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多地暴雨频发,不少玉米田因排水不畅遭遇涝灾。被淹后的玉米根系缺氧,生长受阻,甚至可能整株死亡,让农户心急如焚。但别慌!只要及时采取科学补救措施,仍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今天就为大家分享玉米田涝灾的应急处理方案。
近日,多地暴雨频发,不少玉米田因排水不畅遭遇涝灾。被淹后的玉米根系缺氧,生长受阻,甚至可能整株死亡,让农户心急如焚。但别慌!只要及时采取科学补救措施,仍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今天就为大家分享玉米田涝灾的应急处理方案。
一、争分夺秒排水,解除根系 “窒息危机”
涝灾发生后,第一时间排水是关键。积水每多停留 1 小时,玉米就多一分减产风险。对于地势低洼、积水严重的地块,应立即调用抽水机、挖排水沟等方式加快排水速度。若田块存在排水系统堵塞问题,需疏通水渠、清理淤泥,确保排水畅通。同时,注意排水时避免将积水排入相邻农田,引发次生灾害。
当田间明水排净后,可浅中耕破除土壤板结层,增加土壤透气性,加速水分蒸发。中耕深度控制在 3 - 5 厘米,避免伤根,为玉米根系创造良好的呼吸环境。
二、抢救受损植株,减少直接损失
被洪水冲倒的玉米植株,在倒伏后 3 天内及时扶正,能显著提高成活率。扶正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折断茎秆,可用手轻轻将玉米植株扶起,并在根部培土固定。若玉米处于抽雄期之后,植株根系基本固定,强行扶正易造成根系断裂,此时可不进行扶正处理。
对于因涝灾导致根系受损、叶片发黄枯萎的玉米,可摘除部分病叶、老叶,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消耗。同时,检查田间是否有腐烂、死亡的植株,若发现需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防止病害传播。
三、科学施肥,快速补充营养
涝灾使土壤中的养分大量流失,且玉米根系受损后吸收能力减弱,因此灾后需及时追肥。在排水后 2 - 3 天,每亩追施尿素 5 - 7 公斤,或碳酸氢铵 15 - 20 公斤,促进玉米恢复生长。也可结合中耕,将肥料施于玉米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提高肥料利用率。
此外,叶面喷施肥料见效快,能迅速补充玉米所需营养。可选用 0.2% - 0.3%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 0.5% 的尿素溶液,加入适量的芸苔素内酯,进行叶面喷雾。每隔 7 -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施 2 - 3 次,增强玉米抗逆性,促进生长发育。
四、防治病虫害,杜绝 “灾后病”
涝灾过后,田间湿度大,温度高,为病虫害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玉米易发生大小斑病、茎腐病、锈病等病害,以及玉米螟、黏虫等虫害。
针对病害,可在发病初期选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防治。如防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可喷施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 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 - 800 倍液;防治玉米锈病,可选用 25%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500 - 2000 倍液喷雾。
对于虫害,可采用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玉米螟、黏虫成虫;发生虫害时,可选用 2.5% 溴氰菊酯乳油 2000 - 3000 倍液,或 5%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00 - 15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五、适时补种改种,降低减产风险
若玉米在苗期遭遇严重涝灾,缺苗断垄率超过 30%,应及时补种。补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处理,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速度。可选用与原品种生育期相近的玉米种子,确保后期正常成熟。
若玉米受灾严重,已无挽救价值,可考虑改种其他作物。根据当地气候和种植习惯,选择生育期短、适应性强的作物,如绿豆、红小豆、白菜、萝卜等,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
玉米田遭遇涝灾虽让人揪心,但只要把握灾后黄金补救期,按科学方法操作,就能将损失降到最低。希望这份指南能为受灾农户提供帮助,祝愿大家都能顺利度过难关,收获好收成!
来源:农业种植早知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