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是老妈生日,我早早回家做饭,吃饭时老妈说一句话我们全哭了

B站影视 2025-02-06 01:29 3

摘要:母亲生日是大年初一,我们这里有个风俗习惯,嫁出去的女儿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过年。

文/清华 讲述:赵凤英

母亲生日是大年初一,我们这里有个风俗习惯,嫁出去的女儿大年初一不能回娘家过年。

我有一个姐姐三个嫂子,尽管我和姐姐很想初一回家陪老妈过生日,可是我们不能破坏规矩,除非几个嫂子不介意。

刚结婚头些年,母亲50多岁时,我和姐姐按规矩办事,等到初二再回娘家。

带上老公和孩子,带上给母亲准备好的生日礼物,喊哥哥嫂子一起过来吃饭,既给母亲拜年又把生日补上,一家人皆大欢喜,不亦乐乎。

这种拜年庆生模式一直延续几十年,后来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姐弟五个也已步入中老年。

对一些老规矩没有那么重视,加上我们的孩子,母亲的孙子辈一个个结婚生子。

给母亲过生日人越来越多,往年做二桌饭菜,现在得做四桌饭菜。

孙媳妇初二要回娘家,考虑到母亲生日本来就是大年初一,是我们人为改成初二。

哥哥嫂子又给改回来了,所以今年回归正常,大年初一回家给母亲过生日。

年前腊月二十八开始,我把去母亲家要做的菜准备好了。

猪肘提前烀好,皮冻熬出来放冷藏里凝固,鸡肉焯出血沫洗好备用,蒜苔掐尖切断装口袋里放凉快地方。

再拿些枣馒头,装些炸的刀鱼,萝卜丝丸子,春卷,还有各种海鲜。

也许你们会有疑问,俺家姐弟5个,家里有嫂子,干嘛用我从家里带饭菜。

其实我已经准备4年了。

母亲今年89岁,大姐活着的话64岁,大哥今年62岁,嫂子去年查出ru腺癌,现在化 疗中。

二哥60岁,二嫂病病秧秧干点活得歇歇好几天。三哥活着的话57岁。

我今年55岁,尽管我也不是好样,前年查出甲 状 腺癌,但术后恢复不错。

加上我在家里算是年轻的,且论经济条件,我是姊妹五个中较好的。

因此照顾母亲出钱又出力是我,贴补哥哥、嫂子、姐夫,也是我。

为家人付出再多我都不在乎,但我现在有病,怕累怕心情不好。

这不,初一我让老公开车,带着我和儿子儿媳妇孙子,装上准备好的饭菜高高兴兴回娘家。

娘家离我家30里路,开车15分钟到了。

进屋看见大哥坐在母亲身边看电视,大哥说嫂子没来,在家躺着休息。

二哥蹲在灶台烧火,烧一锅温水,说留我洗菜用。二嫂在灶台上刷酒杯,碗筷。

三哥去世,三嫂改嫁上楼了。吃饭时三嫂打发侄子过来。

我放下东西准备做饭,街上停一台车,是外甥开车拉姐 夫还有媳妇孩子。

厨房里,我和老公,二哥二嫂在忙着做菜。

几个侄媳妇、外甥媳妇光顾着带孩子,要帮忙我没用,嫌她们帮倒忙。

我们几个边做饭边聊天,母亲耳朵背,加上一帮孩子叽叽喳喳,我们小声嘀咕她。

二嫂说:“咱妈一年不如一年,往常吃饭行,过年吃饺子能吃6.7个,俺都吃不动,这一冬天做两顿饭吃,她不行,到中午喊饿,我单独给她熬点稀饭吃。”

二哥接过话茬:“咱一顿吃一大碗饭,能扛好几个小时,咱妈吃小半碗,还是稀粥,不等吃下顿消化没了。”

我笑着说:“对啊,咱妈这个岁数应该少吃多餐,幸亏我有两个好哥哥好嫂子,不串门不玩牌,把老妈伺候这么好,换个玩牌的,谁能一天给做好几遍饭。”

