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自毁,长距离超过150分钟伤身体!看了15篇研究报告

B站影视 2025-02-09 12:27 3

摘要:王二狗说,你们跑这么久就是神经病!专业教练都说了,长距离训练就是90-150分钟,超过150分钟就是消耗生命。

关注,加入鸡哥运动群,一起无伤跑

这是我的第473篇原创

“马拉松是一场孤独的战斗,但终点线上的成就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奖赏。”

----比尔.罗杰斯

这两天,群里为了时长的问题,吵起来了。

不是3秒够不够长,而是150分钟是多是少?

王二狗说,你们跑这么久就是神经病!专业教练都说了,长距离训练就是90-150分钟,超过150分钟就是消耗生命。

张姐姐有点不乐意了,反驳道,教练的150分钟也得因人而异啊,我练150分钟和大正练150分钟,能一样吗?

大正150分钟都能跑完超马了,我这150分钟半马还没蛄蛹完呢!都是跑全马的,我这个破六选手,不多跑跑,赛场后半段扫个小黄车吗!

一时间,群里迅速分出两个阵营,各不相让!

那超过150分钟的长距离是自虐还是科学?咱今天一起聊一聊,如果你对马拉松比赛跃跃欲试,朋友给了个名额想一个完整体验,亦或是想要马拉松比赛只要PB不要跑崩,一定不要错过今天的内容。

01 反对长距离的是“砖家”吗?

这次专家们的观点,确实有他们的依据,但需要纠正一个数字,不是150分钟,而是120分钟。

他们的论点主要有三个:疲劳度高、消耗肌肉、边际效益递减!

经常跑长距离的朋友一定会有这种体会,每次跑过2小时,身体的疲劳度开始快速增高,腰也酸了、背也疼了、抬腿也没多大劲儿了。

你也有过这种体会吧?对,缺糖了!

根据《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发表的研究表明,人体糖原储备在中等强度运动中约90-120分钟后开始显著下降,脂肪供能的占比进一步提升。但脂肪的氧化率很低,不好用!

通俗讲,就是你有氧慢跑了2个小时以后,米饭、油条、大包子消耗完了,接下来就剩下带壳花生和核桃了,核桃能不能管饱呢?可以,但你得剥壳,而且还是饿着肚子跑着步剥!

那,只有脂肪可以依靠吗?不不不,你还有肌肉。

俗话说的好,苍蝇也是肉,大脑不嫌肌肉小!

Tremblay研究团队在2005年做过相关研究,他们的报告中指出:长时间运动(>2小时)会显著升高皮质醇水平,肌肉会发生糖异生来给身体供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分解肌肉。

“短跑壮如牛,长跑瘦如猴”,正因如此。

至于边际收益递减的事,就属于以讹传讹了。

《Sports Medicine》2009年发表了一篇综述,其结论是超过2小时的低强度训练对VO2max(最大摄氧量)的提升效果显著低于高强度间歇训练。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经常慢跑,对于你下围棋的水平提高有限!

不是我扯淡啊,是他们先扯的!

跑步的人都知道,VO2max的提升是需要靠间歇跑的。

02 长距离训练要不要有?

跑马拉松尤其是全马爱好者,不跑长距离,那就相当于裸考!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长距离才是马拉松的金刚钻。

有些跑友沉醉于间歇跑,爽!

但马拉松不是只爽就行,你得跑完,42.195每一步都得让芯片记住才算数。

国际马拉松医学指导协会建议:备战全马的跑者,需要在赛前1-2个月内完成至少3次3小时以上的长距离训练。

为啥?你需要模拟比赛对肌肉、关节和能量系统的需求。

换句话说,你需要让大脑意识到,你要开始整活儿了,肌肉、关节、米面粮油你得做好准备。

总有人会私信问,我只跑过10公里,全马能不能行?宝子你听我的,人生中最远的距离不是生离死别,而是终点线上,跑友在车外挂奖牌、你在车内看风景。哦,不,此刻也许你才是风景。

