海科技馆的金牌老师就基础科学、宇宙天文、生命健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引导学生在体验展项,了解前沿科技的同时,联想身边的问题,启发思考。

在寒假期间,滨海科技馆以馆校合作为契机,深入调查各学校青少年需求,组织开展了以科学探究和主题沉浸为核心的“科学达人”冬令营活动,招募学生营员120人参加,反响热烈。

活动中,滨海科技馆还充分发挥校外科学副校长、校外科技辅导员作用,带领学生放眼看世界,在本次活动中前往滨海图书馆读一本好书、走进热带雨林展和小动物亲密接触,更深入滨海新区少年警校、滨海新区防震减灾中心等专业空间,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的魅力,学习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节期间,区教体局联合区文保旅游服务中心(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精心设计沉浸式、互动式参观体验活动项目。通过参观展览、博物馆“寻宝”、教具互动体验等环节,打造红色文化之旅,让学生在游览博物馆的过程中,体验特色文化,品味厚重历史,沉浸式体验博物馆里不一样的中国年。

“我非常喜欢这样有趣的研学活动,通过探秘和桌游深入了解了炮台的战斗故事,身临其境地体会爱国将士的感受,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感。”第一次参加研学活动的小朋友马梓萱兴奋地告诉记者。

“口袋博物馆”VR眼镜、3D全息魔盒、“研学智趣营”涂色卡、“美丽滨城”主题拼图……大沽口炮台还精心准备了“红色研学”体验展台,让观众享受“一站式”文创盛宴。通过VR体验、AR欣赏文物等形式赋能青少年素质拓展、爱国情感培养。大家在宣教老师的带领下,透过数字化、多元化的体验,感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

“博物馆有多少织布机?”“天津的纺织历史有多少年了?”“天津的纺织品都有哪些?”......寒假期间,逸阳空港小学的师生们走进天津纺织博物馆,带着对纺织博物馆的好奇与向往开启了这段研学之旅。

走进博物馆,孩子们被一些老物件吸引了,认真听着讲解员讲述,观摩每一件陈列的藏品和文物。在馆内,孩子们亲自动手体验织布机如何使用,在欣赏精美纺织品的同时连声赞叹。学生孙雨墨说:“长大后,我要发明一种智能的织布机,任意调节快慢。”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本次纺织博物馆之旅,既让孩子们增长了知识,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孩子们在实践中,零距离地品味了纺织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寒假期间,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育华学校的高二同学们怀揣着对海洋世界的无限好奇,走进了国家海洋博物馆,开启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海洋文化探索之旅。

在老师和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戴上了收音的耳机,整装待发,开始了“长安三万里”展览的穿越之旅。穿梭在琳琅满目的展品中,同学们在一件件展品中感受大唐诗意。参观完展厅,同学们集中在中厅,参加“保护湿地 共创未来”2025年世界湿地日主题活动,了解世界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成果等,学生在丰富的视频资料和专家讲解中获得湿地生态的知识,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这次海博馆之行,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大家走出了书本知识的局限,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感受到海洋的魅力与力量。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带着这份对海洋的热爱与探索精神,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以上部分图片由新区教体局提供)

来源:津滨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