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给孩子的寒假收心计划,让家长震惊又汗颜!

B站影视 2025-02-08 17:00 2

摘要:这个春节最火的,肯定要数deepseek了!我所在的同学群、亲友群、朋友圈,几乎整个春节假期都在讨论它!

原创 逃妈 东西儿童教育

2025年02月06日 08:04美国

大家好,我是逃妈。

这个春节最火的,肯定要数deepseek了!我所在的同学群、亲友群、朋友圈,几乎整个春节假期都在讨论它!


其实deepseek在12月就发布了它的V3版本,当时亲测相当好用,我和小半爸在年前最后一场和大家聊“AI”的直播里,就推荐过它。不过那时它还不怎么火,没多少人知道。


结果,不知是巧合还是咱们直播间的影响力真有那么大(调皮脸.jpg),就在紧跟着我们直播过后的那个周末,deepseek的消息开始在全世界疯狂传播,震惊了整个硅谷科技圈。

一时间所有的媒体都在报道它,都在惊呼“fantastic、amazing(超棒、不可思议)”,让所有的科技大厂,无论是做大模型的OpenAI、Meta,还是做芯片的英伟达、博通......统统陷入恐慌。

紧接着,deepseek凭一己之力干翻了整个美股,牛了好几年的美国科技股哗哗哗往下掉~


关于deekseek的故事大家这段时间应该看到很多报道了,在这些年被“卡脖子”,AI芯片算力严重不足的环境下,这支年轻的团队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创新,走出了一条惊艳世界的路!

也再次印证了我们在直播间和大家强调过的观点:咱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尤其是数学基础教育不但不差,还非常有优势!这种优势,在人工智能时代会被充分地体现出来,发挥得淋漓尽致!

当然,这也提醒我们,人工智能时代,学好数学,是第一优先级。我和小半爸会在下周二的直播间里和大家再聊聊“如何帮助孩子学好数学”的话题。


总之,我个人觉得,deepseek是这个春节假期最振奋人心、最励志的消息了!咱们中国的AI进展,已经完全可以和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坐在同一牌桌上,掰一掰手腕了!

说回来,作为普通家庭的家长和孩子,咱们能用deepseek来做什么呢?

deepseek和我们之前给大家介绍过的chatgpt、豆包类似,我们可以通过向它提问、和它对话,来获得答案和建议。

作为一款能把全球科技圈搅得翻天覆地的大模型,deepseek当然有它独特的特点。

从使用的角度看,我自己的感觉是:

首先它完全免费,且在国内畅通访问,这一点,就比chatgpt要方便很多。而且,它的回答非常符合中文语言习惯,甚至有些中式幽默,读起来很亲切,这一点,又吊打了绝大多数的国外模型。

比起市面上已有的国内大模型,它的推理分析能力、答案的详细程度,个人感觉也更胜一筹。

欢迎有使用过deepseek的朋友在文末分享一下你的心得感受。

还没用过的朋友,建议一定要试试,浏览器上直接输入https://www.deepseek.com/(网页版),或者在手机应用市场搜deepseek(APP)都能找到。


deepseek究竟有多强,咱们接下来,就用它来给孩子生成一份“寒假收心计划”试试。

我给它发了一个简单的提问:

四年级孩子的寒假只剩一周了,该怎么安排,让他能调整作息,完成寒假作业,同时预习下学期的内容,平稳过渡到开学?


deepseek的回答比较长,我们逐一来看看:

首先,它给出了一个“核心原则”,里面有3条,不得不说,考虑得很细致,尤其第一条,专治寒假睡懒觉的小懒虫。

核心原则

渐进调整作息:每天比前一天早睡早起20分钟

任务模块化:每天固定时段处理固定类型任务

留白缓冲时间:每天保留1小时自由活动

然后,给出了每天的详细计划参考:

每日基础模版

7:00-7:30 起床洗漱+简单晨练(开合跳/拉伸)
7:30-8:00 早餐+听新闻/故事音频(磨耳朵)
8:30-10:00 主攻寒假作业(优先完成未做/薄弱科目)
10:30-11:30 预习下学期内容(具体方法见下文)
14:00-15:00 错题整理+查漏补缺
15:30-16:30 户外活动(散步/跳绳/球类)

21:00 睡前阅读(非强制,培养静心习惯)


接着,它给出了语数英三科的分科预习方法,这里就充分体现出deepseek的优点了,非常接地气,接咱们中国实际情况的地气。比如,我开头问题里点明是四年级的孩子,它给出的语文预习里的《四时田园杂兴》,我查了一下,就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厉害吧?!