刚才说了2小时以上,脂肪供能比例开始大幅提升--“跑着步剥核桃”!用鲁迅的话说,你本不会剥核桃,你跑的多了,大脑就给你一个核桃夹子。

Talanian团队研究成果显示,低强度长时间训练,可以上调脂肪氧化相关基因,提升脂肪利用率。甚至有些超长距离跑者中,脂肪供能比例可以提升到80%以上。

比如之前视频里介绍过的超马温大爷,每周一个超马的他,42公里跑完更像是完成了热身。

长距离的优势可不仅于身体,还有你容易忽略的大脑和眼睛。

第一次参加50公里越野前,一个野圈大佬就告诉我,比赛之前别上强度,出门在二环路上走12小时,让大脑适应一下长时间运动。

为什么报名马拉松,大家总关心赛道边美食和赛道氛围?

如果只是贪吃,报名费加车马费吃点啥不香啊!

就是因为长时间运动,大脑和视觉都会出现疲惫,我偶尔就会有这样一种感受。说好的跑33公里围二环一圈,结果跑到25,身体不累,就是大脑里一直有个声音在阻拦你,它累了!

抵御大脑的疲惫,不是营养也不用协商,跑服就好!

所以,2小时以上长距离跑完以后,身体服了、脂肪服了、大脑服了,剩下的就是赛道服你了!

03 长距离我该怎么整?

这是王二狗最爱问的问题,鸡哥别逼逼,就说我咋整。

记住,两补一休一调整!

补碳水,补蛋白!

国际奥委会关于补碳水的事情,专门有一份共识建议,运动超过1小时需每小时补充30-60g碳水,以维持血糖和延缓疲劳。

大概多少量呢?以康比特能量胶为例,每小时2根胶约补充45g碳水,再来上一口运动饮料,你就是赛场上的持久王。

有人觉得能量胶是添加剂,能不能有点干净的补充,那你就吃馒头,路边山东戗面大馒头,每小时吃一个也足够!(不是八戒的,请注意补水!)

补碳水说明白了,补蛋白干什么用呢?

没错,修复肌肉!长距离练完后,30分钟内摄入20-40g蛋白质,可最大化肌肉蛋白合成。4个鸡蛋就能留住本就可怜的肌肉,鸡哥建议你冲鸡蛋汤,长距离30分钟内如果选择煮鸡蛋,鸡蛋很难逃脱土拨鼠的命运,大概率就在干燥的嘴里炼出丹药了。

一休

不是日本动画片,是长距离后一日,必须休息!

那些告诉你排酸跑的,不是坑你就是博眼球!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有个实证研究,过量训练后不进行充分休息,会导致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抑制肌肉合成和修复。

怎么理解呢?就是你跑多了还不老实歇着,叫皮质醇的地主就会很不爽,于是喊来他的佃农阻止你的肌肉修路,哦不,修复,让你知道知道疼!

一调整

有句广告说的好,长距离虽好也不要贪杯哟!

调整跑步策略,长距离一周最多就一次!

找个时间充裕,阳光充足的周末,带上耳机听听歌,开整。

如果目标是半马,你就15-18公里左右,全马你就26-32公里左右。

比如平时训练跑15/26,备赛阶段跑18/32甚至更多,谁还不在考试前熬熬夜呢!

04 结语

马拉松,说到底,就是一种“自虐”式的享受。哪有那么多条条框框?

长距离训练,就像是斗兽场,你得驯服你的身体和大脑,让它们认识认识,谁才是它们真正的主人!

每次跑长距离,身体一定累得不行,但跑完之后,那种成就感,简直比吃了十顿火锅还爽!

再有人和你讲道理,长距离训练120分钟才好、150分钟才好,你就微微一笑。

不要指望身边每个人都理解你的“自虐”,比尔.罗杰斯说过,“马拉松是一场孤独的战斗,但终点线上的成就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奖赏。”

05 互动话题

150分钟以上的自虐,你觉得有必要吗?欢迎评论区聊聊

来源:娇娇娇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