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许多人以为失眠只是睡眠习惯不好,或者压力太大导致的。实际上,中医学认为,长期入睡困难、夜间易醒、多梦,往往与肝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黄帝内经》记载:“肾者,作强之官,主封藏也。” 肾气充足,才能保证精气内守,不易受外界干扰而睡眠安稳。
肝主疏泄,调节情绪,若肝气郁结或阴血不足,也会导致入睡困难,甚至夜间频繁醒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研究表明,肝肾亏虚型失眠在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易醒、晨起疲乏等症状。
很多人想着靠安眠药解决问题,但长期依赖药物可能带来副作用,如依赖性、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等。
相比之下,中医通过调理肝肾、健脾安神的方式,能够更温和、安全地改善睡眠。
以下五味中药,能够从根本上调养肝肾,帮助入睡,同时提升整体健康状态。
酸枣仁被誉为“天然的安眠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强调其补肝宁心的作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酸枣仁中的皂苷类物质能够调节神经递质,增加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从而帮助大脑放松,提高入睡质量。
适用于:肝血不足、心神不安导致的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心烦易怒、夜间盗汗。
推荐用法:酸枣仁10克,炒至微黄,研碎后泡水或煮粥,每天一次。
柏子仁富含油脂,既能养心安神,又能润肠通便,适合失眠伴随便秘的人群。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临床研究表明,柏子仁能降低皮质醇水平,减少因精神紧张引起的夜间易醒,提高深度睡眠时间。
适用于:心血不足、心悸健忘、夜间易醒、多梦的人。
推荐用法:柏子仁15克,碾碎后泡水代茶饮,或与小米熬粥食用。
丹参在中医中常用于“心肝血瘀”导致的失眠,尤其适合睡眠浅、多梦易醒的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研究表明,丹参中的丹参酮和丹酚酸B成分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够增强大脑供血供氧,帮助进入深度睡眠。
适用于:血瘀体质导致的失眠,表现为头晕、健忘、胸闷心悸。
推荐用法:丹参10克,泡水代茶饮,每天一次。
熟地黄是补肾养血的重要中药,适用于肝肾阴虚型失眠。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熟地黄能够提高褪黑素水平,帮助调节生物钟,使睡眠更加规律。
适用于:肝肾阴虚导致的失眠,表现为夜间盗汗、口干舌燥、耳鸣、腰膝酸软。
推荐用法:熟地黄20克,煮汤或与枸杞、山药一起炖汤,每周2-3次。
脾虚湿盛的人,常常表现为睡眠浅、多梦、醒后疲乏,这时茯苓便是不错的选择。
浙江中医药大学的研究表明,茯苓中的多糖成分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减少夜间焦虑感,提高睡眠质量。
适用于:脾虚湿盛导致的失眠,表现为头重、乏力、食欲不振。
推荐用法:茯苓15克,煮粥食用,或与莲子搭配炖汤。
为了更全面地调理肝肾,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材进行搭配:
✅ 入睡困难:酸枣仁 + 柏子仁
✅ 夜间易醒:柏子仁 + 熟地黄
✅ 多梦易惊:丹参 + 茯苓
✅ 睡眠浅、易疲劳:茯苓 + 熟地黄
这些药材可以泡水、煮粥、炖汤,日常调理效果更好。
除了药物调理,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
�� 避免睡前过度用脑,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 每天固定时间入睡,培养稳定的生物钟
�� 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放松神经
�� 饮食清淡,减少咖啡因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表明,规律作息和饮食管理,能够使失眠症状改善率提高30%以上。
肝肾亏虚导致的失眠,不能单靠安眠药解决。
通过酸枣仁、柏子仁、丹参、熟地黄、茯苓五味中药,能够健脾安神、补肝肾,从根本上改善睡眠质量。
养成良好作息,合理搭配药材,才能真正做到睡得香、睡得稳。从今晚开始,调整饮食习惯,搭配适合自己的中药,给身体一个真正的休息机会!
参考文献
1. 《黄帝内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
2. 《中华中医药杂志》,酸枣仁皂苷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2022
3. 北京协和医院,《中医药调理失眠的临床研究》,2023
4. 广州中医药大学,《熟地黄对褪黑素分泌的作用研究》,2023
5. 浙江中医药大学,《茯苓多糖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202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健康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