我说的是实话,两个嫂子对母亲都很孝顺,大嫂有病伺候少了,但在家做好饭让哥哥端着送过来。

我因为在市场卖海鲜,加上离得远,平时没怎么照顾母亲,出力少出钱多。

要说家里照顾母亲最多的数大姐,大姐和母亲相隔3里地,晚上散步都能去看看老妈,说会话再走。

遗憾的是,4年前大姐在暖棚里摆弄菜,蹲着再起来眼前一黑,顿觉天旋地转,停了一会,她才缓过神。

然后她拿着板凳走出暖棚,坐在小房子里透气。

凉风吹过,大姐舒服了点,站起来继续拔菜,她想趁过节市场菜价高,多卖些。

结果两腿发软,浑身没劲,无奈她只好蹬三轮车慢慢往家走。

路过邻居家门口,邻居和她聊天,她就趴在三轮车车把上有气无力的说着话。

邻居问她:“你怎么了,怎么打蔫了,是不是暖棚里温度太高,中 暑了。”

大姐说:“不是,暖棚放风,平时也这样,我这些天一点劲没有,蹬三轮车蹬不动。”

“今早俺家老头说,一个人上市场卖菜张罗不过来,喊我一起去,我嫌累没去,刚才在暖棚拔菜,起来迷昏。”

“想回来吃口饭顶顶有劲,睡一觉再去干活。”

邻居见大姐有气无力的,好心提醒她:“感觉不舒服有多少天了,天数多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吧,别把小病拖成大病。”

大姐说:“没事,天热关系,我回家躺会傍晚再出来就好了。”

这种症状持续半个月,直到大姐走几步道气喘吁吁时,邻居又提醒姐 夫,让他带大姐去医院看看。

大姐和姐 夫结婚30多年,感情一直很好,家里饭全是姐 夫做,大姐年轻时体格虚弱。

姐 夫几次要带她去医院,姐姐不去,我过后才听说,没埋怨过姐 夫。

因为大姐老两口没什么出钱地方,两个人靠摆弄一个80米长暖棚生活。

有个儿子,大学毕业后成天在家待着,也不出去找工作,大姐心里比谁都清楚身体状况。只是心疼钱硬挺着。

被邻居说了,姐 夫有点害怕,于是带着她去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姐 夫不相信,又换一家大医院看,结果一样。

大姐患上肺癌中难治小细 胞癌。

接下来,大姐和姐 夫,外甥在医院和家里来回跑,怕大姐心疼钱,我给拿10000元。

三个哥哥每家拿2000元,平时买吃买喝不算。

大姐有病那年初一,赶上母亲生日,我们没让大姐去母亲家。

母亲那时还不太糊涂,问大姐和姐 夫怎么没来,我们把口罩情况讲给她听,骗她说大姐村子被 封了,出不来。

母亲喃喃自语道:“唉,你大姐身子弱,你一会往家走去告诉她,我挺好的,让她别惦记,别出门。”

母亲不知道,此时大姐头发全掉光了,我一天去好几趟。

三个月后,大姐开始闹人,姐 夫给换尿布,她扯出来扔了不让垫,不一会儿,她尿满哪都是。

然后像小孩子一样,拍打尿 液,边玩边笑,姐 夫气的打她手两下,她还是傻傻的笑。

傍晚,她昏昏沉沉睡去,姐 夫累一天,半夜醒来发现大姐闭着眼睛,永远的离开我们。

于是通知哥哥嫂子,大哥在母亲家,半夜听电话响了,感觉有事。

偷偷爬起来上外面接听,得知大姐走了,大哥蹲在院里低声哭泣。

不知道母亲是听见了还是有心灵感应,等大哥回屋,母亲坐起来说:“把我衣服先拿给你姐穿吧。她肯定瘦不少,准备的衣服不能合身。”

大哥愣住了,母亲指着放在大柜上面,套了一层塑料袋寿衣对大哥说。

母亲见大哥没反应过来,接着说:“你们别瞒我了,我早就知道喃姐肯定有病,要是没出事,她一天来两遍给我送菜,我过生日从来没有不来时候。”

