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把流感和普通感冒混为一谈,觉得不就是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发烧嘛,扛一扛就过去了。
提高流感认识
近日
流感后并发肺炎、败血症等
不幸离世的新闻登上热搜
一次感冒就能造成死亡
给很多人造成了恐慌
一方面 在临床上
这类事件并非个案
另一方面
遵医嘱及时就医治疗
能够阻止悲剧的发生
临床接诊中遇到的
认识误区和错误做法还有很多
本文一并盘点科普
1 流感的 “真面目”:
远比普通感冒凶险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把流感和普通感冒混为一谈,觉得不就是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发烧嘛,扛一扛就过去了。
实则不然。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来势汹汹,症状也更为猛烈。感染后,往往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迅速飙升至 39℃甚至 40℃)、头痛欲裂、肌肉酸痛无力、极度疲乏,仿佛全身被 “掏空”,咳嗽也多为干咳,可持续数周之久。
普通感冒,通常症状较轻,以鼻塞、流涕、打喷嚏为主,发烧较少,即便有,体温也不会太高,休息几天大多能自行缓解。
流感病毒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随着飞沫排出体外,健康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此外,流感病毒还可通过接触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再触摸口鼻等部位,也会增加感染风险。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办公室、商场等,流感病毒更容易传播。
2 流感是如何致命的?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中更为常见。流感季节,肺炎在流感患者中的发病率较高。
据WHO估计,流感每年在全球导致29万至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肺炎是其中最常见的死因之一。
败血症(脓毒症)虽是流感的严重并发症,但发病率相对较低,通常在流感患者出现严重感染和免疫反应过度激活时发生。败血症的死亡率较高,脓毒性休克的死亡率可达50%-60%,且其死亡风险会随着时间推移显著增加。
当流感病毒侵袭呼吸道,若未能及时遏制,就会一路 “长驱直入”,引发肺炎。
病毒性肺炎让肺泡、支气管充血、水肿,渗出大量炎性渗出物,本该用于气体交换的肺组织,功能严重受损,患者呼吸愈发困难,稍一活动就气喘吁吁,胸口像压了块巨石,咳痰也变得艰难,痰液黏稠如胶。
若不及时治疗,肺炎可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若炎症进一步失控,病原体突破肺部防线,混入血液循环,败血症随之而来。
病原体在血液中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身体各器官都被卷入 “战场”,常会出现高热寒战,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意识模糊、昏迷等状况,严重时可导致休克、死亡。
3 临床教训:
犹豫、大意、逞强、固执己见酿大祸
在医院里
医生们见过太多
因犹豫、大意、逞强、坚持己见
而酿成的悲剧
上班族
例如,有一位年轻的上班族,流感症状出现后,仍然坚持上班,没有及时就医。结果症状越来越重,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到送往医院时,已经发展为重症肺炎,尽管医生全力抢救,还是因为病情过重而离世。
老年人
还有一位老年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流感后出现咳嗽、气喘加重,但家人没有重视,认为只是老毛病犯了,没有及时送医。等到老人出现意识模糊、呼吸衰竭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不幸去世。
在临床中
还有一种现象令人担忧
那就是部分患者
对医生开具的检查和治疗方案
存在抵触情绪
有些患者认为
医生让做检查是为了多收钱
或者觉得检查没必要
自己已经知道是什么病了
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医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
医生开具的检查项目
都是为了更准确地了解病情
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例如,流感病毒有多种亚型,不同的亚型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而血常规、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具体的病毒类型,从而选择最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此外,有些患者对医生开具的治疗方案也不够重视,自行增减药量,或者不按时服药,导致病情反复甚至恶化。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抗病毒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剂量和疗程服用,才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
4 这些情况下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流感症状
如高热持续不退
(超过 38.5℃
且服用退烧药效果不佳)
呼吸急促困难
胸痛胸闷
咳痰带血丝
精神萎靡
意识混乱等
别犹豫
立刻前往医院发热门诊或呼吸科
确诊流感后,医生开具的抗病毒药物,务必严格按照剂量、疗程服用;
若是合并细菌感染,抗生素治疗也必须按时按量用;
住院期间,医生护士叮嘱的吸氧、雾化、监测生命体征等各项治疗护理措施。
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和家属要保持良好的沟通,详细告知医生患者的症状、病史、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当然,最好的 “治疗” 是预防。
1
流感高发季(通常为冬春季),尽量少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好口罩,这能大大降低病毒感染几率;
2
回家后、咳嗽打喷嚏后、接触不洁物品后,用流动水、肥皂认真洗手,洗手时长要有保障,例如唱两遍生日歌的时长;
3
日常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免疫力时刻处于 “在线” 状态;
2
有条件的话,每年秋冬季节来临前,主动接种流感疫苗,给身体提前备好 “防御盾牌”。
除了以上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方法。经常开窗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病毒的浓度,减少感染的风险。此外,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如必须接触,应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医院资讯 科普信息
操作简单 方便快捷
就医服务 便民信息
功能丰富 特色服务
来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