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文 | 梁世秀医生健康说
编辑 | 梁世秀医生健康说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吃鸡蛋会升高胆固醇,容易得心脏病!”
“胡说八道!鸡蛋可是‘营养小金库’,不吃亏大了!”
这场关于鸡蛋的世纪争论,估计你也没少听吧?有人吃得心惊胆战,怕血管堵成“高速公路堵车现场”;有人却天天早晨来俩水煮蛋,信誓旦旦说这才是养生王道。
那么问题来了——每天吃水煮蛋,到底是营养佳品,还是血管杀手?今天,就让咱们把这事儿掰扯清楚,免得你一边吃一边怀疑人生!
先说最让人头大的那个——胆固醇。
鸡蛋里,尤其是蛋黄,确实富含胆固醇,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胆固醇含量大约186毫克,占了我们每天推荐摄入量(300毫克)的一大半。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吓人?
但!事情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科学研究早就告诉我们,吃鸡蛋≠胆固醇飙升≠心血管堵塞!
为什么呢?因为你体内的胆固醇,80%是肝脏自己生产的,你吃进去的只占一小部分。而且,当你吃鸡蛋时,肝脏会“自带调节功能”——你吃得多,它自己就少生产点,反之亦然。
重点来了! 2018年《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并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甚至对“好胆固醇”(HDL)还有一定提升作用!(HDL可是你的血管“清道夫”,能帮你带走多余的坏胆固醇)
所以,鸡蛋不是血管杀手,你别冤枉它了!
如果说食物界有“营养天花板”,鸡蛋绝对是能打的!
一个小小的鸡蛋,营养成分几乎能满足人体的全部需求:
优质蛋白质: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7克,而且吸收率接近100%,比牛奶、豆制品都高!九种必需氨基酸:人体自己造不出来,但鸡蛋里全都有!叶黄素 & 玉米黄素:护眼神器,能降低白内障和黄斑变性风险。胆碱:这个成分你可能没听过,但它对大脑发育、记忆力都超级重要,尤其适合学生党和上班族!一句话总结:吃鸡蛋,不仅不会堵血管,还能护眼、补脑、强肌肉!
虽说鸡蛋是个好东西,但吃错了方式,可能就真“翻车”了!
(1)蛋黄不能吃?错!关键是要看你吃多少!
不少人怕胆固醇高,就干脆只吃蛋白,蛋黄直接扔了!这可是暴殄天物!
蛋黄里不仅有优质脂肪,还有叶黄素、胆碱、维生素D,这些东西可都是蛋白里没有的!
正确做法: 普通人每天吃1-2个鸡蛋,完全没问题!但如果你本身就有高胆固醇或动脉硬化问题,那就得控制在每周3-4个,并且饮食上减少其他高胆固醇食物(比如肥肉、动物内脏)。
(2)水煮蛋才是“终极吃法”?别太单一!
水煮蛋确实是最健康的吃法,但你天天吃,估计嘴都要淡出鸟了吧?
推荐几种好吃又健康的鸡蛋做法:
溏心蛋:稍微煮到蛋黄半凝固,口感更细腻,营养也不会被高温破坏太多!蒸蛋羹:加点牛奶,嫩滑又营养,老少皆宜!西红柿炒蛋:经典搭配,维生素C+蛋白质,绝配!荷包蛋(少油版):用不粘锅煎,少放点油,健康又美味!但要注意:
油煎、油炸鸡蛋少吃!高温会破坏营养,还容易产生有害物质(比如氧化胆固醇),对血管可不友好!
(3)鸡蛋要不要洗?这个坑别踩!
很多人看到鸡蛋壳上有点脏,就习惯拿水冲一冲,大错特错!
鸡蛋壳上有一层天然保护膜,能防止细菌进入蛋内。你提前洗了,细菌反而更容易入侵!
正确做法:
买回家后别洗,直接放冰箱冷藏。
吃之前再洗,这样才安全!
综合来看,鸡蛋绝对是“营养天使”,不是血管杀手!
普通人每天吃1-2个,完全OK,既不会堵血管,还能增强体质!高胆固醇人群要适量(每周不超过3-4个),并且搭配健康饮食!吃鸡蛋的方式也很重要,避免油炸、过度加工,水煮、蒸蛋、溏心蛋更健康!鸡蛋放冰箱别提前洗,吃之前再清洗,安全又卫生!说到这,你是不是可以安心吃鸡蛋了?别让那些“伪科普”吓得你连蛋黄都不敢碰,毕竟,健康饮食讲究的是“整体均衡”,而不是一刀切!
最后,给你个挑战:
明天早上,来个水煮蛋,顺便告诉你的朋友们——鸡蛋真的没那么可怕!
参考文献: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18: Egg consump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Eggs and cholesterol—what you need to know.
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 2022版饮食建议。
来源:梁世秀医生健康说