说完放声痛哭,哥哥陪着母亲掉眼泪。

担心母亲承受不住,大哥喊婶子过来安抚母亲,自己骑摩托车去姐姐家奔丧。

姐姐去世一年半,三哥加班回来晚,骑摩托车没戴头盔,撞树上当场去世。

因为不是自然死亡,三哥过10多天才发丧。

母亲房子和三哥房子中间隔两家人,为了瞒住母亲,我们商量决定,不放哀乐,一切从简。

但总要放几个鞭炮,放鞭炮有另一个意思,间接通知邻居们来帮忙。

我们这里,除了过年,平时村里放鞭炮。邻居们就会互相打听,谁家有事。

母亲不知是听见鞭炮声,还是心灵感应,哭着喊着要去三哥家,我们不让去,她把饭碗摔地上,绝 食抗议。

后来三哥家儿子过来,搀着奶奶过去,母亲扶在棺木旁,哭得死去活来,几次悲伤过度,呼 吸暂 停。

三哥出殡顺母亲家街上走,母亲挪动小脚,拄拐杖出来了,亲戚拿个垫子放在石头上,让她坐在上面。

母亲就那么静静的看着一行人抬着棺木渐渐远去…

直到望不见,母亲依旧坐着不回家。晚上我留下来,陪她说话。

她说:“老天为什么不把我带走,拿我换你姐姐和你三哥命。我活这么大岁数干嘛啊?”

说着说着哽咽了…母亲嗓子已经发不出声音。任凭泪水肆意流淌。

接连打击,母亲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我不敢歇息,每天起早贪黑去市场卖货。

只为能让母亲安度晚年,让三嫂别改嫁,把侄子婚事办了再考虑她自己。

为了帮三哥家侄子,我在市场给他租个摊位,然后让我老公进货带他一份。

好在侄子自打失去父亲,懂事很多,在我带动下,攒够钱买房子结婚生子。

随后三嫂改嫁,后老伴在市里有房子,有退休工资,三嫂过的挺好的,我们都挺欣慰。

今年大年初一,母亲生日三嫂没来,但打发侄子来了,侄子对我和老公不错,知道感恩。

特意给我和母亲各买一条红围脖,又给老公买一条烟。

母亲系上围脖,突然想起大姐,因为大姐喜欢红色。

吃饭时,母亲问姐 夫:“凤丽天天忙,过年也不歇歇?”

我和姐 夫听的很清楚,但我们不想破坏大家心情,装没听见茬开话题。

母亲又问:“凤丽这么干不累吗,别让她干了,别累坏了。”

我大姐名字叫凤丽。

4年了,我们逼着自己放下,因为去年大嫂查出患癌,我也查出患甲状腺癌。

我告诉自己要保持好心情,不为别的,只为能给母亲养老送终,而不是让母亲再去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

可是,母亲患上老年痴 呆,她的记忆总是停留在过去回忆中。

说心里话,提三哥我没那么伤心,提大姐我一下子崩溃了。

因为大姐是家里老大,她性格温顺,心地善良,对谁都好,不笑不说话。总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

而且对母亲很孝顺,由于她性格好,从来不会对母亲发火,连说话都轻声细语。

给母亲洗衣服做饭,送菜,去市场卖菜,回来给母亲买点爱吃的,然后让姐夫回家做饭,她送过来再回家。

大姐活时,把我们该为母亲尽的孝全替代了,有她我可以安心卖货,哥哥们可以安心上班,嫂子爱逛街去逛街。

想到这些。我控制不住哭了,母亲不知所措,我哭着安慰母亲:“咱先吃饭,厨房里给大姐留着菜呢,有大姐爱吃的排骨炖豆腐泡,有巴鱼炖粉条,有皮冻…等我吃完饭开车给大姐送过去。”

母亲忙拿起一个枣馒头说:“光带菜太咸了,带个馒头就着吃吧。你姐是不是在暖棚里干活。”

母亲没有力气,平时拿筷子都费劲,可是能举着馒头不放手,我们全都哭了。

大姐的儿子接过馒头,转身去厨房抽泣。

母亲老了,糊涂了,但却能一直记得大姐干暖棚,这就是坚强且平凡的母爱。

初八市场开门,我决定把摊位兑给侄子,去陪老妈,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最后一天来过。

世界没有一种爱能超越母爱,趁父母还在,好好珍惜,别让未来留遗憾。不要让忙碌成为忽视亲情的借口,不要让遗憾成为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结局。

来源:清华10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