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5年的冬天特别冷,医院的暖气管道被冻得嘎吱作响。那天晚上,一个襁褓中的女婴被遗弃在医院的走廊里。当时值夜班的护士王兰珍,也就是我的养母,发现了这个不停啼哭的小生命。
“养育的恩情比天大,养育的责任重于泰山。”每每听到这句话,总有一些感触在心头萦绕。在我们江北县这个小地方,总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在上演。
我叫秦文静,今年28岁,是江北县人民医院的住院医师。说起我的身世,要从那个寒冷的冬天说起。
1995年的冬天特别冷,医院的暖气管道被冻得嘎吱作响。那天晚上,一个襁褓中的女婴被遗弃在医院的走廊里。当时值夜班的护士王兰珍,也就是我的养母,发现了这个不停啼哭的小生命。
王兰珍是个普通的护士,收入不高,一个人住在医院旁边的单位宿舍里。那时候她刚满三十岁,还没结婚。她把我抱在怀里的时候,我正发着高烧,浑身滚烫。她连夜给我物理降温,一勺一勺地喂我喝水。
直到天亮,医院里都没有人来认领这个女婴。按照程序,我应该被送去福利院。但是王兰珍看着我那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鬼使神差地在病历本上写下:“患儿由家属接走。”
就这样,王兰珍成了我的养母。为了养我,她从医院辞了职,在纺织厂找了份计件工的活。那时候的纺织厂又脏又累,车间里的噪音震得人耳朵发麻。养母每天要站十二个小时,晚上回来腿都是肿的。
我从小就知道要争气,因为我看到养母的双手布满了纺织线留下的伤痕。寒来暑往,养母的手越来越粗糙,可是她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句。她总说:“文静啊,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5年,我考上了省城医科大学。那天养母高兴得直掉眼泪,她把自己唯一的一只金手镯摘下来,去典当行换了五千块钱。这是她当年结婚的时候,她母亲给她的嫁妆。
我在医科大学读书的时候,养母把每个月的工资几乎全都寄给我。她在信里总是说:“厂里效益好,工资涨了。”后来我才知道,她是在附近的小饭馆打零工,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
2020年,我从医科大学毕业,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医生。我选择回到江北县人民医院工作,就是想离养母近一点。每天下班,我都会去纺织厂接她回家。看着她被岁月和劳累刻画的面容,我心里总是酸酸的。
今年春天,一切都变了。那天我值夜班,急诊室来了一位五十多岁的女病人,自称叫张丽华。她一见到我就激动地喊:“文静,我是你亲生母亲!”
我当时愣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张丽华拿出一叠发黄的照片和一张出生证明。照片上的女婴,和我小时候的照片一模一样。
她说当年她生下我之后,因为婆家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作祟,加上她自己得了产后抑郁,一时想不开,就把我放在了医院。这些年她一直在寻找我的下落,终于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听说了我的消息。
我不知道该相信谁。养母知道这件事后,整个人都憔悴了。她只说了一句:“文静,你长大了,有自己的选择权。”说完就回了房间,整夜都没有出来。
张丽华开始频繁地来医院找我。她现在是个企业家,开了好几家服装公司。她带着名牌包包,送我各种奢侈品,说要补偿这些年的亏欠。
同事们议论纷纷。有人说我忘恩负义,有人说血浓于水。我夹在中间,心里乱成一团麻。养母的身体也每况愈下,总是说:“没事,就是有点累。”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上个月。那天养母突发心梗,被送进了医院。我整理她的房间时,在床底发现了一个布包,里面是一摞发黄的日记本。
翻开日记,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原来,二十五年前的那个寒夜,抛弃我的不只是张丽华一个人。她和她丈夫商量好的,因为我是个女孩,他们想再生一个男孩,所以把我遗弃在医院。
养母当时就是那个值班护士。她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晚上捡到一个女婴,浑身发烧,哭得嗓子都哑了。看着她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我就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遭遇。我不能让这个小生命重复我的悲剧。”
原来养母年轻时也是个弃婴,她深知那种被抛弃的痛苦。她不忍心看我进福利院,就冒着丢工作的风险收养了我。为了不让我自卑,她编造了一个我父母车祸去世的善意谎言。
这些年,她一个人承受着所有,默默地付出,从未向我提起过半句。日记本上布满了泪痕,字迹歪歪扭扭,却写满了对我的牵挂和期望。
我拿着日记本,冲到张丽华的公司。她终于说出了真相:她现在四处寻找我,是因为她后来生的儿子不孝顺,常年在外赌博,欠了一屁股债。她想找个依靠,才想起要来认我这个女儿。
那一刻,我的心彻底凉了。我跪在养母的病床前,紧紧握住她布满老茧的手。养母虚弱地说:“文静,你是我的骄傲。”
养母出院后,我办了一个简单的认亲仪式。我正式改姓”王”,从此以后,我就是王文静,以我的养母为荣。
人们说我太绝情,可养育之恩重于泰山,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情,岂是一句”对不起”就能抹去的?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永远都不是血缘关系,而是日日夜夜的陪伴与付出。
现在,我和养母住在一起。每天下班,我都会给她煲一锅汤。看着她喝完汤后满足的笑容,我就觉得这辈子值了。
来源:猛猛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