不过这部分的内容,我觉得大家主要是get一个大致思路,不一定要照抄,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我一开始给它的问题也比较笼统,并没有详细描述孩子的各科能力水平情况。

分学科预习方法

每天朗读下学期课文1篇(录音回听改进)

提前写会5个生字(用"观察-书写-组词"三步法)

选1首古诗画情景图(如《四时田园杂兴》配农忙画)

用思维导图梳理下学期目录(标出与已学知识的联系)

每天练5道基础计算题(小数加减/简便运算等)

实践测量(用卷尺量家具尺寸换算成平方米)

制作单词卡片贴物品(如door/window)

每天跟读电子课本音频10分钟(注意语音语调)

看1集《Peppa Pig》记3个新短语

本来我以为这样就差不多了,没想到,接着,还有个七天渐进安排,到临近的几天,每天模拟上学的作息时间,真是很贴心:

七天渐进安排

Day1-2:作业攻坚期

列出所有未完成作业清单,按"难易交叉"顺序完成

每完成1项用荧光笔划掉(视觉激励)

家长下班后检查签字,错题用便利贴标注

Day3-4:预习启动期

翻看下学期教辅,勾画重点单元

整理书包/准备错题本(仪式感促进入学状态)

调整作息至7:00起床,21:30入睡

Day5-6:模拟上学期

完全按上学时间安排:7:20早餐,11:40午餐,13:00午休

上午分学科模拟上课(40分钟学习+10分钟休息)

晚上准备校服/红领巾/文具(拍照检查清单)

Day7:收心缓冲日

全家人去图书馆/博物馆找回学习氛围

写「寒假总结+新学期目标」小卡片(贴书桌前)

亲子电影时间(推荐《地球上的星星》《风雨哈佛路》)


最后,还有个“家长操作指南”,家长需要检查些什么,用什么工具帮孩子管理学习管理身体健康,都一一列了出来(开学能量包里的“风油精”把我逗乐了,是专属咱们华人的大模型没错了^_^):

家长操作指南

作业管理:

准备三个文件夹

红:待完成作业

黄:需订正作业

绿:已完成作业


作息工具:


用普通计时器替代手机(防分心)


验收标准:


语文:能正确朗读新课文字词

数学:能讲解1道例题思路

英语:能表演课文对话片段


注意事项:


每天保证1小时运动(预防开学后体能断崖)


提前联系同学互相提醒作业,制造开学期待感


最最后,还不忘给自己的建议打个小结:

小结

这个方案既保持必要节奏,又留有弹性空间,避免最后突击造成逆反心理。重点是通过可量化的每日小目标,帮助孩子自然过渡到学习状态。


不知大家感受如何?我看完既震惊又汗颜,考虑之周全,建议之详细,远超我的想象,方方面面,我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它都想到了。

当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照搬直接用,还是得根据自家的情况,孩子的情况进行调整,但我觉得,已经足够好用,足够有参考价值了,你觉得呢?

还没有用上deepseek的同学,一定要试试。

就像我和小半爸多次在直播间和大家强调的,AI时代的个体单位,既不是单纯的人,也不是独立的AI,将会是“人+AI”。

熟练掌握先进AI工具的家长,肯定比还不知道,还没用上,或者用不好的家长,走在前面!

我很想知道,当deepseek这样的「大脑」,加上机器狗、机器人这样的「身体」,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于是,我把问题再次抛给了deepseek,以下是它的回答:

当DeepSeek的AI与机器人、机器狗等智能设备深度融合,生活的齿轮将精准咬合。

清晨,街角的早餐店机器人能根据天气和客流自动调整菜单,煎饼果子翻面的节奏分毫不差;

独居老人的家中,机械臂一边煮粥一边分析健康数据,用方言唠着家常提醒吃药。

学校的AI助教从海量题库中提取最适合的题目,孩子写错的不只是答案,连思路偏差都被温柔修正。

建筑工地的机械狗顶着暴雨巡检,将安全隐患转化为三维模型同步给工程师,而偏远山区的诊所里,一台搭载多模态AI的诊疗仪,正通过方言和手势为老人解读体检报告。

这不是科幻,而是技术扎根现实的生长——AI与机器人不再悬浮在实验室,它们钻进菜市场的电子秤、养老院的陪伴椅、快递站的分拣带,在每一个褶皱处熨平生活的难。

人类依然掌控方向,但终于能腾出双手,去触碰那些曾被琐碎吞没的诗意与创造。


就问你震撼不?!

有幸生活在这样的科技爆炸年代,真有点小兴奋,未来太值得期待了!

大家也在留言区说说你的感受吧!

当然,对于家里的小学生,仰望星空之余,咱们还是要脚踏实地,先把学习搞好。下周二,我和小半爸会在直播间和大家聊聊“新学期怎么学好数学”的话题,AI时代,数学越来越关键,在升学中的权重越来越大了。

来源:东西儿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